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職
關燈
小
中
大
正地坐着面向老師,不可随便地改變容色。
接受先生講課的次序,一定要從年長的同學開始,第一遍這樣進行,以後則不必如此。
首次誦讀必須站起身來,以後也無需如此。
一切言語、行動,以牢記中和之道為準則,古之将成大事者,一定由此開始。
後到的同學入席就坐,旁坐者就應及時站起。
若是有賓客來到,弟子要迅速起立。
對客人不可失禮,邊應邊走,快進來向先生請示。
即使來賓所找的人不在。
也必須回來告知。
然後回原位繼續學習。
學習中若有疑難,便拱手提出問題。
先生下課走出,學生一律起立。
及至用飯之時,先生将食,弟子把飯菜送上。
挽起衣袖洗漱之後,跪坐把飯菜獻給師長。
擺放醬和飯菜,飯桌陳列不可雜亂無章。
凡一般上菜程序:肉食之前,必先上蔬菜羹湯。
羹與肉相間排列,肉放在醬的前方,其席面應擺成正方形狀。
飯則上在最後,左右放漱口用的酒、漿。
飯菜上完即可退下,拱手立于一旁。
一般是三碗飯和兩鬥酒,弟子左手拿着空碗,右手拿着筷勺,将酒飯輪流添上,注意着杯碗将空的尊長。
多人空碗按年齡分别先後。
周而複始,用長勺就無需跪着送上。
這都是添飯的規章。
待先生吃飯完畢,弟子便撤下食具。
趕忙為先生送來漱器,再清掃席前并把祭品收起。
先生吩咐之後,弟子才開始進餐。
按年齡坐好,坐席要盡量靠前。
飯須用手捧食,羹湯自不能用手拿揀。
可以使兩手憑靠膝頭,不可使兩肘依伏桌面。
待至吃完吃飽,用手拭淨嘴邊。
抖動衣襟移開坐墊,吃完即起,提衣而離開桌面。
過一會又需回到席前,各自撤下所食,就象替賓客撤席一般。
撤席後就要把食器收起,弟子又回去垂手站立。
關于灑掃的做法:把清水打進盆裡,把衣袖挽到肘部,堂屋寬廣可以揚手灑水,内室窄小應當掬手近潑。
手拿畚箕使箕舌對着自身,畚箕裡要同時放進掃帚。
然後到屋裡站立一會,其儀止不容差錯。
拿起掃帚就同時放下畚箕,一般是把它靠在門側。
凡按照灑掃的規矩行事,必須從西南的角落掃起。
在屋裡俯仰躬身進退,掃除時不要碰動其他東西。
從前邊往後邊退着灑掃,最後把垃圾聚在門裡。
蹲下來月木闆排進垃圾,注意使箕舌對着自己,還要把掃帚放進畚箕。
先生若此時出來做事。
便起來上前告止。
再蹲下取箕帚又站起來,然後使出門倒掉拉圾。
灑掃完仍然回來站立,這樣就合乎規矩。
晚飯時仍然要遵守禮儀。
到黃昏準備點燃火炬,弟子要執火炬坐在屋的一隅。
要注意安放柴束的方法,應當是橫放在所坐之地。
要看着&ldquo燭燼&rdquo的長短,對火炬進行接續,如法在原處安放上去。
柴束之間還要留有可容一柴的空隙。
燃燒的灰燼落下,要捧碗來盛裝火緒餘灰。
用右手拿着火炬,用左手修整&ldquo燭燼&rdquo。
一人疲倦另一人及時接替,輪番一交一坐不可背向老師。
最後把餘燼收拾起來,到外邊把它們傾倒出去。
先生已經休息,弟子還會同學友學習。
互相切磋琢磨,各自加深理解其所學的義理。
以上要周而複始地堅持下去,這乃是弟子的規矩。
接受先生講課的次序,一定要從年長的同學開始,第一遍這樣進行,以後則不必如此。
首次誦讀必須站起身來,以後也無需如此。
一切言語、行動,以牢記中和之道為準則,古之将成大事者,一定由此開始。
後到的同學入席就坐,旁坐者就應及時站起。
若是有賓客來到,弟子要迅速起立。
對客人不可失禮,邊應邊走,快進來向先生請示。
即使來賓所找的人不在。
也必須回來告知。
然後回原位繼續學習。
學習中若有疑難,便拱手提出問題。
先生下課走出,學生一律起立。
及至用飯之時,先生将食,弟子把飯菜送上。
挽起衣袖洗漱之後,跪坐把飯菜獻給師長。
擺放醬和飯菜,飯桌陳列不可雜亂無章。
凡一般上菜程序:肉食之前,必先上蔬菜羹湯。
羹與肉相間排列,肉放在醬的前方,其席面應擺成正方形狀。
飯則上在最後,左右放漱口用的酒、漿。
飯菜上完即可退下,拱手立于一旁。
一般是三碗飯和兩鬥酒,弟子左手拿着空碗,右手拿着筷勺,将酒飯輪流添上,注意着杯碗将空的尊長。
多人空碗按年齡分别先後。
周而複始,用長勺就無需跪着送上。
這都是添飯的規章。
待先生吃飯完畢,弟子便撤下食具。
趕忙為先生送來漱器,再清掃席前并把祭品收起。
先生吩咐之後,弟子才開始進餐。
按年齡坐好,坐席要盡量靠前。
飯須用手捧食,羹湯自不能用手拿揀。
可以使兩手憑靠膝頭,不可使兩肘依伏桌面。
待至吃完吃飽,用手拭淨嘴邊。
抖動衣襟移開坐墊,吃完即起,提衣而離開桌面。
過一會又需回到席前,各自撤下所食,就象替賓客撤席一般。
撤席後就要把食器收起,弟子又回去垂手站立。
關于灑掃的做法:把清水打進盆裡,把衣袖挽到肘部,堂屋寬廣可以揚手灑水,内室窄小應當掬手近潑。
手拿畚箕使箕舌對着自身,畚箕裡要同時放進掃帚。
然後到屋裡站立一會,其儀止不容差錯。
拿起掃帚就同時放下畚箕,一般是把它靠在門側。
凡按照灑掃的規矩行事,必須從西南的角落掃起。
在屋裡俯仰躬身進退,掃除時不要碰動其他東西。
從前邊往後邊退着灑掃,最後把垃圾聚在門裡。
蹲下來月木闆排進垃圾,注意使箕舌對着自己,還要把掃帚放進畚箕。
先生若此時出來做事。
便起來上前告止。
再蹲下取箕帚又站起來,然後使出門倒掉拉圾。
灑掃完仍然回來站立,這樣就合乎規矩。
晚飯時仍然要遵守禮儀。
到黃昏準備點燃火炬,弟子要執火炬坐在屋的一隅。
要注意安放柴束的方法,應當是橫放在所坐之地。
要看着&ldquo燭燼&rdquo的長短,對火炬進行接續,如法在原處安放上去。
柴束之間還要留有可容一柴的空隙。
燃燒的灰燼落下,要捧碗來盛裝火緒餘灰。
用右手拿着火炬,用左手修整&ldquo燭燼&rdquo。
一人疲倦另一人及時接替,輪番一交一坐不可背向老師。
最後把餘燼收拾起來,到外邊把它們傾倒出去。
先生已經休息,弟子還會同學友學習。
互相切磋琢磨,各自加深理解其所學的義理。
以上要周而複始地堅持下去,這乃是弟子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