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戊

關燈
【原文】 桓公問于管子曰:“輕重安施?”管子對曰:“自理國?戲以來,未有不以輕重而能成其王者也。

    ”公曰:“何謂?”管子對曰:“虙戲作,造六峜以迎一陰一陽一,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神農作,樹五谷淇山之一陽一,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黃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胃之病,而天下化之。

    黃帝之王,童山竭澤。

    有虞之王,燒曾薮,斬群害,以為民利,封土為社,置木為闾,始民知禮也。

    當是其時,民無愠惡不服,而天下化之。

    夏人之王,外鑿二十虻,韘十七湛,疏三一江一,鑿五湖,道四泾之水,以商九州之高,以治九薮,民乃知城郭、門闾、室屋之築,而天下化之。

    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馬,以為民利,而天下化之。

    周人之王,循六*(上山下念),合一陰一陽一,而天下化之。

    ”公曰:“然則當世之王者何行而可?”管子對曰:“并用而勿俱盡也。

    ”公曰:“何謂?”管子對曰:“帝王之道備矣,不可加也。

    公其行義而已矣。

    ”公曰:“其行義奈何?”管子對曰:“天子幼弱,諸侯亢強,聘享不上。

    公其弱強繼絕,率諸侯以起周室之祀。

    ”公曰:“善。

    ” 桓公曰:“魯粱之于齊也,千榖也,蜂螫也,齒之有唇也。

    今吾欲下魯梁,何行而可?”管子對曰:“魯粱之民俗為绨。

    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從而眼之。

    公因令齊勿敢為,必仰于魯梁,則是魯梁釋其農事而作绨矣。

    ”桓公曰:“諾。

    ”即為服于泰山之一陽一,十日而服之。

    管子告魯梁之賈人曰:“子為我緻绨千匹,賜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

    ”則是魯梁不賦于民,财用足也。

    魯梁之君聞之,則教其民為绨。

    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魯梁,魯梁郭中之民道路揚塵,十步不相見,绁繑而踵相随,車毂齺,騎連伍而行。

    管子曰:“魯梁可下矣。

    ”公曰,“奈何?”管子對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

    閉關,毋與魯粱通使。

    ”公曰:“諾。

    ”後十月,管子令人之魯梁,魯梁之民餓餒相及,應聲之正無以給上。

    魯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農。

    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魯梁之人籴十百,齊粜十錢。

    二十四月,魯梁之民歸齊者十分之六;三年,魯梁之君請服。

     桓公問管子曰:“民饑而無食,寒而無衣,應聲之正無以給上,室屋漏而不居,牆垣壞而不築,為之奈何?”管子對曰:“沐塗樹之枝也。

    ”桓公曰:“諾。

    ”令謂左右伯沐塗樹之枝。

    左右伯受沐,塗樹之枝闊。

    其年,民被白布,清中而濁,應聲之正有以給上,室屋漏者得居,牆垣壞者得築。

    公召管子問曰,“此何故也?”管子對曰,“齊者,夷萊之國也。

    一樹而百乘息其下者,以其不?也。

    衆鳥居其上,丁壯者一胡一丸操彈居其下,終日不歸。

    父老柎枝而論,終日不歸。

    歸市亦惰倪,終日不歸。

    今吾沐塗樹之枝,日中無尺寸之一陰一,出入者長時,行者疾走,父老歸而治生,丁壯者歸而薄業。

    彼臣歸其三不歸,此以鄉不資也。

    ” 桓公問于管子曰:“萊、莒與柴田相并,為之奈何?”管子對曰:“萊、莒之山生柴,君其率白徒之卒鑄莊山之金以為币,重萊之柴賈。

    ”萊君聞之,告左右曰:“金币者,人之所重也。

    柴者,吾國之奇出也。

    以吾國之奇出,盡齊之重寶,則齊可并也。

    ”萊即釋其耕農而治柴。

    管子即令隰朋反農。

    二年,桓公止柴。

    萊:莒之籴三百七十,齊粜十錢,萊、莒之民降齊者十分之七。

    二十八月,萊、莒之君請服。

     桓公問于管子曰:“楚者,山東之強國也,其人民一習一戰鬥之道。

    舉兵伐之,恐力不能過。

    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為之奈何?”管子對曰:“即以戰鬥之道與之矣。

    ”公曰:“何謂也?”管子對曰:“公貴買其鹿。

    ”桓公即為百裡之城,使人之楚買生鹿。

    楚生鹿當一而八萬。

    管子即令桓公與民通輕重,藏谷什之六。

    令左司馬伯公将白徒而鑄錢于莊山,令中大夫王邑載錢二千萬,求生鹿于楚。

    楚王聞之,告其相曰:“彼金錢,人之所重也,國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賞有功。

    禽一獸者群害也,明王之所棄逐也。

    今齊以其重寶貴買吾群害,則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齊私楚也。

    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盡齊之寶。

    ”楚人即釋其耕農而田鹿。

    管子告楚之賈人曰:“子為我緻生鹿二十,賜子金百斤。

    什至而金幹斤也。

    ”則是楚不賦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于居外,女子居塗。

    隰朋教民藏粟五倍,楚以生鹿藏錢五倍。

    管子曰:“楚可下矣。

    ”公曰:“奈何?”管子對曰:“楚錢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

    錢五倍,是楚強也。

    ”桓公曰:“諾。

    ”因令人閉關,不與楚通使。

    楚王果自得而修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四百,齊因令人載粟處芊之南,楚人降齊者十分之四。

    三年而楚服。

     桓公問于管子曰:“代國之出,何有?”管子對曰:“代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貴買之。

    ”管子曰:“狐白應一陰一陽一之變,六月而壹見。

    公貴買之,代人忘其難得,喜其貴買,必相率而求之。

    則是齊金錢不必出,代民必去其本而居山林之中。

    離枝聞之,必侵其北。

    離枝侵其北,代必歸于齊。

    公因令齊載金錢而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