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

關燈
【原文】 管子曰:令有時。

    無時則必視,順天之所以來,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唯聖人知四時。

    不知四時,乃失國之基。

    不知五谷之故,國家乃路。

    故天曰信明,地曰信聖,四時曰正。

    其王信明聖,其臣乃正。

    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聖也?曰:慎使能而善聽信之。

    使能之謂明,聽信之謂聖。

    信明聖者,皆受天賞。

    使不能為惛,惛而忘也者,皆受天禍。

    是故上見成事而貴功,則民事接勞而不謀。

    上見功而賤,則為人下者直,為人上者驕。

    是故一陰一陽一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一陰一陽一之大經也;刑德者,四時之合也。

    刑德合于時則生福,詭則生禍。

     然則春夏秋冬将何行?東方曰星,其時曰春,其氣曰風,風生木與骨。

    其德喜嬴,而發出節時。

    其事:号令修除神位,謹禱弊梗,宗正一陽一,治堤防,耕芸樹藝,正津梁,修溝渎,甃屋行水,解怨赦罪,通四方。

    然則柔風甘雨乃至,百姓乃壽,百蟲乃蕃,此謂星德。

    星者掌發,為風。

    是故春行冬政則雕,行秋政則霜,行夏政則欲。

    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發五政。

    一政曰:論幼孤,舍有罪;二政曰:賦爵列,授祿位;三政曰:凍解修溝渎,複亡人;四政曰:端險阻,修封疆,正千伯;五政曰:無殺麑夭,毋蹇華絕芋。

    五政苟時,春雨乃來。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其氣曰一陽一,一陽一生火與氣。

    其德施舍修樂。

    其事:号令賞賜賦爵,受祿順鄉,謹修神祀,量功賞賢,以動一陽一氣。

    九暑乃至,時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此謂日德。

    日掌賞,賞為暑,夏行春政則風,行秋政則水,行冬政則落。

    是故夏三月以丙丁之日發五政。

    一政曰:求有功發勞力者而舉之;二政曰:開久墳,發故屋,辟故卵以假貸;三政曰:令禁扇去笠,毋扱免,除急漏田廬;四政曰:求有德賜布施于民者而賞之;五政曰:令禁罝設禽一獸,毋殺飛鳥。

    五政苟時,夏雨乃至也。

     中央曰土,土德實輔四時入出,以風雨節,土益力。

    土生皮肌膚。

    其德和平用均,中正無私,實輔四時:春嬴育,夏養長。

    秋聚收,冬閉藏。

    大寒乃極,國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謂歲德。

    歲掌和,和為雨。

     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其氣曰一陰一,一陰一生金與甲。

    其德憂哀、靜正、嚴順,居不敢一婬一佚。

    其事:号令毋使民一婬一暴,順旅聚收,量民資以畜聚。

    賞彼群幹,聚彼群材,百物乃收,使民毋怠。

    所惡其察,所欲必得,我信則克。

    此謂辰德。

    辰掌收,收為一陰一。

    秋行春政則榮,行夏政則水,行冬政則耗。

    是故秋三月以庚辛之日發五政:一政曰:禁博塞,圉小辯,鬥譯跽。

    二政曰:毋見五兵之刃;三政曰:慎旅農,趣聚收;四政曰:補缺塞坼;五政曰:修牆垣,周門闾。

    五政苟時,五谷皆入。

     北方曰月,其時曰冬,其氣曰寒,寒生水與血。

    其德淳越、一溫一怒、周密。

    其事,号令修禁徙民,令靜止,地乃不洩,斷刑緻罰,無赦有罪,以符一陰一氣。

    大寒乃至,甲兵乃強,五谷乃熟,國家乃昌,四方乃備,此謂月德。

    月掌罰,罰為寒。

    冬行春政則洩,行夏政則雷,行秋政則旱。

    是故冬三月以壬癸之日發五政。

    一政曰:論孤獨,恤長老;二政曰:善順一陰一,修神祀,賦爵祿,授備位;三政曰:效肢計,毋發山川之藏;四政曰:捕奸遁,得盜賊者有賞;五政曰:禁遷徙,止流民,圉分異。

    五政苟時,冬事不過,所求必得,所惡必伏。

     是故春凋,秋榮,冬雷,夏有霜雪,此皆氣之賊也。

    刑德易節失次,則賊氣遬至;賊氣遬至,則國多災殃。

    是故聖王務時而寄政焉,作教而寄武,作祀而寄德焉。

    此三者聖王所以合于天地之行也。

    日掌一陽一,月掌一陰一,星掌和。

    一陽一為德,一陰一為刑,和為事。

    是故日食,則失德之國惡之;月食,則失刑之國惡之;彗星見,則失和之國惡之;風與日争明,則失生之國惡之。

    是故,聖王日食則修德,月食則修刑,彗星見則修和,風與日争明則修生。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