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戊
關燈
小
中
大
下打鳥,而終日不歸。
父老們扶着樹枝高談闊論,也是終日不歸。
趕集散市的人也懶惰思睡。
而終日不歸。
現在我把樹上的枝葉剪掉,中午沒有尺寸的樹蔭,往返者珍惜時光了,過路者快速趕路了,父老回家幹活,青壯年也回家勤于本業了。
我之所以要糾正這個‘三不歸’的問題,正是因為百姓從前被它弄得衣食不繼的緣故。
” 桓公問管仲說:“萊、莒兩國砍柴與農業同時并舉,該怎樣對付他們?”管仲回答說:“萊、苔兩國的山上盛産柴薪,您可率新征士兵煉莊山之銅鑄币,提高萊國的柴薪價格。
”萊國國君得知此事後,對左右近臣說;“錢币,是誰都重視的。
柴薪既是我國的特産,用我國特産換盡齊國的錢币,就可以吞并齊國。
”萊國随即棄農業而專事打柴。
管仲則命令隰朋撤回士兵種地。
過了兩年,桓公停止購柴。
萊、莒的糧價高達每石三百七十錢,齊國才每石十錢,萊、莒兩國的百姓十分之七投降齊國。
二十八個月後,萊、莒兩國的國君也都請降了。
桓公問管仲說:“楚,是山東的強國,其人民一習一于戰鬥之道。
出兵攻伐它,恐怕實力不能取勝。
兵敗于楚國,又不能為周天子立功,為之奈何?”管仲回答說:“就用戰鬥的方法來對付它。
”桓公說:“這怎麼講?”管仲回答說:“您可用高價收購楚國的生鹿。
”桓公便營建了百裡鹿苑,派人到楚國購買生鹿。
楚國的鹿價是一頭八萬錢。
管仲首先讓桓公通過民間買賣貯藏了國内糧食十分之六。
其次派左司馬伯公率民夫到莊山鑄币。
然後派中大夫王邑帶上二千萬錢到楚國收購生鹿。
楚王得知後,向丞相說:“錢币是誰都重視的,國家靠它維持,明主靠它賞賜功臣。
禽一獸,不過是一群害物,是明君所不肯要的。
現在齊國用貴寶高價收買我們的害獸,真是楚國的福分,上天簡直是把齊國送給楚國了。
請您通告百姓盡快獵取生鹿,換取齊國的全部财寶。
”楚國百姓便都放棄農業而從事獵鹿。
管仲還對楚國商人說:“您給我販來生鹿二十頭,就給您黃金百斤;加十倍,則給您黃金千斤。
”這樣楚國即使不向百姓征稅,财用也充足了。
楚國的男人為獵鹿而住在野外,婦女為獵鹿而住在路上。
結果是隰朋讓齊國百姓藏糧增加五倍,楚國則賣出生鹿存錢增加五倍。
管仲說:“這回可以取下楚國了。
”桓公說:“怎麼辦?”管仲回答說:“楚存錢增加五倍,楚王将以自得的心情經營農業,因為錢增五倍,總算表示他的勝利。
”桓公說:“不錯。
”于是派人封閉關卡,不再與楚國通使。
楚王果然以自鳴得意的心情開始經營農業,但糧食不是三個月内就能生産出來的,楚國糧食高達每石四百錢。
齊國便派人運糧到芊地的南部出賣,楚人投降齊國的有十分之四。
經過三年時間,楚國就降服了。
桓公問管仲說:“代國有什麼出産?”管仲回答說:“代國的出産,有一種狐白的皮張,您可用高價去收購。
”管仲又說;“狐白适應寒暑變化,六個月才出現一次。
您以高價收購,代國人忘其難得,喜其高價,一定會紛紛獵取。
這樣,齊國還沒有真正出錢,代國百姓就一定放棄農業而進到深山去獵狐。
離枝國聽到消息,必然入侵代國北部,離枝侵其北,代國必将歸降于齊國。
您可就此派人帶錢去收購好了。
”桓公說:“可以。
”便派中大夫王師北帶着人拿着錢到代谷地區,收購這狐白的皮張。
代王聽到後,馬上對他宰相說:“代國之所以比離枝國弱,就是因為無錢。
現在齊國出錢收購我們狐白的皮張,是代國的福氣。
您火速命令百姓搞到此皮,以換取齊國錢币,我将用這筆錢招來離枝國的百姓。
”代國人果然因此而放下農業,走進山林,搜求狐白的皮張。
但時過兩年也沒有湊成一張,離枝國聽到以後,就侵入代國的北部。
代王知道後,大為恐慌,就率領士卒保衛代谷地區。
離枝終于侵占了代國北部領土,代王隻好率領土兵自願歸服齊國。
齊國沒有花去一個錢,僅僅派使臣交往三年,代國就降服了。
桓公問管仲說;“我要找一個控制衡山國的辦法,應怎樣進行?”管仲回答說;“您可派人出高價收購衡山國的兵器進行轉賣。
這樣,燕國和代國一定跟着您去買,秦國和趙國聽說後,一定同您争着買。
衡山兵器必然漲價一倍。
若造成天下争購的局面,衡山兵器還必然漲價十倍。
”桓公說:“可以。
”便派人到衡山大量收購兵器,不同他們付價還價。
齊國在衡山收購兵器十個月以後,燕、代兩國聽說,果然也派人去買。
燕、代兩國開展這項工作三個月以後,秦國聽說,果然也派人去買。
衡山國君告訴宰相說:“天下各國都争購我國兵器,可使價錢提高二十倍以上。
”衡山國的百姓于是都放棄農業發展制造兵器的工藝。
齊國則派隰朋到趙國購運糧食,趙國糧價每石十五錢,隰朋按每石五十錢收購。
天下各國知道後,都運糧到齊國來賣。
齊國用十七個月的時間收購兵器,用五個月的時間收購糧食,然後就封閉丁關卡,斷絕與衡山國的往來。
燕、代、秦、趙四國也從衡山召回了使者。
衡山國的兵器已經賣光,魯國侵占了他的南部,齊國侵占了他的北部。
他自量沒有後器招架兩大敵國,便奉國而降齊了。
父老們扶着樹枝高談闊論,也是終日不歸。
趕集散市的人也懶惰思睡。
而終日不歸。
現在我把樹上的枝葉剪掉,中午沒有尺寸的樹蔭,往返者珍惜時光了,過路者快速趕路了,父老回家幹活,青壯年也回家勤于本業了。
我之所以要糾正這個‘三不歸’的問題,正是因為百姓從前被它弄得衣食不繼的緣故。
” 桓公問管仲說:“萊、莒兩國砍柴與農業同時并舉,該怎樣對付他們?”管仲回答說:“萊、苔兩國的山上盛産柴薪,您可率新征士兵煉莊山之銅鑄币,提高萊國的柴薪價格。
”萊國國君得知此事後,對左右近臣說;“錢币,是誰都重視的。
柴薪既是我國的特産,用我國特産換盡齊國的錢币,就可以吞并齊國。
”萊國随即棄農業而專事打柴。
管仲則命令隰朋撤回士兵種地。
過了兩年,桓公停止購柴。
萊、莒的糧價高達每石三百七十錢,齊國才每石十錢,萊、莒兩國的百姓十分之七投降齊國。
二十八個月後,萊、莒兩國的國君也都請降了。
桓公問管仲說:“楚,是山東的強國,其人民一習一于戰鬥之道。
出兵攻伐它,恐怕實力不能取勝。
兵敗于楚國,又不能為周天子立功,為之奈何?”管仲回答說:“就用戰鬥的方法來對付它。
”桓公說:“這怎麼講?”管仲回答說:“您可用高價收購楚國的生鹿。
”桓公便營建了百裡鹿苑,派人到楚國購買生鹿。
楚國的鹿價是一頭八萬錢。
管仲首先讓桓公通過民間買賣貯藏了國内糧食十分之六。
其次派左司馬伯公率民夫到莊山鑄币。
然後派中大夫王邑帶上二千萬錢到楚國收購生鹿。
楚王得知後,向丞相說:“錢币是誰都重視的,國家靠它維持,明主靠它賞賜功臣。
禽一獸,不過是一群害物,是明君所不肯要的。
現在齊國用貴寶高價收買我們的害獸,真是楚國的福分,上天簡直是把齊國送給楚國了。
請您通告百姓盡快獵取生鹿,換取齊國的全部财寶。
”楚國百姓便都放棄農業而從事獵鹿。
管仲還對楚國商人說:“您給我販來生鹿二十頭,就給您黃金百斤;加十倍,則給您黃金千斤。
”這樣楚國即使不向百姓征稅,财用也充足了。
楚國的男人為獵鹿而住在野外,婦女為獵鹿而住在路上。
結果是隰朋讓齊國百姓藏糧增加五倍,楚國則賣出生鹿存錢增加五倍。
管仲說:“這回可以取下楚國了。
”桓公說:“怎麼辦?”管仲回答說:“楚存錢增加五倍,楚王将以自得的心情經營農業,因為錢增五倍,總算表示他的勝利。
”桓公說:“不錯。
”于是派人封閉關卡,不再與楚國通使。
楚王果然以自鳴得意的心情開始經營農業,但糧食不是三個月内就能生産出來的,楚國糧食高達每石四百錢。
齊國便派人運糧到芊地的南部出賣,楚人投降齊國的有十分之四。
經過三年時間,楚國就降服了。
桓公問管仲說:“代國有什麼出産?”管仲回答說:“代國的出産,有一種狐白的皮張,您可用高價去收購。
”管仲又說;“狐白适應寒暑變化,六個月才出現一次。
您以高價收購,代國人忘其難得,喜其高價,一定會紛紛獵取。
這樣,齊國還沒有真正出錢,代國百姓就一定放棄農業而進到深山去獵狐。
離枝國聽到消息,必然入侵代國北部,離枝侵其北,代國必将歸降于齊國。
您可就此派人帶錢去收購好了。
”桓公說:“可以。
”便派中大夫王師北帶着人拿着錢到代谷地區,收購這狐白的皮張。
代王聽到後,馬上對他宰相說:“代國之所以比離枝國弱,就是因為無錢。
現在齊國出錢收購我們狐白的皮張,是代國的福氣。
您火速命令百姓搞到此皮,以換取齊國錢币,我将用這筆錢招來離枝國的百姓。
”代國人果然因此而放下農業,走進山林,搜求狐白的皮張。
但時過兩年也沒有湊成一張,離枝國聽到以後,就侵入代國的北部。
代王知道後,大為恐慌,就率領士卒保衛代谷地區。
離枝終于侵占了代國北部領土,代王隻好率領土兵自願歸服齊國。
齊國沒有花去一個錢,僅僅派使臣交往三年,代國就降服了。
桓公問管仲說;“我要找一個控制衡山國的辦法,應怎樣進行?”管仲回答說;“您可派人出高價收購衡山國的兵器進行轉賣。
這樣,燕國和代國一定跟着您去買,秦國和趙國聽說後,一定同您争着買。
衡山兵器必然漲價一倍。
若造成天下争購的局面,衡山兵器還必然漲價十倍。
”桓公說:“可以。
”便派人到衡山大量收購兵器,不同他們付價還價。
齊國在衡山收購兵器十個月以後,燕、代兩國聽說,果然也派人去買。
燕、代兩國開展這項工作三個月以後,秦國聽說,果然也派人去買。
衡山國君告訴宰相說:“天下各國都争購我國兵器,可使價錢提高二十倍以上。
”衡山國的百姓于是都放棄農業發展制造兵器的工藝。
齊國則派隰朋到趙國購運糧食,趙國糧價每石十五錢,隰朋按每石五十錢收購。
天下各國知道後,都運糧到齊國來賣。
齊國用十七個月的時間收購兵器,用五個月的時間收購糧食,然後就封閉丁關卡,斷絕與衡山國的往來。
燕、代、秦、趙四國也從衡山召回了使者。
衡山國的兵器已經賣光,魯國侵占了他的南部,齊國侵占了他的北部。
他自量沒有後器招架兩大敵國,便奉國而降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