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權數

關燈
【原文】 桓公問管子曰:&ldquo請問權數。

    &rdquo管子對曰:&ldquo天以時為權,地以财為權,人以力為權,君以令為權。

    失天之權,則人地之權亡。

    &rdquo桓公曰:&ldquo何為失天之權則人地之權亡?&rdquo管子對曰:&ldquo湯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無(米亶)賣子者。

    湯以莊山之金鑄币,而贖民之無(米亶)賣子者;禹以曆山之金鑄币,而贖民之無?賣子者。

    故天權失,人地之權皆失也。

    故王者歲守十分之參,三年與少半成歲,三十一年而藏十一年與少半。

    藏三之一不足以傷民,而農夫敬事力作。

    故天毀埊,兇旱水泆,民無入于溝壑乞請者也。

    此守時以待天權之道也。

    &rdquo桓公曰:&ldquo善。

    吾欲行三權之數,為之奈何?&rdquo管子對曰:&ldquo梁山之一陽一綪?、夜石之币,天下無有。

    &rdquo管子曰:&ldquo以守國谷,歲守一分,以行五年,國谷之重什倍異日。

    &rdquo管子曰:&ldquo請立币,國銅以二年之粟顧之,立黔落。

    力重與天下調。

    彼重則見射,輕則見洩,故與天下調。

    洩者,失權也;見射者,失策也。

    不備天權,下相求備,準下一陰一相隸。

    此刑罰之所起而亂之之本也。

    故平則不平,民富則不如貧,委積則虛矣。

    此三權之失也已。

    &rdquo桓公曰:&ldquo守三權之數奈何?&rdquo管子對曰:&ldquo大豐則藏分,阨亦藏分。

    &rdquo桓公曰:&ldquo阨者,所以益也。

    何以藏分?&rdquo管子對曰:&ldquo隘則易益也,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

    以阨守豐,阨之準數一上十,豐之策數十去九,則吾九為餘。

    于數策豐,則三權皆在君,此之謂國權。

    &rdquo 桓公問于管子曰:&ldquo請問國制。

    &rdquo管子對曰:&ldquo國無制,地有量。

    &rdquo桓公曰,&ldquo何謂國無制,地有量?&rdquo管子對曰:&ldquo高田十石,間田五石,庸田三石,其餘皆屬諸荒田。

    地量百畝,一夫之力也。

    粟賈一,粟賈十,粟賈三十,粟賈百。

    其在流策者,百畝從中千畝之策也。

    然則百乘從千乘也,千乘從萬乘也。

    故地有量,國無策。

    &rdquo桓公曰:&ldquo善。

    今欲為大國,大國欲為天下,不通權策,其無能者矣。

    &rdquo 桓公曰:&ldquo今行權奈何?&rdquo管子對曰:&ldquo君通于廣狹之數,不以狹畏廣;通于輕重之數,不以少畏多。

    此國策之大者也。

    &rdquo桓公曰:&ldquo善。

    蓋天下,視海内,長譽而無止,為之有道乎?&rdquo管子對曰:&ldquo有。

    曰:軌守其數,準平其流,動于未形,而守事已成。

    物一也而十,是九為用。

    徐疾之數,輕重之策也,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

    引十之半而藏四,以五操事,在君之決塞。

    &rdquo桓公曰:&ldquo何謂決塞?&rdquo管子曰:&ldquo君不高仁,則國不相被;君不高慈孝,則民簡其親而輕過。

    此亂之至也。

    則君請以國策十分之一者樹表置高,鄉之孝子聘之币,孝子兄弟衆寡不與師旅之事。

    樹表置高而高仁慈孝,财散而輕。

    乘輕而守之以策,則十之五有在上。

    運五如行事,如日月之終複。

    此長有天下之道,謂之準道。

    &rdquo 桓公問于管子曰:&ldquo請問教數。

    &rdquo管子對曰:&ldquo民之能明于農事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樹藝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樹瓜瓠葷菜百果使蕃衮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已民疾病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知時:曰&lsquo歲旦阨&rsquo,曰&lsquo某谷不登&rsquo曰&lsquo某谷豐&rsquo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通于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謹聽其言而藏之官,使師旅之事無所與,此國策之者也。

    國用相靡而足,相困揲而(上次下吉),然後置四限高下,令之徐疾,驅屏萬物,守之以策,有五官技。

    &rdquo桓公曰:&ldquo何謂五官技?&rdquo管子曰:&ldquo詩者所以記物也,時者所以記歲也,春秋者所以記成敗也,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以守兇吉成敗也,蔔者蔔兇吉利害也。

    民之能此者皆一馬之田,一金之衣。

    此使君不迷妄之數也。

    六家者,即見:其時,使豫先蚤閑之日受之,故君無失時,無失策,萬物興豐;無失利,遠占得失,以為末教;詩,記人無失辭;行,殚道無失義;易,守禍福兇吉不相亂。

    此謂君棅。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