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術下

關燈
使它不在天下發生混亂,天下便治理好了。

    專心一意,耳目端正,那就知遠事如在近旁。

    能專心麼?能一意麼?能做到不用占蔔而知吉兇麼?能做到要止就止麼?能做到要完就完麼?能做到不求于人而靠自己解決問題麼?所以說,必須進行思考。

    思考不得,鬼神将給予教導。

    這不是鬼神的力量,而是一精一氣的最高作用。

     一概聽任于物而能掌握其變化叫&ldquo一精一&rdquo,一概聽任于事而能掌握其變化叫&ldquo智&rdquo。

    廣求而加以選擇,僅是給事物分分等類;善于改變方法,僅是為适應事物特點。

    廣加選擇而自己不可陷于混亂,善于改變而自己不可陷于煩擾。

    一個堅持專一的君子,堅持專一而不放松,就能夠統率萬物,使日月與之同光,天地與之同理了。

     聖人裁定事物,不受事物所支配。

    保持心安,國也安定;保持心治,國也治理。

    治理在于内心,安定也在于内心。

    内裡有一個治理好的心,口裡說的就會是&ldquo治言&rdquo,加于民衆的就會是&ldquo治事&rdquo,因而事業振興而人民順服,百姓就算治理好了。

    用來掌握百姓的不應當是刑罰,用來憂懼百姓的不應當是發怒。

    掌握人民,治理百姓,道是最根本的。

    道,最偉大又最虛無,不是什麼人能夠敗壞它的。

     凡是官府各部門所實行的制度辦法,并不是道。

    聖人的道,若有若無,拿過來運用,永世也用不完。

    它幫助時世變化,而自身并不改變;允許萬物發展,而自身并不轉移。

    人們天天使用它都不會有所損耗。

     人如能進到正和靜的境界,身體也就筋韌而骨強,進而能頂天立地,目視如同清水,觀察如同日月。

    隻要不失掉這正與靜,其德行将與日俱新,而且能遍知天下事物,以至四方極遠的地域。

    内裡有一個完整周全的心是不可能掩蔽的,這将表現在形體容貌上,也能在顔色上看得出來。

    善氣迎人,相親如同兄弟,惡氣迎人,相害如同刀兵。

    這種不用自己說出來的語言,比打雷擊鼓還響亮震耳。

    這完整周全的心的形體,比日月還更光亮,體察事情比父母了解子女還更透徹。

    從前,明君的心愛天下,故天下歸附;暴君的心惡天下,故天下叛離。

    所以,光是賞賜不足以代表愛護,光是刑罰不足以代表厭惡。

    賞與罰不過是愛與惡的微末表現而已。

     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中正和平。

    其所以有所差失,必然是由于喜樂哀怒。

    制止忿怒,什麼都比不上音樂;控制享樂,什麼都比不上守禮;遵守禮儀,什麼都比不上保持敬慎。

    外守敬而内虛靜,那就一定能恢複一精一氣。

     怎麼說沒有好事呢?隻怕自己沒有好心;怎麼說沒有安甯之處呢?隻怕是自己沒有安甯之心。

    心之中又有心,這個心先生意識,再說出話來。

    因為有了意識然後有具體的形象,有了具體形象然後就據以思考,經過思考然後才有了知識。

    大凡心的形體,求知過多則失其生機。

     因此,内部的聚集才是泉源。

    泉源不枯竭,表裡才能通達;泉源不幹枯,四肢才能堅固。

    能使人們運用這個道理,就有益于四面八方了。

     因此,聖人對于道有一個字的解釋,就是能上通于天,下達于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