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

關燈
一調和就是雨。

     西方是辰,它的時節稱為秋,它的氣是一陰一,阻産生金和甲。

    它的德性是憂慮哀傷平靜公正而嚴肅謹慎&mdash,居處不許做一婬一佚之事。

    這個時節要辦的事情是:命令人民不準有一婬一暴行為,勤慎督促旅居田野的農民進行秋收,計量民财以進行征集,砍伐樹木,收聚木材,百物皆收,使人民不敢怠惰。

    所厭惡之事應當考察,所要求之事必須做到,保持義信則諸事可成。

    這叫作辰德。

    辰主管收斂,收斂就是一陰一。

    秋天如實行春天當行的政令&lsquo則草木反而發榮;如實行夏天當行的政令,則将多水;如實行冬天當行的政令,則國家有損傷。

    所以,秋季三個月用庚、辛的日子發布五項政令。

    第一項政令是;禁賭一博,防止小事之争,排解私恨和私鬥。

    第二項政令是:不得功用兵器。

    第三項政令:重視安排旅居在野的農民,督促秋收。

    第四項政令是:修補倉房的缺漏。

    第五項政令是:修理牆垣,還要使門戶周嚴。

    五項政令若能按時進行,五谷就會豐收。

     北方是月,它的時令稱冬,它的氣是寒,寒産生水和血。

    它的德性是淳厚清揚。

    寬恕和周密。

    這個時節要辦的事情是:命令禁止遷居,盡量讓人們安靜穩定,地氣才不會流洩。

    判刑定罰,不要寬赦罪人,以适應一陰一氣要求。

    于是大寒來到,甲兵強勁,五谷成熟,國家昌盛,四方臣服。

    這叫作月德。

    月掌管刑罰,刑罰就是寒。

    冬天如實行春天政令,則地氣流洩;如實行夏天政令,則天空有雷;如實行秋天政令,則發生幹旱。

    所以,冬季三個月用壬、癸的日子來發布五項政令。

    第一項政令是:評定孤寡,撫恤老人。

    第二項政令是:小心适應一陰一氣,做好祭神之事,頒賜爵祿,授予并配備官位。

    第三項政令是:考核會計收支,不要開發山川的寶藏。

    第四項政令是:拘捕逃犯,得盜賊者有賞。

    第五項政令是:禁止遷移,防止流民,限制分居。

    五項政令若能按時而行,冬天應做的事情就沒有失誤,那麼,所要求的一定可以得到,所厭惡的一定可以制伏。

     所以,春日草木凋零,秋日草木發榮,冬日有雷,夏日有霜有雪,這都是天氣的賊害。

    刑罰和德政變易了常規,失去了次序,&ldquo賊氣&rdquo就迅速來到;&ldquo賊氣&rdquo速來,國家就多災多禍。

    所以,聖王總是按照時節來推行政令,制作教令來推行武事,設置祭記來顯示德行。

    這三項都是聖王為着配合天地的運行而采取的。

    日主一陽一,月主一陰一,歲主和調。

    一陽一是德惠,一陰一是刑罰,和調是政事。

    所以,遇到日食,德惠失修的國家就厭惡它;遇到月食,刑罰失當的國家就厭惡它;遇到彗星出現,失和的國家就厭惡它;風與日争明,失政的國家就厭惡它。

    所以,聖明君主遇到日食,就注意施德;遇到月食,就改進刑罰;彗星出現,就注重和調;遇到風與日争明的現象,就整頓政事。

    這四者,都是聖明君主為着避免天地的誅罰而采取的。

    真正能夠實行這些,五谷就将繁茂,六畜就将繁殖,而軍備也能增強。

    治績積累多了,國家就能昌盛;正如暴虐積累多了,國家就會滅亡一樣。

     &ldquo道&rdquo産生大地,&ldquo德&rdquo生出賢人。

    道産生德,德産生政令,政令産生事功。

    所以,聖明君主治天下,凡事走到極端就反過頭來,走到終了就重新開始。

    施德開始在春天,增長在夏天;刑罰開始在秋天,發展在冬天。

    隻要刑罰沒有失誤,四時就始終如一地正常運行。

    若是刑與德偏離正确的方向,四時便要逆行,行事不成,并且必遭大禍。

    國家每月都有三種政事,按時節推行政令,制教令推行武事,設祭祀顯示德行,國家必須遵照它來治理,這才可以久長。

    不适應就會死滅,不治理就會敗亡。

    國家既然有四時的不同政令,堅決執行着聖王的政事,那麼,春夏秋冬四時應做的事情就要安排得各得其所,還要同時以上述&ldquo三政&rdquo作為必要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