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稱

關燈
【原文】 桓公問于管子曰:&ldquo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諸侯四鄰之義,仲父不當盡語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鑒焉。

    &rdquo管子對曰:&ldquo夷吾之所能與所不能,盡在君所矣,君一胡一有辱令?&rdquo桓公又問曰:&ldquo仲父,寡人幼弱惛愚,不通四鄰諸侯之義,仲父不當盡告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鑒焉。

    &rdquo管子對曰:&ldquo夷吾聞之于徐伯曰,昔者有道之君,敬其山川、宗廟、社稷,及至先故之大臣,收聚以忠而大富之。

    固其武臣,宣用其力。

    聖人在前,貞廉在側,竟稱于義,上下皆飾。

    形正明察,四時不貸,民亦不憂,五谷蕃殖。

    外内均和,諸侯臣伏,國家安甯,不用兵革。

    受币帛,以懷其德;昭受其令,以為法式。

    此亦可謂昔者有道之君也。

    &rdquo桓公曰:&ldquo善哉!&rdquo 桓公曰:&ldquo仲父既己語我昔者有道之君矣,不當盡語我昔者無道之君乎?吾亦鑒焉。

    &rdquo管子對曰:&ldquo今若君之美好而宣通也,既官職美道,又何以聞惡為?&rdquo桓公曰:&ldquo是何言邪?以繬缁緣繬,吾何以知其美也?以素緣素,吾何以知其善也?仲父已語我其善,而不語我其惡,吾豈知善之為善也?&rdquo管子對曰:&ldquo夷吾聞之徐伯曰,昔者無道之君,大其宮室,高其台榭,良臣不使,讒賊是舍。

    有家不治,借人為圖,政令不善,墨墨若夜,辟若野獸,無所朝處,不修天道,不鑒四方,有家不治,辟若生狂,衆所怨詛,希不滅亡。

    進其谀優,繁其鐘鼓,流于博塞,戲其工瞽。

    誅其良臣,敖其婦女,撩獵畢弋,暴遇諸父,馳騁無度,戲樂笑語。

    式政既輮,刑罰則烈。

    内削其民,以為攻伐,辟猶漏釜,豈能無竭。

    此亦可謂昔者無道之君矣。

    &rdquo桓公曰:&ldquo善哉!&rdquo 桓公曰:&ldquo仲父既已語我昔者有道之君與昔者無道之君矣,仲父不當盡語我昔者有道之臣乎?吾以鑒焉。

    &rdquo管子對曰:&ldquo夷吾聞之于徐伯曰,昔者有道之臣,委質為臣,不賓事左右;君知則仕,不知則已。

    若有事,必圖國家,遍其發揮。

    循其祖德,辯其順逆,推育賢人,讒慝不作。

    事君有義,使下有禮,貴賤相親,若兄若弟,忠于國家,上下得體。

    居處則思義,語言則謀谟,動作則事。

    居國則富,處軍則克,臨難據事,雖死不悔。

    近君為拂,遠君為輔,義以與一交一,廉以與處。

    臨官則治,酒食則慈,不謗其君,不毀其辭。

    君若有過,進谏不疑;君若有憂,則臣服之。

    此亦可謂昔者有道之臣矣。

    &rdquo桓公曰:&ldquo善哉!&rdquo 桓公曰:&ldquo仲父既以語我昔者有道之臣矣,不當盡語我昔者無道之臣乎?吾亦鑒焉。

    &rdquo管子對曰:&ldquo夷吾聞之于徐伯曰,昔者無道之臣,委質為臣,賓事左右;執說以進,不蕲亡己;遂進不退,假一寵一鬻貴。

    尊其貨賄,卑其爵位;進曰輔之,退曰不可,以敗其君,皆曰非我。

    不仁群處,以攻賢者,見賢若貨,見賤若過。

    貪于貨賄,竟于酒食,不與善人,唯其所事。

    倨敖不恭,不友善士,讒賊與鬥,不彌人争,唯趣人诏。

    湛湎于酒,行義不從。

    不修先故,變易國常,擅創為令,迷或其君,生奪之政,保貴一寵一矜。

    遷損善士,捕援貨人,入則乘等,出則一黨一骈,貨賄相入,酒食相親,俱亂其君。

    君若有過,各奉其身。

    此亦謂昔者無道之臣。

    &rdquo桓公曰:&ldquo善哉!&rdquo 【譯文】 桓公問管子說:&ldquo我幼弱昏愚,不懂得與四鄰諸侯如何交往的道理,仲父還不應當把從前有道之君的表現盡量告訴我麼?我也好有所借鑒。

    &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我之所能與不能,您都全部知道,您為什麼還讓我講呢?&rdquo桓公再一次問管子說:&ldquo仲父,我幼弱昏愚,不懂得與四鄰諸侯交往的道理,您還不應該給我講講古代的有道之君麼?我也好有所借鑒。

    &rdquo管子回答說:&ldquo我聽到徐伯說過,從前的有道之君,都是敬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