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稱
關燈
小
中
大
,怨氣表現在面上,惡言又出于口,以惡的實際而想美的名聲,能辦到麼?太嚴重了!百姓是憎惡人有重大缺陷的。
所以,過長的要斷短,過短的要續長,過滿的要疏洩,空了要加以充實。
&rdquo 管子說:&ldquo善于責備自己的,人民就不會責備他;隻有不肯責備自己的,人民才去遣責。
所以,承認自己錯誤,是&lsquo強&rdquo的表現;修養自身節操,是&lsquo智&rsquo的表現;不把不善之事歸于人,是&lsquo仁&rsquo的表現。
所以,明君有過則歸之于己,有善則歸之于民。
有過歸之己則自身戒懼,有善歸之民則人民喜悅。
推善以取悅于民,反過以警戒自身,所以明君能治理人民。
至于梁、纣就不是這樣,有善則歸之于已,有過則歸之于民。
過歸于民則民怒,善歸于己則自驕。
推過以激怒人民,反善以驕縱自身,這便是身敗的原因。
所以明君戒懼惡聲影響聽,戒懼惡氣影響看。
這兩者有關天下得失,怎麼能不謹慎呢?工匠有辦法影響斤斧,所以繩墨能料定木材;羿因為有辦法影響弓矢,所以張弓能射中标的;造父因為有辦法影響辔鞭,所以能趕速獸、緻遠道。
天下沒有常亂,沒有常治。
壞人當政則亂,善人當政則治。
當政達到盡善,是因為善人有辦法施加影響的原故。
&rdquo 管子說:&ldquo講求恭遜、敬愛、謙讓、除怨、無争,以互相對待,就不會失去人心。
試行多怨、争利,互相不講恭遜,則身亦難保。
恭遜敬愛之道,是太偉大了。
遇有吉事可依此精神主持祭禮,遇有兇事可依此精神主持居喪。
大可以治理天下而不必增加,小可以治理一人而無需裁減,行之于京都、全中國、蠻夷之國以及禽一獸昆蟲,都可以靠它決定治亂。
身上沾染它則榮,身上失掉它則辱。
認真執行而不懈怠雖然不開化的人也能化為相愛;确實抛棄了它,雖然兄弟父母也能變為相惡。
所以,在身上可以使之愛惡,在名上可以使之榮辱,其變化名物的作用,簡直和天地一樣大。
所以,先王把這叫作&lsquo道&rsquo。
&rdquo 管仲有病,桓公親自去慰問說:&ldquo仲父的病很重了,如不諱言而此病不起,仲父有什麼遺言教我呢?&rdquo管仲回答說:&ldquo您即使不來問我,我也要有話對您說的。
不過,怕您做不到罷了。
&rdquo桓公說:&ldquo仲父要我往東就往東,要我往西就往西,仲父對我說的話,我敢不聽麼?&rdquo管仲整整衣冠起來回答說:&ldquo我希望您把易牙、豎刁、堂巫和公子開方辭退掉。
易牙用烹調侍候您,您說,唯有嬰兒的味道沒有嘗過,于是易牙蒸了他的兒子獻給您。
人情沒有不愛自己兒女的,他對自己的兒子都不愛,能愛您麼?您喜歡女色而忌妒,豎刁自己宮身而為您管理宮女們。
人情沒有不愛自己身體的,他對自己身體都不愛,能愛您麼?公子開方侍奉您,十五年不回家探親,齊國與衛國之間,不用幾天行程就到了。
人情沒有不愛雙親的,對自己雙親都不愛,能愛您麼?我聽說過:作假的不可能持久,掩蓋虛僞也不會長遠。
活着不幹好事的人們,也一定不得好死。
&rdquo桓公說:&ldquo好。
&rdquo管仲死後,埋葬完畢,桓公憎惡此四人而廢掉他們的官職。
但是驅逐了堂巫,卻生了怪病;驅逐了易牙,卻感到食味不佳;驅逐了豎刁而宮中混亂;驅逐了公子開方而感到自己的朝政沒有條理。
桓公說:&ldquo呵!聖人也難免有錯誤吧!&rdquo乃重新起用四人。
再過一年,四人作亂,把桓公圍困在一個屋子裡不得外出。
有一婦女,從小洞鑽入,到了桓公住所。
桓公說:&ldquo我餓得要吃,渴得要喝,都得不到,為什麼?&rdquo宮女回答說:&ldquo易牙、豎刁、堂巫、公子開方,四人瓜分了齊國,道路已十天不通了。
公子開方已把七百多社的土地和人口送給衛國了。
吃的東西将得不到了。
&rdquo桓公說:&ldquo咳,原來如此!聖人話實在是高明呵!要是死了沒有知覺還好,若有所知,我有什麼面目見仲父于地下呢!&rdquo便拿過
所以,過長的要斷短,過短的要續長,過滿的要疏洩,空了要加以充實。
&rdquo 管子說:&ldquo善于責備自己的,人民就不會責備他;隻有不肯責備自己的,人民才去遣責。
所以,承認自己錯誤,是&lsquo強&rdquo的表現;修養自身節操,是&lsquo智&rsquo的表現;不把不善之事歸于人,是&lsquo仁&rsquo的表現。
所以,明君有過則歸之于己,有善則歸之于民。
有過歸之己則自身戒懼,有善歸之民則人民喜悅。
推善以取悅于民,反過以警戒自身,所以明君能治理人民。
至于梁、纣就不是這樣,有善則歸之于已,有過則歸之于民。
過歸于民則民怒,善歸于己則自驕。
推過以激怒人民,反善以驕縱自身,這便是身敗的原因。
所以明君戒懼惡聲影響聽,戒懼惡氣影響看。
這兩者有關天下得失,怎麼能不謹慎呢?工匠有辦法影響斤斧,所以繩墨能料定木材;羿因為有辦法影響弓矢,所以張弓能射中标的;造父因為有辦法影響辔鞭,所以能趕速獸、緻遠道。
天下沒有常亂,沒有常治。
壞人當政則亂,善人當政則治。
當政達到盡善,是因為善人有辦法施加影響的原故。
&rdquo 管子說:&ldquo講求恭遜、敬愛、謙讓、除怨、無争,以互相對待,就不會失去人心。
試行多怨、争利,互相不講恭遜,則身亦難保。
恭遜敬愛之道,是太偉大了。
遇有吉事可依此精神主持祭禮,遇有兇事可依此精神主持居喪。
大可以治理天下而不必增加,小可以治理一人而無需裁減,行之于京都、全中國、蠻夷之國以及禽一獸昆蟲,都可以靠它決定治亂。
身上沾染它則榮,身上失掉它則辱。
認真執行而不懈怠雖然不開化的人也能化為相愛;确實抛棄了它,雖然兄弟父母也能變為相惡。
所以,在身上可以使之愛惡,在名上可以使之榮辱,其變化名物的作用,簡直和天地一樣大。
所以,先王把這叫作&lsquo道&rsquo。
&rdquo 管仲有病,桓公親自去慰問說:&ldquo仲父的病很重了,如不諱言而此病不起,仲父有什麼遺言教我呢?&rdquo管仲回答說:&ldquo您即使不來問我,我也要有話對您說的。
不過,怕您做不到罷了。
&rdquo桓公說:&ldquo仲父要我往東就往東,要我往西就往西,仲父對我說的話,我敢不聽麼?&rdquo管仲整整衣冠起來回答說:&ldquo我希望您把易牙、豎刁、堂巫和公子開方辭退掉。
易牙用烹調侍候您,您說,唯有嬰兒的味道沒有嘗過,于是易牙蒸了他的兒子獻給您。
人情沒有不愛自己兒女的,他對自己的兒子都不愛,能愛您麼?您喜歡女色而忌妒,豎刁自己宮身而為您管理宮女們。
人情沒有不愛自己身體的,他對自己身體都不愛,能愛您麼?公子開方侍奉您,十五年不回家探親,齊國與衛國之間,不用幾天行程就到了。
人情沒有不愛雙親的,對自己雙親都不愛,能愛您麼?我聽說過:作假的不可能持久,掩蓋虛僞也不會長遠。
活着不幹好事的人們,也一定不得好死。
&rdquo桓公說:&ldquo好。
&rdquo管仲死後,埋葬完畢,桓公憎惡此四人而廢掉他們的官職。
但是驅逐了堂巫,卻生了怪病;驅逐了易牙,卻感到食味不佳;驅逐了豎刁而宮中混亂;驅逐了公子開方而感到自己的朝政沒有條理。
桓公說:&ldquo呵!聖人也難免有錯誤吧!&rdquo乃重新起用四人。
再過一年,四人作亂,把桓公圍困在一個屋子裡不得外出。
有一婦女,從小洞鑽入,到了桓公住所。
桓公說:&ldquo我餓得要吃,渴得要喝,都得不到,為什麼?&rdquo宮女回答說:&ldquo易牙、豎刁、堂巫、公子開方,四人瓜分了齊國,道路已十天不通了。
公子開方已把七百多社的土地和人口送給衛國了。
吃的東西将得不到了。
&rdquo桓公說:&ldquo咳,原來如此!聖人話實在是高明呵!要是死了沒有知覺還好,若有所知,我有什麼面目見仲父于地下呢!&rdquo便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