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關燈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原文】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

    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

    人不得,則非②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齊景公④問于晏子⑤曰:‘吾欲觀于轉附、朝舞⑥,遵海而南,放于琅邪⑦。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 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适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

    無非事者。

    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⑧,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

    ”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饑者弗食,勞者弗息。

    睊睊胥讒⑨,民乃作慝⑩。

    方命⑾虐民,飲食若流。

    流連荒亡,為諸侯憂。

    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

    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

    惟君所行也。

    ’ 景公悅,大戒⑿于國,出舍于郊。

    于是始興發補不足。

    召大師⒀曰:‘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徴招》、《角招》⒁是也。

    其詩曰:‘畜君何尤⒂?’畜君者,好君也。

    ” 【注釋】 ①雪宮:齊宣王的離宮(古代帝王在正宮以外臨時居住的宮室,相當于當今的别墅之類)。

    ②非:動詞,認為......非,即非難,埋怨。

    ③非:不對,錯誤。

    ④齊景公:春秋時代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

    ⑤晏子:春秋時齊國賢相,名嬰,《晏子春秋》一書記載了他的事迹和學說。

    ⑥轉附、朝舞:均為山名⑦琅邪:山名,在今山東省諸城東南。

    ⑧豫:義同“遊”。

    ⑨睊睊:因憤恨側目而視的樣子;⑩胥:皆,都;讒:毀謗,說壞話。

    慝:惡。

    ⑾方命:違反命令。

    方,反,違反。

    ⑿大戒:充分的準備。

    ⒀大師:讀為“太師”,古代的樂官。

    ⒁《徴招》、《角招》:與角是古代五音(宮、商、角、徴、羽)中的兩個,招同“韶”,樂曲名。

    ⒂蓄(xu):愛好,喜愛。

    尤:錯誤,過失。

     【譯文】 齊宣王在别墅雪宮裡接見孟子。

    宣王說:“賢人也有在這樣的别墅裡居住遊玩的快樂嗎?” 孟子回答說:“有。

    人們要是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埋怨他們的國君。

    得不到這種快樂就埋怨國君是不對的;可是作為老百姓的領一導一人而不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

    國君以老百姓的憂愁為憂愁,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有愁為憂愁。

    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樣還不能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從前齊景公問晏子說:‘我想到轉附、朝舞兩座山去觀光遊覽,然後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

    我該怎樣做才能夠和古代聖賢君王的巡遊相比呢?’ “晏子回答說:‘問得好呀!天子到諸侯國家去叫做巡狩。

    巡狩就是巡視各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

    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