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形
關燈
小
中
大
【原文】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
立有間,有貳鴻飛而過之。
桓公歎曰:&ldquo仲父,今彼鴻鹄有時而南,有時而北,有時而往,有時而來,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rdquo管仲、隰朋不對。
桓公曰:&ldquo二子何故不對?&rdquo管子對曰:&ldquo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對。
&rdquo桓公曰:&ldquo仲父一胡一為然?盍不當言,寡人其有鄉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若濟大水有舟楫也。
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聞道而得度哉。
&rdquo管子對曰:&ldquo君若将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
&rdquo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問曰:&ldquo敢問何謂其本?&rdquo管子對曰:&ldquo齊國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憂饑,而稅斂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險;人甚傷勞,而上舉事不時。
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
&rdquo桓公曰:&ldquo寡人聞仲父之言此三者,聞命矣,不敢擅也,将薦之先君。
&rdquo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筆。
明日,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
使稅者百一鐘,孤幼不刑,澤梁時縱,關譏而不征,市書而不賦;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
行此數年,而民歸之如流水。
此其後,宋伐杞,狄伐邢、衛。
桓公不救,裸一體紉胸稱疾。
召管仲曰:&ldquo寡人有千歲之食,而無百歲之壽,今有疾病,姑樂乎!&rdquo管子曰:&ldquo諾。
&rdquo于是令之縣鐘磬之榬,陳歌舞竽瑟之樂,日殺數十牛者數旬。
群臣進谏曰:&ldquo宋伐杞,狄伐邢、衛,君不可不救。
&rdquo桓公曰:&ldquo寡人有千歲之食,而無百歲之壽,今又疾病,姑樂乎!且彼非伐寡人之國也,伐鄰國也,子無事焉。
&rdquo宋已取杞,狄已拔邢、衛矣。
桓公起,行筍虡之間,管子從。
至大鐘之西,桓公南面而立,管仲北鄉對之,大鐘鳴。
桓公視管仲曰:&ldquo樂夫,仲父?&rdquo管子對曰:&ldquo此臣之所謂哀,非樂也。
臣聞之,古者之言樂于鐘磬之間者不如此。
言脫于口,而令行乎天下;遊鐘磬之間,而無四面兵革之憂。
今君之事,言脫于口,令不得行于天下;在鐘磬之間,而有四面兵革之憂。
此臣之所謂哀,非樂也。
&rdquo桓公曰:&ldquo善。
&rdquo于是伐鐘磬之縣,并歌舞之樂。
宮中虛無人。
桓公曰:&ldquo寡人以伐鐘磬之縣,并歌舞之樂矣,請問所始于國,将為何行?&rdquo管子對曰:&ldquo宋伐杞,狄伐邢、衛,而君之不救也,臣請以慶。
臣聞之,諸侯争于強者,勿與分于強。
今君何不定三君之處哉?&rdquo于是桓公曰:&ldquo諾。
&rdquo因命以車百乘、卒千人,以緣陵封杞;車百乘、卒千人,以夷儀封邢;車五百乘、卒五千人,以楚丘封衛。
桓公曰:&ldquo寡人以定三君之居處矣,今又将何行?&rdquo管子對曰:&ldquo臣聞諸侯貪于利,勿與分于利。
君何不發虎豹之皮、文錦以使諸侯,令諸侯以缦帛鹿皮報?&rdquo桓公曰:&ldquo諾。
&rdquo于是以虎豹皮、文錦使諸侯,諸侯以缦帛、鹿皮報。
則令固始行于天下矣。
此其後,楚人攻宋、鄭。
燒焫熯焚鄭地,使城壞者不得複築也,屋之燒者不得複葺也;令其人有喪雌雄,居室如鳥鼠處穴。
要宋田,夾塞兩川,使水不得東流,東山之西,水深滅垝,四百裡而後可田也。
楚欲吞宋、鄭而畏齊,曰思人衆兵強能害己者,必齊也。
于是乎楚王号令于國中曰:&ldquo寡人之所明于人君者,莫如桓公;所賢于人臣者,莫如管仲。
明其君而賢其臣,寡人願事之。
誰能為我一交一齊者,寡人不愛封侯之君焉。
&rdquo于是楚國之賢士皆抱其重寶币帛以事齊。
桓公之左右,無不受重寶币帛者。
于是桓公召管仲曰:&ldquo寡人聞之,善人者人亦善之。
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寡人不善,将拂于道。
仲父何不遂一交一楚哉?&rdquo管子對曰:&ldquo不可。
楚人攻宋、鄭,燒焫熯焚鄭地,使城壞者不得複築也,屋之燒者不
立有間,有貳鴻飛而過之。
桓公歎曰:&ldquo仲父,今彼鴻鹄有時而南,有時而北,有時而往,有時而來,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rdquo管仲、隰朋不對。
桓公曰:&ldquo二子何故不對?&rdquo
&rdquo桓公曰:&ldquo仲父一胡一為然?盍不當言,寡人其有鄉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若濟大水有舟楫也。
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聞道而得度哉。
&rdquo管子對曰:&ldquo君若将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
&rdquo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問曰:&ldquo敢問何謂其本?&rdquo管子對曰:&ldquo齊國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憂饑,而稅斂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險;人甚傷勞,而上舉事不時。
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
&rdquo桓公曰:&ldquo寡人聞仲父之言此三者,聞命矣,不敢擅也,将薦之先君。
&rdquo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筆。
明日,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
使稅者百一鐘,孤幼不刑,澤梁時縱,關譏而不征,市書而不賦;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
行此數年,而民歸之如流水。
此其後,宋伐杞,狄伐邢、衛。
桓公不救,裸一體紉胸稱疾。
召管仲曰:&ldquo寡人有千歲之食,而無百歲之壽,今有疾病,姑樂乎!&rdquo管子曰:&ldquo諾。
&rdquo于是令之縣鐘磬之榬,陳歌舞竽瑟之樂,日殺數十牛者數旬。
群臣進谏曰:&ldquo宋伐杞,狄伐邢、衛,君不可不救。
&rdquo桓公曰:&ldquo寡人有千歲之食,而無百歲之壽,今又疾病,姑樂乎!且彼非伐寡人之國也,伐鄰國也,子無事焉。
&rdquo宋已取杞,狄已拔邢、衛矣。
桓公起,行筍虡之間,管子從。
至大鐘之西,桓公南面而立,管仲北鄉對之,大鐘鳴。
桓公視管仲曰:&ldquo樂夫,仲父?&rdquo管子對曰:&ldquo此臣之所謂哀,非樂也。
臣聞之,古者之言樂于鐘磬之間者不如此。
言脫于口,而令行乎天下;遊鐘磬之間,而無四面兵革之憂。
今君之事,言脫于口,令不得行于天下;在鐘磬之間,而有四面兵革之憂。
此臣之所謂哀,非樂也。
&rdquo桓公曰:&ldquo善。
&rdquo于是伐鐘磬之縣,并歌舞之樂。
宮中虛無人。
桓公曰:&ldquo寡人以伐鐘磬之縣,并歌舞之樂矣,請問所始于國,将為何行?&rdquo管子對曰:&ldquo宋伐杞,狄伐邢、衛,而君之不救也,臣請以慶。
臣聞之,諸侯争于強者,勿與分于強。
今君何不定三君之處哉?&rdquo于是桓公曰:&ldquo諾。
&rdquo因命以車百乘、卒千人,以緣陵封杞;車百乘、卒千人,以夷儀封邢;車五百乘、卒五千人,以楚丘封衛。
桓公曰:&ldquo寡人以定三君之居處矣,今又将何行?&rdquo管子對曰:&ldquo臣聞諸侯貪于利,勿與分于利。
君何不發虎豹之皮、文錦以使諸侯,令諸侯以缦帛鹿皮報?&rdquo桓公曰:&ldquo諾。
&rdquo于是以虎豹皮、文錦使諸侯,諸侯以缦帛、鹿皮報。
則令固始行于天下矣。
此其後,楚人攻宋、鄭。
燒焫熯焚鄭地,使城壞者不得複築也,屋之燒者不得複葺也;令其人有喪雌雄,居室如鳥鼠處穴。
要宋田,夾塞兩川,使水不得東流,東山之西,水深滅垝,四百裡而後可田也。
楚欲吞宋、鄭而畏齊,曰思人衆兵強能害己者,必齊也。
于是乎楚王号令于國中曰:&ldquo寡人之所明于人君者,莫如桓公;所賢于人臣者,莫如管仲。
明其君而賢其臣,寡人願事之。
誰能為我一交一齊者,寡人不愛封侯之君焉。
&rdquo于是楚國之賢士皆抱其重寶币帛以事齊。
桓公之左右,無不受重寶币帛者。
于是桓公召管仲曰:&ldquo寡人聞之,善人者人亦善之。
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寡人不善,将拂于道。
仲父何不遂一交一楚哉?&rdquo管子對曰:&ldquo不可。
楚人攻宋、鄭,燒焫熯焚鄭地,使城壞者不得複築也,屋之燒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