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十七 說林訓

關燈
微暗襯托明亮,由外表了解内質。

    象肉的味道,誰也沒有嘗過;鬼神的模樣,誰也沒有親眼見過;對鬼神的捕風捉影的講法,是不可能在内心留下深刻印象的。

    冬天的堅冰會消融,夏天的樹木會衰敗,時機難以掌握而容易失去。

    樹木正茂盛時,即使整天采伐也不顯衰敗凋敝;而秋風一刮,寒霜一打,一夜間樹葉都落光。

    患傷寒症的人被強迫進食,搶救中暑者卻讓他飲冷水,搭救自缢者時卻又遞給他繩索,拯救溺水者時卻遞給他石頭,這本身想救助他人,但卻反而害了他。

    即使要謹慎,丢失馬後也不必非得拆掉門檻來尋找;即使要預防,喝酒時也不必一定要抱着席子,以防醉倒時可以躺下。

    勇士孟贲用手掏鼠洞,老鼠雖然會随時被抓獲,但也必定會咬傷勇士的手指,因為伸入鼠穴捉老鼠,使勇士本身的優勢無法發揮出來。

     山中雲霧蒸騰,柱子石墩濕潤;伏苓被挖掘,兔絲草則枯死。

    一家失火,百家被燒;進讒者玩弄陰謀,百姓就暴一屍一荒野。

    粟被水浸泡就會發熱,甑在竈鍋上受火燒煮就會冒汽滴水,水能生熱,火能生水氣。

    迅雷能劈開石頭,這是陰陽二氣相一交一的自然現象。

    洗澡水倒入河中,會增加河水,但相當有限;雨水和積水注入大海,雖然無法使海水水位升高,但還是改變了原來的狀态。

    一個網眼的羅網是不可能捕到鳥兒的;沒有魚餌的垂釣是難以釣到魚的;對待士人無禮是不能得到賢才的。

    兔絲草無根而能生長,蛇無腳卻能爬行,魚沒有耳朵卻能聽到聲音,蟬不長嘴而能鳴叫,這些都有着它們的一定合理性和原由。

    仙鶴壽長千年,因此能遊遍天下;蜉蝣雖朝生暮死,卻也能享盡生命樂趣。

    纣王把梅伯剁成肉醬,周文王就和諸侯計劃要推翻纣王統治;桀肢裂勸谏的忠臣,商湯就派人去吊唁。

    狂奔的馬不會撞到樹上去,瘋狗不會自己跑入河裡去,即使是最沒有理性的獸類都不會自取滅亡的,更何況人呢?喜歡大熊卻喂它吃鹽,熱愛水獺卻讓它喝酒,這真是想要飼養它們,但卻違背事理。

    心裡喜歡就會毀掉船來做船舵;内心想要就會不惜毀熔大鐘鑄鈴铎。

    管子是忍受了無數次小的恥辱才得以成就大榮耀的;蘇秦是說了無數次的謊話才實現&ldquo合縱&rdquo想法的。

    箭靶一張開就招來箭矢射聚,樹木一茂盛就招人砍伐,這并不是它們想召引人們,而是客觀形勢所緻。

    等到得到好處以後才去救溺水者,那麼時間一長,也必定有人以借溺水者而謀利。

    一艘破損易沉的船隻,就是連愚蠢者都不會去乘坐;一隻趕它不前進、勒它不停止的千裡馬,那麼君王是不會用它來趕路的。

    諷刺我的品行的人,是想和我交往的;貶低我的貨物的人,是想和我做生意的。

    用白開水摻和白開水,是清淡無味沒什麼好吃的;單根弦的琴瑟是彈不出好聽的曲子來的。

    駿馬因為受遏抑而死去,鲠直之士因為正直而受困窘;賢能的人被排擠在朝廷之外,美一女則在宮内被冷落。

    遠行的人在旅途思念家人,家人則在睡夢中和遠行者相會;慈母在北國燕地歎息,親生兒子則在南方楚地懷念母親。

    新鮮的肉懸挂起來,烏鴉喜鵲就會紛紛飛來啄食;而老鷹鹞子搏擊食物,衆鳥就會四處逃散。

    物類的聚散,是互相感應造成的。

    吃他的食物不會搗毀盛放食物的器皿,吃樹上結的果實不會折斷樹枝;堵塞源頭水流就會枯竭,損壞樹枝樹木就會枯死。

    錯綜一交一叉的線條不流暢,連環相套的環子不易解,解開它的方法是不解。

    臨河羨魚,不如回家織網以便打魚。

    明月之珠是蚌蛤的病害,卻是我們的寶貝利益;虎爪象牙是禽一獸的利器,卻是我們的禍害。

    平坦的道路,優良的駿馬,使得人想騎馬快鞭奔馳;喝酒喝得痛快時,使人禁不住引吭高歌。

    認為是正确的就去做,所以這叫&ldquo決斷”認為不對的,卻還去做,這就叫做&ldquo亂來&rdquo。

    箭矢飛快,但頂多也不過射到兩裡地遠;步行雖慢,但走上上百天,也可達到千裡之遠。

     聖人處在陰隐處,衆人處在陽露處;聖人行于水而無迹,衆人履霜雪而有迹。

    音律不同者是不能欣賞同一種旋律的;形制不同的東西是不能歸為同一類體的。

    農夫辛勤勞動而官僚貴族從中得到供養;愚者七嘴八舌而智者從中選擇有用的語言。

    舍棄茂盛的大樹不歇涼而停歇在枯樹之下,不弋射天鵝而戈射烏鴉,這樣的人是難以和他謀劃大事的。

    大丘深山沒有溝壑,是因為泉水的源頭不廣浡;而普通的溝壑水源不斷,可以灌滿千頃湖澤。

    看得明白,處事就能像玉石那樣堅定明确;見識昏昧,則必定心存疑慮,行動猶豫。

    将天下大事托付給一個人的才能上,就好像将千鈞重物懸挂在一根樹枝上。

    背着孩子爬牆頭,叫做不吉祥,因為一個人從牆頭上跌下來卻是兩個人受傷。

    而善于處理事務的人是像乘船悲歌,一人唱歌而千人應和。

    不能辛勤耕種卻想收獲黍粱,不善紡織卻想穿着亮麗,不費功夫卻想事業有成,這些都是困難的。

    有繁榮的時候,也必有憔悴的日子;有穿羅衣絹服的時間,也必有披麻卧草的時候。

    大雕展翅翺翔水面,扇起水波,河伯因此不敢弄潮,這是敬畏大雕的真誠。

    所以一個勇士敢于拼死決戰,那麼就是有千輛戰車的大軍也不可輕視他的勇氣。

    蝮蛇咬傷了人,敷上和堇就可治愈,事物本來就有大害反而變成大利的情況。

    聖人處于亂世之中,就像盛夏處在正午烈日暴曬之下等待傍晚清涼降臨;如果太陽已經西沉,那就容易熬過去。

    水雖然平靜,但也一定會起波紋;衡器雖然平正,但也一定會有誤差;尺才雖然整齊劃一,但也一定會有出入。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沒有準繩不能定曲直;使用規矩準繩的人,也必定有使用規矩準繩的法則。

    船翻沉了才顯示出遊泳的水平,馬驚奔時才顯示出駕禦的優秀。

    嚼着沒有滋味的食物,不能咽進喉嚨;看不見形象的東西,不會在心中留下回憶的印象。

    犀牛和老虎在後邊追着,即使前面有隋侯寶珠,也來不及彎腰拾取,因為首先是要避開可能被傷害的危險,然後才談得上是不是有可能拾取隋侯寶珠。

    追捕鹿的獵人是看不上在身邊跑的兔子;做價值千金貨物生意的人是不會去計較铢兩的價錢的。

    弓先調好,然後才講究它的強勁有力;馬先馴服,然後才講究它的品質優良;人首先要誠實,然後才看他是否能幹。

    陶人扔掉的繩索,車夫感到可用而拾回家;屠夫丢掉的生鐵,而鐵匠卻把它拾起重新使用:這各人所急需的物件各不相同。

    百顆星星的光明不如一牙月兒明亮;十扇敞開的窗戶不如敞開一扇門亮堂。

    箭在十步之内,其力量可以穿透皮铠甲,但等到箭飛到極限,其力量連薄薄的細絹都穿透不了。

    泰山那麼高,但背朝着它是什麼都看不見的;秋毫的細端,如盯住它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山出産金礦,也因為出産金礦,這山也就因此被不斷挖掘,所以說山是自招挖掘;木頭生出蛀蟲,這木頭反而被蛀蟲蛀空。

    人愛沒事找事,就會自己禍害自己。

    不管怎樣靈巧的冶煉工,他是不能熔鑄樹木的;不管怎樣靈巧的木匠,他是不能砍削金屬物的;這是由他們所從事的職業特點決定的。

    潔白的玉不需雕琢,美麗的珍珠無須文飾,因為它們的内在本質夠美好的了。

    所以隻要一步一步堅持下去,就是跛腳的鼈也能爬行千裡;不斷地積土築土,就可以堆成山丘。

    高大的城牆是由一筐筐土築成,高聳入雲的大樹靠它植入土中的根基,這些都不可能人為造成,而是由事物的必然規律所決定。

     大凡用人之道,就好像用燧鑽木來取火,鑽得太慢、不連續不能出火,鑽得太快過密又不容易鑽準,最好是快慢疏密恰到好處。

    從早上看晚上,太陽是移動了;用曲的東西來校正直的東西,這物體就殘缺不全;聖人對待事物,像用鏡子照物一樣,能夠周密一精一緻地反映出事物的本來面貌。

    楊朱看到四通八達的道路就哭泣起來,因為這道路既可通南也可通北;墨子看見潔白的生絹就掉淚,因為這絹既可以染成黃色也可以染成黑色。

    人的取舍志向投合,就像金鐘石磬一旦定形,音調也就固定,就是相隔千年還是發出當初一樣的聲音。

    對于沒有危害的鳥,即使栖息在家門口也不會去射殺它;但如果是危害人類的鳥,即使是遠離人類,人也不會放過它們。

    買鄰近酒家的酒是酸的,買附近肉店的肉是臭的,但人們買酒買肉仍上這些店家,因為人們求得物件習慣是就近購取的。

    用欺詐來對付欺詐,用詭谲來應對詭谲,這就好像披着蓑衣去救火,挖開河渠來堵水一樣,隻會亂上添亂。

    西施和毛嫱模樣不可能相同,但世上人都稱道她們長得好,因為她們容貌美麗是相同的;堯、舜、禹、湯的治國法典是各不相同的,但他們的德政深得人心則是一緻的。

    聖人是順應時勢來做事的,根據自己的才能資質來建功立業的;多雨時準備好貯水器具,天旱時制作土龍以求雨。

    臨淄的女子,織絹時思念遠行的親人,因此将絹織得粗劣毛糙;家室中添了美貌的女子,織布的絲線也因此打結蓬亂。

    徵和羽這樣的高雅樂曲,卻不為那些粗俗人欣賞;将中和的曲調轉變為激切的音調,卻獲得滿堂喝彩。

    路過存放錢财的倉庫時故意将手背在後面的人,很少沒有偷盜之心的;所以緻人生病的鬼魅,經過寺廟時總要搖動樹枝作掩護。

    晉國陽處父讨伐楚國來解救被圍困的一江一國;所以平息打得不可開一交一的争鬥,不在于摻在其中拉架勸阻,而在于打擊其要害,使争鬥者自動撒手停止争鬥。

    高大樹木的根一定根系發達,高聳的山峰一定以寬厚牢固的土地作基礎;腳掌寬大的人善走遠路,個兒大的人血脈流暢。

    瘋子傷人,沒人會埋怨;幼兒罵老漢,沒人會嫉恨:這是因為他們并無害人之心。

    像尾生那樣守信,不如跟牛者弦高的欺詐有意義,更何況隻是偶爾一次不講信用呢?憂慮父親疾病的是子女,而能治病的是醫生;求神時供奉祭品的是巫祝,而備辦祭品的是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