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無行經卷上

關燈
凡夫自分别  我貪我嗔恚 如是愚癡人  則堕三惡道 實相無貪恚  癡亦不可得 分别如幻法  自性煩惱熱 實相無煩惱  無衆生無佛 分别無生法  凡夫願作佛 不見諸佛法  亦不見衆生 知是法相者  疾成衆生尊 若人求菩提  則無有菩提 是人遠菩提  譬如天與地 知諸法如幻  速成人中上 若人分别戒  是則無有戒 若有見戒者  是則為失戒 戒非戒一相  知是為導師 如夢受五欲  娛樂自快樂 分别見女色  此中實無女 戒毀戒如夢  凡夫分别二 實無戒毀戒  知是為導師 凡夫著名字  不知語言性 名字非名字  知是得無生 自謂是菩薩  讀誦為人說 己身無所行  但依恃種性 但讀經求道  常見他人過 著威儀文頌  見人敬自貴 恃種性文頌  不知法實相 如是之人等  終不能得佛 為說諸法空  惡心好诤訟 是人無佛法  亦無有菩提 知嗔忍同相  達是終不嗔 不了衆生性  是則生嗔恚 自言菩薩者  複作如是說 我慈悲一切  成佛度衆生 他惱生嗔恚  懷忿不與語 常求他人過  樂于鬥诤訟 亦稱歎忍辱  及說諸法空 我心多憍慢  常觀他人過 貪著于美味  晝夜念五欲 是人入城邑  自說度人者 悲念于衆生  常為求饒益 口雖如是說  而心好惱他 我未曾見聞  慈悲而行惱 互共相嗔惱  願生阿彌陀 若人如恒沙  惡口加刀杖 如是皆能忍  則生清淨土 佛土非佛土  知如虛空相 不分别國土  及國土功德 如是之人等  能生諸佛國 自言忍衆惡  見菩薩如佛 我未曾見聞  佛相而嗔者 各自美毀他  樂檀越知識 言我所教化  護使令如法 汝應我所度  莫親近餘人 彼人行不純  常處于愦鬧 是人于佛道  不能勤修行 真求佛道者  晝夜各三時 頂禮諸菩薩  應生恭敬心 随其所行道  不說其過失 若見著五欲  不說其過惡 應當念彼人  久後亦得道 次第行業道  不可頓成佛 或非久發心  是以行此事 勿分别貪欲  貪欲性是道 煩惱先自無  未來亦無有 能如是信解  便得無生忍 觀好惡音聲  知非音聲性 當入無文字  實相之法門 若能信是法  則無淫怒癡 觀貪欲愚癡  即是無量相 是二無文字  以文字故說 諸有文字處  是皆無有實 一切諸音聲  觀是一音性 佛說及邪說  是皆無分别 法雖以言說  實無法無說 能入一相門  則得無上忍 是忍是非忍  勿作是分别 于欲嗔恚心  勿計其中利 知是二無生  當為世中尊 東西南北方  如恒河沙土 皆碎為微塵  一塵為一國 滿中諸珍寶  于無央數劫 供養諸如來  其所得功德 若人聞是經  過彼百千倍 若有出家人  一心求佛道 我囑累是人  此秘密要法 若有誦是經  及以解其義 無量總持辯  自然皆當得 利根無盡慧  樂說之辯才 無量億諸佛  皆亦與是人 諸經妙法寶  自然皆能說 爾時師子遊步菩薩白佛言。

    世尊。

    今說是偈有幾所人得自利益。

    佛言。

    善男子。

    汝見是大衆不。

    唯然已見。

    佛言。

    今說此法時。

    會中有無量無數衆生共集。

    與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緊那羅迦樓羅摩睺羅伽等滿在虛空。

    以說法之明乃至他方世界多所饒益。

    九萬二千夜叉神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謂得。

    聞是法無增上慢。

    得真法信解一切法皆是一相。

    不受諸法故漏盡得解脫。

    于是菩薩衆中六萬二千人。

    信解諸法無障礙相得無生法忍。

    何以故。

    如是說法于諸說法中最為第一。

    善男子。

    如我于然燈佛所。

    信解諸法一相無礙。

    然後乃得無生法忍具足六波羅蜜。

    所以者何。

    若菩薩于恒河沙劫。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若不知如是法相。

    是人或能斷滅一切善根。

    善男子。

    汝見提婆達多有大功德善根成就三十二大人相。

    有如是功德。

    不知如是法相故。

    斷滅善根堕大地獄。

     善男子。

    當知雖久發心有大功德。

    不入是法門皆能斷滅善根功德。

    善男子。

    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有佛名高須彌山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佛世尊。

    壽命九千九百千萬億那由他歲。

    國土名金焰明。

    其國皆以黃金為地。

    其所說法亦以三乘度脫衆生。

    其佛初會有八十百千萬億那由他聲聞弟子。

    次第二會。

    七十百千萬億那由他聲聞弟子。

    第三會六十百千萬億那由他聲聞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