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馬數

關燈
動權全在國家,不直接求索于百姓就是了。

    &rdquo &ldquo成霸業的國家隻能掌握财富的一半,君主與民間總是遊動在半數之間來保持國用充足。

    成王業的國家,由于掌握财富産生的開始,使國家财用缺一補一,缺二補二,缺三補三,缺四補四,缺五補五,缺六補六,缺七補七,缺八補八,缺九補九,缺十補十。

    國君控制物價的高低,可以做到每年貯備糧食十分之三,十年必有三年的積蓄。

    如果遇上大旱大水的災年,百姓無法務農,則修建宮室台樹,雇用那些養不起豬狗的窮人以做工為生。

    所以,修建宮室台榭,不是為觀賞之樂,而是實行國家的經濟政策。

    至于那種不懂得運用計算籌劃的國君,春秋冬夏,不分年始年終,興工動衆;建築宮室台榭。

    百姓不能經營農事,君主還不知道他已失去了春天的理财時機,又丢掉了夏天、秋天的理财時機。

    人民饑餓而賣兒賣女的多起來了。

    強悍的人發生嚴重暴亂,貧病之民乞讨求食,國君若動用法律制裁,人民則甯受刑殺也不肯服從君主。

    這都是沒有運用計算籌劃理财方法的結果。

    &rdquo &ldquo經過計算籌劃的物價标準,應當同各諸侯國的标準保持一緻。

    各類商品,價格偏低則洩散外流,偏高則别國傾銷取利。

    這便是對立國家互相傾銷商品,理财家互相争利的由來。

    至于成王業的統一國家,控制住國内市場流通就可以了。

    &rdquo桓公說:&ldquo何謂控制流通?&rdquo管仲回答說:&ldquo有一人種田而糧食可供五人食用的,有一人種田而糧食可供四人食用的,有一人種田而糧食可供三人食用的,有一人種田而糧食隻夠兩人食用的。

    他們都是花費同樣勞力種地的。

    掌握他們的農業生産與掌握國家的物價政策相輔而行,這就是國家理财政策在按時進行控制了。

    如果君上不用政策去控制流通,富民商人就會在下面控制,這樣,國家的理财政策就落空了&rdquo 桓公說:&ldquo計算籌劃的理财方法,就到此為止了麼?&rdquo管仲回答說:&ldquo對布帛和各種物資,也都要規定價格。

    各種物資的價格,要與所值的貨币多少相當。

    糧食則單獨定其貴賤。

    &rdquo桓公說;&ldquo單獨定其貴賤是什麼意思?&rdquo管仲回答說:&ldquo糧價高則百物賤,糧價賤則百物貴。

    &rdquo 桓公說:&ldquo經常運用計算籌劃的理财方法還要怎麼辦?&rdquo管種回答說:&ldquo對郡縣上等土地,掌握它相當數量的糧食。

    中等土地掌握它相當數量的糧食。

    下等土地掌握它相當數量的糧食。

    由此,按土地好壞确定征收,則百姓安定;販濟貧困而補助不足,百姓也對君主滿意。

    所以,國家用上等土地提一供的盈餘,補下等土地的空虛,控制四時的物價變化,掌握市場的收放大權,則百姓的安定,就象把方形的東西放在平地上一樣、這就叫作運用計算籌劃的理财方法。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