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稱
關燈
小
中
大
川、宗廟和社程的,對于先故的大臣,施以恩德,并且使其大富。
鞏固武将的官位,發揮他們的能力。
聖人在前,貞廉之士在左右,互相提倡行義,上下都有修治。
刑政明察,四時的行事安排沒有失誤,人民無憂慮,五谷都有繁殖。
外内和睦,諸侯臣服,國家安甯,不用兵革。
把币帛授于鄰國,以感懷鄰國的德惠;把政令昭示于鄰國,以作為他們的規範。
這也就可以稱作從前的有道之君了。
&rdquo桓公說:&ldquo講得好呵!&rdquo 桓公說:&ldquo您既已給我講過古代的有道之君了,是不是應該再給我講講古代無道之君呢?我也好有所借鑒。
&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像您這樣美好而明通,既已明察美的道理,又何必再聽惡事呢?&rdquo桓公說:&ldquo怎麼能這樣說呢?用黑色給黑衣服沿邊,我怎麼知道它的美?用白色給白衣服沿邊,我怎麼知道它的好?您已對我講了善,而沒有講惡,我怎樣了解&lsquo善&rsquo之所以為善呢?&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我聽到徐伯說過,從前的無道之君,都是把宮室搞得大大的,把台榭蓋得高高的,不用良臣,隻是留用讒賊。
他們有國不治,依靠别人謀劃;政令不善,黑暗得象在夜裡;又好象野獸一般,沒有歸宿之處。
不遵循天道。
借鑒四方,有家不治,好象發狂病一樣,大衆都在怨恨和詛咒,很少有不滅亡的。
他們還增加戲曲藝人,廣置鐘鼓音樂,沉溺于賭一博之戲,玩賞樂人瞽者。
誅殺良臣,戲弄婦女,不停地進行田獵,兇暴地對待諸侯。
馳騁無度,戲樂笑語。
施政既有偏差,刑罰就要酷烈,對内侵削人民,還自以為有功。
就好象有漏洞的鍋一樣,怎麼能不枯竭呢?這也就可以稱作古代的無道之君了。
&rdquo桓公說:&ldquo講得好呵!&rdquo 桓公說:&ldquo您既已給我講了古代的有道之君和古代的無道之君了,您還不應該給我講古代的有道之臣麼?我也好有所借鑒。
&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我聽到徐伯說過,古代的有道之臣,自從下拜為臣,從不去事奉君主的左右一寵一臣。
君主了解他就出來做官,不了解他&rsquo就在野。
國家有事,就一定為國家利益着想,而充分出力。
他遵循祖德,明辨順逆,推薦賢人,又能使讒慝不敢活動。
事奉國君有義,使用部下有禮,貴賤相親,有如兄弟,忠于國家,使上下各得其所。
平居則多加思考,談話則經過謀慮,行動起來則有所建樹&rdquo治國則富,治軍則勝,遇到危難或事變,雖死不悔。
在近處是國君輔佐,在遠處也是國君輔佐,以義來相一交一,以廉來處事。
執行公務則盡職,遇到酒食則辭謝,不诽謗國君,也不隐諱意見。
國君若有過錯,進谏而不疑;國君有憂慮之事,自己承擔起來。
這也就可以稱作古代的有道之臣了。
&rdquo桓公說:&ldquo講得好呵!&rdquo 桓公說:&ldquo您既已給我講了古代的有道之臣了,還不應該給我講講古代的無道之臣麼?我也好有所借鑒。
&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我聽到徐伯說過,從前的無道之臣,自下拜為臣以後,就敬事君主左右的一寵一臣。
用邪說以求升進,從不想忘掉自己;知進而不知退,并利用君一寵一來顯示自己的高貴。
隻重視貨财,而看輕爵位身分;在朝廷輔佐國君,在下面卻加以诽議,這樣來敗壞國君名譽,還推說&lsquo與我無幹&rsquo。
糾集一群不仁之輩,攻擊賢人,對待貴人就象追逐财貨一般,對待賤者就象路人一樣躲開。
貪賄賂,争酒食,不親近善人,隻親近自己的爪牙。
為人傲慢,不結一交一善士卻與讒賊相勾結。
不排解人們的糾紛,隻鼓動人們訴訟,沉溺于飲酒,儀容舉止都很不整肅。
不遵循祖先的舊法,又改動國家的常規,擅立法令,蒙蔽國君,奪取國家政務,來保全地位和放縱其矜誇一習一氣。
不用好人,提攜市儈之類,在朝廷内部陵越等級,在朝廷外部發展私一黨一,貨賄相入,灑食相親,全都來禍亂國君。
而國君一旦有禍。
又都去各保其身了。
這也就可以叫作古代的無道之臣了。
&rdquo桓公說:&ldquo講得好呵!&rdquo
鞏固武将的官位,發揮他們的能力。
聖人在前,貞廉之士在左右,互相提倡行義,上下都有修治。
刑政明察,四時的行事安排沒有失誤,人民無憂慮,五谷都有繁殖。
外内和睦,諸侯臣服,國家安甯,不用兵革。
把币帛授于鄰國,以感懷鄰國的德惠;把政令昭示于鄰國,以作為他們的規範。
這也就可以稱作從前的有道之君了。
&rdquo桓公說:&ldquo講得好呵!&rdquo 桓公說:&ldquo您既已給我講過古代的有道之君了,是不是應該再給我講講古代無道之君呢?我也好有所借鑒。
&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像您這樣美好而明通,既已明察美的道理,又何必再聽惡事呢?&rdquo桓公說:&ldquo怎麼能這樣說呢?用黑色給黑衣服沿邊,我怎麼知道它的美?用白色給白衣服沿邊,我怎麼知道它的好?您已對我講了善,而沒有講惡,我怎樣了解&lsquo善&rsquo之所以為善呢?&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我聽到徐伯說過,從前的無道之君,都是把宮室搞得大大的,把台榭蓋得高高的,不用良臣,隻是留用讒賊。
他們有國不治,依靠别人謀劃;政令不善,黑暗得象在夜裡;又好象野獸一般,沒有歸宿之處。
不遵循天道。
借鑒四方,有家不治,好象發狂病一樣,大衆都在怨恨和詛咒,很少有不滅亡的。
他們還增加戲曲藝人,廣置鐘鼓音樂,沉溺于賭一博之戲,玩賞樂人瞽者。
誅殺良臣,戲弄婦女,不停地進行田獵,兇暴地對待諸侯。
馳騁無度,戲樂笑語。
施政既有偏差,刑罰就要酷烈,對内侵削人民,還自以為有功。
就好象有漏洞的鍋一樣,怎麼能不枯竭呢?這也就可以稱作古代的無道之君了。
&rdquo桓公說:&ldquo講得好呵!&rdquo 桓公說:&ldquo您既已給我講了古代的有道之君和古代的無道之君了,您還不應該給我講古代的有道之臣麼?我也好有所借鑒。
&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我聽到徐伯說過,古代的有道之臣,自從下拜為臣,從不去事奉君主的左右一寵一臣。
君主了解他就出來做官,不了解他&rsquo就在野。
國家有事,就一定為國家利益着想,而充分出力。
他遵循祖德,明辨順逆,推薦賢人,又能使讒慝不敢活動。
事奉國君有義,使用部下有禮,貴賤相親,有如兄弟,忠于國家,使上下各得其所。
平居則多加思考,談話則經過謀慮,行動起來則有所建樹&rdquo治國則富,治軍則勝,遇到危難或事變,雖死不悔。
在近處是國君輔佐,在遠處也是國君輔佐,以義來相一交一,以廉來處事。
執行公務則盡職,遇到酒食則辭謝,不诽謗國君,也不隐諱意見。
國君若有過錯,進谏而不疑;國君有憂慮之事,自己承擔起來。
這也就可以稱作古代的有道之臣了。
&rdquo桓公說:&ldquo講得好呵!&rdquo 桓公說:&ldquo您既已給我講了古代的有道之臣了,還不應該給我講講古代的無道之臣麼?我也好有所借鑒。
&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我聽到徐伯說過,從前的無道之臣,自下拜為臣以後,就敬事君主左右的一寵一臣。
用邪說以求升進,從不想忘掉自己;知進而不知退,并利用君一寵一來顯示自己的高貴。
隻重視貨财,而看輕爵位身分;在朝廷輔佐國君,在下面卻加以诽議,這樣來敗壞國君名譽,還推說&lsquo與我無幹&rsquo。
糾集一群不仁之輩,攻擊賢人,對待貴人就象追逐财貨一般,對待賤者就象路人一樣躲開。
貪賄賂,争酒食,不親近善人,隻親近自己的爪牙。
為人傲慢,不結一交一善士卻與讒賊相勾結。
不排解人們的糾紛,隻鼓動人們訴訟,沉溺于飲酒,儀容舉止都很不整肅。
不遵循祖先的舊法,又改動國家的常規,擅立法令,蒙蔽國君,奪取國家政務,來保全地位和放縱其矜誇一習一氣。
不用好人,提攜市儈之類,在朝廷内部陵越等級,在朝廷外部發展私一黨一,貨賄相入,灑食相親,全都來禍亂國君。
而國君一旦有禍。
又都去各保其身了。
這也就可以叫作古代的無道之臣了。
&rdquo桓公說:&ldquo講得好呵!&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