輕重己

關燈
【原文】 清神生心,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方生正,正生曆,曆生四時,四時生萬物。

    聖人因而理之,道遍矣。

     以冬日至始,數四十六日,冬盡而春始。

    天子東出其國四十六裡而壇,服青而絻青,搢玉總,帶玉監,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千百姓,号曰祭日,犧牲以魚。

    發出令曰:&ldquo生而勿殺,賞而勿罰,罪獄勿斷,以待期年。

    &rdquo教民樵室鑽鐩,墐竈洩井,所以壽民也。

    耟、耒、耨、懷、鉊、鈶、叉、橿、權渠、繉紲,所以禦春夏之事也,必具。

    教民為酒食,所以為孝敬也。

    民生而無父母謂之孤子;無妻無子,謂之老鳏;無夫無子,謂之老寡。

    此三人者,皆就官而衆,可事者不可事者,食如言而勿遺。

    多者為功,寡者為罪,是以路無行乞者也。

    路有行乞者,則相之罪也。

    天子之春令也。

     以冬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春至。

    天子東出其國九十二裡而壇,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星,十日之内,室無處一女,路無行人。

    苟不樹藝者,謂之賊人;下作之地,上作之天,謂之不服之民;處裡為下陳,處師為下通,謂之役夫。

    三不樹而主使之。

    天子之春令也。

     以春日至始,數四十六日,春盡而夏始。

    天子服黃而靜處,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發号出令曰:&ldquo毋聚大衆,毋行大火,毋斷大木,誅大臣,毋斬大山,毋戮大衍。

    滅三大而國有害也。

    &rdquo天子之夏禁也。

     以春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夏至,而麥熟。

    大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麥。

    麥者,谷之始也。

    宗者,族之始也。

    同族者人,殊族者處。

    皆齊大材,出祭王母。

    天子之所以主始而忌諱也。

     以夏日至始,數四十六日,夏盡而秋始,而黍熟。

    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

    黍者,谷之美者也;祖者,國之重者也。

    大功者太祖,小功者小祖,無功者無祖。

    無功者皆稱其位而立沃,有功者觀于外。

    祖者所以功祭也,非所以戚祭也。

    天子之所以異貴賤而賞有功也。

     以夏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

    秋至而禾熟。

    天子祀幹太惢,西出其國百三十八裡而壇,服白而絻白,搢玉總,帶錫監,吹埙篪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犧牲以彘。

    發号出令:&ldquo罰而勿賞,奪而勿予;罪獄誅而勿生,終歲之罪,毋有所赦。

    作衍牛馬之實,在野者王。

    &rdquo天子之秋計也。

     以秋日至始,數四十六日,秋盡而冬始。

    天子服黑絻黑而靜處,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發号出令曰:&ldquo毋行大火,毋斬大山,毋塞大水,毋犯天之隆。

    &rdquo天子之冬禁也。

     以秋日至始,數九十二日,天子北出九十二裡而壇,服黑而絻黑,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号曰發繇。

    趣山人斷伐,具械器;趣菹人薪雚葦,足蓄積。

    三月之後,皆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謂之大通三月之蓄。

     凡在趣耕而不耕,民以不令,不耕之害也。

    宜芸而不芸,百草皆存,民以僅存,不芸之害也。

    宜獲而不獲,風雨将作,五谷以削,士民零落,不獲之害也。

    宜藏而不藏,霧氣一陽一陽一,宜死者生,宜蟄者鳴,不藏之害也。

    張耜當一弩一,铫耨當劍戟,獲渠當脅(革可),蓑笠當栐橹,故耕械具則戰械備矣。

     【譯文】 精神産生心,心産生規,規産生矩,矩産生方位,方位産生正中,正中産生時曆,時曆産生四時,四時産生萬物。

    聖人根據四時産生萬物的狀态加以調理,治世之道也就完備起來了。

     從冬至算起,數四十六天,冬盡而春始。

    此時天子東出其國都四十六裡而立壇,穿青衣,戴青冕,插玉笏,帶玉鑒,朝會諸侯卿大夫列士,周示于百姓,号稱祭日,祭品用魚。

    天子發令說:&ldquo此時節應生而不應殺,應賞而不應罰,罪獄不必判決,以待年終再定。

    &rdquo此時應當教百姓薰烤室屋,鑽木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