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語》讀書心得——有感于“從吾所好”
關燈
小
中
大
一直很難忘一篇短文:一個富翁在海邊度假時見到一個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漁夫,商人的經濟頭腦使這個富翁忍不住問那漁夫為何不去出海捕魚,沒想到漁夫懶洋洋地反問他道捕魚作什麼&mdash&mdash拿到市場上賣個好價錢&mdash&mdash然後呢&mdash&mdash再買大船,捕更多的魚&mdash&mdash然後呢&mdash&mdash開漁場,當老闆&mdash&mdash然後呢&mdash&mdash賺更多的錢,做成功的商人&mdash&mdash然後呢&mdash&mdash開始享受生活,到海邊度假,曬太陽&mdash&mdash那你以為我現在在做什麼呢?
富翁無語是在意料之中的,如果在人生旅途中的拼搏探索的終點恰恰是起點,那麼一路的風風雨雨、坎坷起伏又是為了什麼?當然這隻是個詭辯式的笑話,誰都無法否認富翁成功背後的努力,我也認為繁華過後的淳樸是返璞歸真的赤誠,而未經洗練的天真隻是一種幸運。
隻是,這個笑話卻會讓我偶爾放慢急急前行的腳步,停下來想一想什麼樣的快樂才是一個人真正想要的,什麼樣的幸福才是無悔的人生不可或缺的。
也許每個想積極地面對人生的人都會思考如何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讓生命之河的粼粼波光裡真實地倒映着自己發自内心的微笑吧。
子曰:&ldquo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rdquo也許是太多人受了&ldquo邦有道,貧且賤,恥也&rdquo的鞭策,現代都市易見的是忙碌疲憊的身影,而鮮有人放慢腳步,來給心靈一個假期,想想自己是否&ldquo從吾所好&rdquo。
就如上面這篇短文裡的富翁和漁夫,我無意評判他倆誰的生活态度更好,但至少,那個漁夫用最誇張的方式堅持了&ldquo從吾所好&rdquo。
也許是受了&ldquo邦有道,貧且賤,恥焉&rdquo的鞭策,于是乎,現代人的追求就幾乎全部圍繞那可望卻難求的&ldquo富貴&rdquo。
然而,我們是否想到過,在孔子所謂的&ldquo富而可求&rdquo的背後正是依靠着&ldquo從吾所好&rdquo的支撐?孔子的&ldquo富不可求&rdquo,并非不能,而是不願,在他所生活的禮崩樂壞的時代,富貴通達往往與&ldquo仁&rdquo的境界相左,所以,&ldquo從吾所好&rdquo在孔子,是一種&ldquo知其不可而為之&rdquo的勇氣和決心,至于&ldquo執鞭之士,吾亦為之&rdquo,我想,孔子絕不會認為為求富貴可以犧牲自己的個性*追求,在我看來,六藝諸匠斷無貴賤之分,若能&ldquo從吾所好&rdquo,雖&ldquo執鞭之士&rdquo亦樂在其中,若能以此富貴,何樂不為?但若是定當取舍,那甯可舍富貴,而義無反顧地從吾所願。
在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面臨的不再是大是大非的選擇,而是在&ldquo好&rdquo與&ldquo更好&rdquo間徘徊,我們的選擇輕松得多,也困難得多。
誠然,在物質上的滿足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方面,然而,我想這隻是最邊緣的一部分,&ldquo從吾所好&rdquo才是找到幸福的捷徑。
那些将生命中可能會出現的财富、榮譽、地位、權力看得極其重要得人,定是将生命看作了占有物,故而必将向之獲取最大利益而後快,但是,人生是占有不了的一段旅程,如果隻是為了到達那些既定的叫作&ldquo财富&rdquo&ldquo富貴&rdquo&ldquo權力&rdquo&ldquo地位&rdquo的站台,而錯過了一路上的和風煦日、良辰美景,那麼幸福豈不是成了那一個個不可久留的瞬間?人生的意義豈不是要借助于那些孤零零的注腳?生命是僥幸落到我們手上的一件暫時的禮物,我們遲早要把它交還,生命的價值在于它的不可複制性*,所以,有什麼理由可以讓我們放棄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們的生命,用自己的方式去選擇我們向往的生活? 孔子說過君子&ldquo和而不同&rdquo&ldquo和而不群&rdquo的話,在我們成為這個包羅萬象的世界中和諧的一份子之前,我們首先要成為我們自己,而不是一種身份,一份職業。
盧梭說&ldquo上帝創造了我,把模子打碎了&rdquo時,我聽見了天才對個人主義的贊歌,對于芸芸
隻是,這個笑話卻會讓我偶爾放慢急急前行的腳步,停下來想一想什麼樣的快樂才是一個人真正想要的,什麼樣的幸福才是無悔的人生不可或缺的。
也許每個想積極地面對人生的人都會思考如何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讓生命之河的粼粼波光裡真實地倒映着自己發自内心的微笑吧。
子曰:&ldquo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rdquo也許是太多人受了&ldquo邦有道,貧且賤,恥也&rdquo的鞭策,現代都市易見的是忙碌疲憊的身影,而鮮有人放慢腳步,來給心靈一個假期,想想自己是否&ldquo從吾所好&rdquo。
就如上面這篇短文裡的富翁和漁夫,我無意評判他倆誰的生活态度更好,但至少,那個漁夫用最誇張的方式堅持了&ldquo從吾所好&rdquo。
也許是受了&ldquo邦有道,貧且賤,恥焉&rdquo的鞭策,于是乎,現代人的追求就幾乎全部圍繞那可望卻難求的&ldquo富貴&rdquo。
然而,我們是否想到過,在孔子所謂的&ldquo富而可求&rdquo的背後正是依靠着&ldquo從吾所好&rdquo的支撐?孔子的&ldquo富不可求&rdquo,并非不能,而是不願,在他所生活的禮崩樂壞的時代,富貴通達往往與&ldquo仁&rdquo的境界相左,所以,&ldquo從吾所好&rdquo在孔子,是一種&ldquo知其不可而為之&rdquo的勇氣和決心,至于&ldquo執鞭之士,吾亦為之&rdquo,我想,孔子絕不會認為為求富貴可以犧牲自己的個性*追求,在我看來,六藝諸匠斷無貴賤之分,若能&ldquo從吾所好&rdquo,雖&ldquo執鞭之士&rdquo亦樂在其中,若能以此富貴,何樂不為?但若是定當取舍,那甯可舍富貴,而義無反顧地從吾所願。
在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面臨的不再是大是大非的選擇,而是在&ldquo好&rdquo與&ldquo更好&rdquo間徘徊,我們的選擇輕松得多,也困難得多。
誠然,在物質上的滿足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方面,然而,我想這隻是最邊緣的一部分,&ldquo從吾所好&rdquo才是找到幸福的捷徑。
那些将生命中可能會出現的财富、榮譽、地位、權力看得極其重要得人,定是将生命看作了占有物,故而必将向之獲取最大利益而後快,但是,人生是占有不了的一段旅程,如果隻是為了到達那些既定的叫作&ldquo财富&rdquo&ldquo富貴&rdquo&ldquo權力&rdquo&ldquo地位&rdquo的站台,而錯過了一路上的和風煦日、良辰美景,那麼幸福豈不是成了那一個個不可久留的瞬間?人生的意義豈不是要借助于那些孤零零的注腳?生命是僥幸落到我們手上的一件暫時的禮物,我們遲早要把它交還,生命的價值在于它的不可複制性*,所以,有什麼理由可以讓我們放棄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們的生命,用自己的方式去選擇我們向往的生活? 孔子說過君子&ldquo和而不同&rdquo&ldquo和而不群&rdquo的話,在我們成為這個包羅萬象的世界中和諧的一份子之前,我們首先要成為我們自己,而不是一種身份,一份職業。
盧梭說&ldquo上帝創造了我,把模子打碎了&rdquo時,我聽見了天才對個人主義的贊歌,對于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