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業

關燈
那個心裡面的心。

    先生意識,再說出話來。

    有了意識,然後理解具體形象,理解形象。

    然後有話可說。

    有了話,然後有着使喚調遣的作用;有了使喚調遣作用,然後可以管理事物。

    不能管理,就會造成紛亂;紛亂了,就會造成滅亡。

     一精一存在心,人就自然牛長,表現在人一體外面就儀态安閑而顔色光鮮,藏在内部則是一個不竭的泉源,浩大而和平,形成氣的淵源。

    淵源沒有枯竭,四肢才能堅強;泉源沒有淤塞,九竅才能通達。

    這樣就能全面認識天地,普察四海。

    心中沒有迷惑不明的東西,體外就沒有邪惡的災禍。

    心在内部保持健全,形體在外部保持健全,不逢天災,不遇人害,這樣的人就叫作聖人。

     人如能達到正和靜的境界,形體上就表現為皮膚豐滿,耳目聰明,筋骨舒展而強健。

    他進而能夠頂天立地,目視如同清水,觀察如同日月。

    嚴肅謹慎地保持正靜而沒有差失,德行将與日俱新,并且遍知天下事物,以至四方極遠的地域。

    這樣恭敬地發展其内部的一精一氣,就叫作内心有得。

    然而有些人不能返回到這樣的境界,那是生活上的差失造成的。

     道,一定是周到而細密、寬大而舒放、堅實而且強固的。

    能作到守善而不舍,驅逐一婬一邪,去掉浮薄,充分領會守善的最高準則,就可以返回到道德上來了。

    健全的心在内部,外面是不能隐蔽的,自然表現在形體容貌上面,也表現在肌膚顔色上面。

    善氣迎人,相親如同兄弟;惡氣迎人,相害如同刀兵。

    這種不說出來的聲音,比打雷擊鼓還傳得快。

    這心和氣的形體,比太一陽一和月亮還更光明,體察事情比父母了解子女還更透徹。

    賞賜不一定能夠勸善,刑罰不一定能夠懲過。

    而氣的意向對頭,天下就可以順服;心的意向安定,天下就可以聽從。

     能夠專心一意在氣上,就會象神明一樣,可以把萬物完全收存在心中。

    問題是人們能專心麼?能一意麼?能做到不用占蔔而預知兇吉麼?能夠要止就止麼?能夠要完就完麼?能做到不外求于人而靠自己解決問題麼?思考吧!思考吧!再重複思考下去吧!思考不通,鬼神将幫你想通。

    其實這不是鬼神的力量,而是一精一氣的最高作用。

     四體都能端正,血氣都能平靜,一意專心,耳目不受外物的迷惑,這樣,對于遙遠事物的了解就象對于近旁的事物一樣。

    思索産生智慧,懈怠疏忽産生憂患,殘暴驕傲産生怨恨,憂郁産生疾病,疾病因迫乃導緻死亡。

    一個人思慮過度而不休息,就會内生困窘,外受脅迫,如不早想辦法,生命就離開他的軀體。

    吃東西最好不要吃飽,心思最好不要用盡,調節得當,生命自會到來。

     人的生命,是由天給他一精一氣,地給他形體,兩者相結合而成為人。

    兩者調和則有生命,不和就沒有生命。

    考察&ldquo和&rdquo的規律,它的真實情況是不可能看得見的,它表現的征象是不能類比的。

    但能使平和中正占據胸懷,融化在心裡,就是長壽的來源。

    忿怒過度了,應該設法消除。

    節制那五種情欲:耳、目、口、鼻、心、除去那兩種兇事:喜、怒,不喜不怒,平和中正就可以占據胸懷了。

     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

    生命有失,一定是因為喜怒憂患。

    可以說,制止忿怒什麼都比不上詩歌,消除憂悶什麼都比不上音樂,控制享樂什麼都比不上守禮,遵守禮儀什麼都比不上保持敬慎,保持敬慎什麼都比不上虛靜。

    内心虛靜,外表敬慎,就能恢複一精一氣,一精一氣也将大大地得到穩定。

     關于食的規律:吃得太多,就傷胃而身體不好;吃得太少,就骨枯而血液停滞。

    吃得多少适中,才可以實現舒和,使一精一氣有所寄托,智慧能夠生長。

    如果是饑飽失度,那就要設法解決。

    太飽了就要趕快活動,太餓了就要停止思考,老年人就更要珍惜動腦筋思考。

    吃飽而不趕快活動,血氣就不能通達于四肢;饑餓而不停止思考。

    飽食也不能消除餓意;老人而不珍惜思慮,衰老的軀體就加快死亡。

    心胸寬廣而敞亮,意氣寬舒而開闊,形體安定而不遊移,能保持心意專一而擺脫各種一騷一擾,見利不被引誘,見害不生畏懼,心情寬舒而仁慈,自身能獨得其樂,這些就叫作&ldquo運氣&rdquo的功夫,而且意念的運行也好象升行在天空一樣。

     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歡暢。

    憂愁與惱怒&mdash就會失去生命的正常秩序。

    心裡有憂悲喜怒,&ldquo道&rdquo就無地可容。

    有了愛欲的雜念就應當平息它,有了愚亂的思想就應當改正它。

    不用人為地引來推去,幸福将自然地降臨。

    道是自然到來的,人可以借助道的到來而予以謀慮,虛靜就能得到道,急躁就會失掉道。

    靈氣在人的心裡,有時來有時消逝,它的小可以說其小無内,它的大可以說其大無外。

    人所以失掉靈氣是由于急躁為害。

    要是心能夠平靜,道自然會安定下來。

    得道的人,邪氣能從肌理毛孔中蒸發排洩出去,胸中沒有郁積敗壞的東西。

    能實行節欲之道,就可以不受萬事萬物危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