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法

關燈
位之道也。

    上舍公法而聽私說,故群臣百姓皆設私立方以教于國,群一黨一比周以立其私,請谒任舉以亂公法,人用其心以幸于上。

    上無度量以禁之,是以私說日益,而公法日損,國之不冶,從此産矣。

     夫君臣者,天地之位也;民者,衆物之象也。

    各立其所職以待君令,群臣百姓安得各用其心而立私乎?故遵主令而行之,雖有傷敗,無罰;非主令而行之,雖有功利,罪死。

    然故下之事上也,如響之應聲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從形也。

    故上令而下應,主行而臣從,此治之道也。

    夫非主令而行,有功利,因賞之,是教妄舉也;遵主令而行之,有傷敗,而罰之,是使民慮利害而離法也。

    群臣百姓人慮利害,而以其私心舉措,則法制毀而令不行矣。

     【譯文】 聖明君主依靠法度而不依靠智謀,依靠政策而不依靠議論,依靠公而不依靠私,依靠大道而不依靠小事,結果是自身安閑而天下太平。

    失國之君就不是如此,棄法度而依靠智謀,所以百姓也就丢開生産而追逐虛名;棄政策而依靠議論,所以百姓也就丢開實際而好說空話;棄公而依靠私,所以百姓也就背離法度而一胡一作妄為;棄大道而依靠小事,所以君主勞煩忙亂,人民迷惑不清,而國家不得安定。

    聖明的君主就不是這樣,隻掌握國家的主要原則,而過着安閑快樂的生活,跑馬打獵,鳴鐘擊鼓,吹竿奏瑟,宮中的娛樂沒有什麼拘束。

    他不思不慮,不憂不謀,利其身體,适其形軀,保養其壽命,垂衣拱手安坐而天下太平。

    所以,君主能夠運用這個原則的,就不操心,不勞神,不費力,而土地自然開辟了,倉廪自然充實了,積蓄自然豐富了,兵力自然強大了,群臣沒有詐僞的,百官沒有奸邪的,有特殊技藝的人也都不敢用浮誇的語言、粗莽的行為來誇大個人,欺騙君主了。

     從前堯治理天下,人民象是粘土在模具裡一樣,任憑陶工去随意制作;又象金屬在煉爐裡一樣,任憑冶工去随意鑄造。

    那人民真是招之就來,推之即去,使役他們就能夠完成任務,禁戒他們就能夠及時制止。

    堯的治理方法,不過是善于明确地發布該怎麼辦和不要怎麼辦的法令罷了。

    黃帝的治理天下,人民不用招引就來,不用推動就去,不用役使就能夠自成其事,不用禁戒就能夠自行停止。

    黃帝的治理方法,那就是定了法就不改變,讓人民習慣于依法行事。

     所謂仁義禮樂,都是從法裡産生的。

    這法是先聖用來統一人民行動的。

    《周書》上說:&ldquo國法廢弛不統一,國君不祥;人民不守法,不祥;國家擅改已立的法度來管理人民,不祥;大臣們不用禮節和法制來教育百姓,不祥;大小百官管理國事的人脫離法度辦事,不祥。

    &rdquo所以說:法是不可不永遠堅持的,它是存亡治亂的根源,是聖明君主用來作為天下最高标準的。

    無論君主或群臣、上層或下層、貴者或賤者,都必須一律遵守,所以叫&ldquo法&rdquo。

     古時的法治,社會上沒有私自請托保舉的人,沒有那種多識、博學和善辯的人,沒有特異的服飾,沒有奇怪的行動,所有的人都被包括到法的範圍裡為君主服務。

    所以聖明君主必須永遠堅持的有兩條:一是明确宣布法度而堅定地執行它,二是禁止人民行私而管束役使他們。

    這兩條是君主應當永遠堅持的。

    法,是君主用來統一人民行動使用屬下的;私,是屬下用來侵犯法度擾亂君主的。

    所以,聖明君主立下法度而堅定地執行着它,這樣,那麼所謂能幹的人、懂法的人、多識博學的人們,就不可能擾亂法度了;人多勢強、富貴而有私勇的人們,就不可能侵犯法度了;君主的親信、近臣、親屬和一寵一愛的人們,就不可能違背法度了;珍奇寶物就不可能惑亂君主執法之心了;對任何事物的處理,不在法度之中,也都不可能行得通了。

    所以,法是天下的最高準則,是聖明君主的法寶。

     現在天下的情況就不是如此,本來有良好的法度卻不能堅持。

    因此,所謂能幹的、懂法律的和多識博學的人們,能夠運用他們的智謀來擾亂法度,迷惑君主;人多勢強、富貴而有私勇的人們,能夠運用他們的威勢來破壞法度,侵害君主;鄰國諸侯能夠運用他們的權力來廢置太子,任用輔相;國内大臣能夠運用他們的行私來拉攏百姓,并克扣公财豢養私一黨一。

    象這樣的情況,要求法度通行,國家太平,那是不可能的。

     聖明君主就不是這樣,不允許國家卿相克扣公财豢養私一黨一,不允許群臣任用自己親呢的人為官,君主自身也明确宣布制度而堅定地執行它。

    這樣,群臣協力同心,圍繞着君主來為他服務;百姓也一團一結和睦,聽令守法,做他們應作的事情。

    所以說,有創制法度的,有執行法度的,有遵照法度行事的。

    創制法度的是君主,執行法度的是大臣官吏,遵照法度行事的是人民。

    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這就叫作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