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十五 兵略訓

關燈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看到敵方的弱點空虛,就緊緊抓住而不放過,窮追猛打而不舍棄,逼迫而消滅之,絕不讓敵人逃離。

    用迅雷不及掩耳、閃電不及遮眼的氣勢,攻擊及壓倒猶豫不決之敵。

    善于用兵,如同回音的應和,擊鼓發出響聲,使敵人眼睛被灰塵迷着都來不及搓摸,上氣不接下氣。

    從天而降的神兵使敵人擡頭看不見天、低頭看不到地,完全沒了方向,手不知揮動長矛,刀劍來不及拔出;攻擊迅猛如雷鳴,逼迫氣勢如狂風;像火勢一樣蔓延,像波濤一樣洶湧。

    這樣使敵人靜止時不知如何防守,行動時不知如何來操作。

    這樣的部隊一旦擂響戰鼓,揮動軍旗來開戰,對方還沒來得及抵擋就土崩瓦解,天底下還有誰敢向這樣的部隊揚威抗衡、阻擋它前進!所以,能夠駕馭對方的部隊必勝,消極待敵的部隊必敗,成為人家攻擊目标的部隊隻有死路一條。

     軍隊安定就穩固,上下一心就有威力,官兵職責确定就勇敢;部隊裡官兵相互不信任就會導緻失敗,兵力分散就會削弱戰鬥力。

    所以能分散敵軍的兵力,使敵軍内部産生疑惑,那麼用少量的兵力就能綽綽有餘對付敵軍了。

    反之,不能分散敵軍兵力,不能使敵軍内部産生疑惑,那麼用數倍于敵的兵力去對付敵軍也是不夠用的。

    所以纣王的士卒,百萬人是百萬條心;武王的部隊,三千人是擰成一股繩,凝成一顆心。

    這樣,千人同心就能發揮千人力量,萬人異心則抵不上一個人的作用。

    将帥和士卒、官吏和百姓如能同心同德,互相配合行動像人一體各器一官那樣協調,就可以對付敵軍,與敵軍決戰。

    所以計劃制定之後就要堅決執行,任務明确之後就要付諸實施。

    将帥計謀不猶豫、士卒思想無異心,行動就不會懈怠;将帥沒有不切實際的口号,處事果斷堅決,對付敵軍就必定敏捷靈活,行動也必定快速。

    所以将帥将民衆當作自己的身體,而民衆把将帥看成是自己的心髒;心誠則肢體親附心髒,心疑則肢體背離心髒;心不專一則軀體就不能有節奏地活動;将帥不誠信,士卒就不會勇敢。

    所以良将的士卒,就像老虎的牙齒、兕牛的犄角、鳥雀的羽毛、百腳蟲的腳,能行、能飛、能咬、能頂;強勁而不互相抵鬥、衆多而不互相傷殘,這是因為它們都受同一顆心的支配控制。

    所以如果民衆都聽從将帥的命令,那麼即使兵力少也不必害怕;如果民衆都不聽衆将帥的指揮,那麼即使兵多将廣也等于勢單力薄。

    所以下層民衆在戰争期間不和上層将帥一條心,民衆的心不能凝聚也就形成不了戰鬥力;下層的士卒不敬畏将帥,将帥沒有威信也就不能使士卒奮勇作戰乃至獻出身軀。

    防守有它必定牢固的條件和因素,進攻也有它必定勝利的條件和因素,不必等到兩軍一交一戰、刀槍相見時才分出勝負,勝敗存亡的徵兆早已就表現出來了。

     用兵有&ldquo三勢&rdquo和&ldquo二權&rdquo。

    &ldquo三勢&rdquo是&ldquo氣勢&rdquo、&ldquo地勢&rdquo和&ldquo因勢&rdquo。

    将領充滿勇氣并且藐視敵人,士卒果斷勇敢并且樂于參戰,三軍人馬、百萬雄師,壯志淩雲、豪氣沖天,聲如雷霆,積聚忠誠之情,并在氣勢上壓倒敵軍,這就叫&ldquo氣勢&rdquo。

    山峽險道,渡口關卡,大山名塞,像龍蛇蟠踞,似鬥笠排列;羊腸小道,像魚笱似的險隘,一人把持隘口,千人莫想通過,這就叫&ldquo地勢&rdquo。

    乘敵軍勞累疲倦、松懈混亂、饑餓幹渴、挨凍受熱之機,将搖搖欲墜、動蕩不安的敵軍逼到死境,這就叫&ldquo因勢&rdquo。

    善于使用間諜偵察敵情,使用反間之計,然後措施審慎周密,規劃行動慎重,設置疑陣、布置伏兵,隐藏部隊的形迹,行動出乎敵人的意料,使敵人的部隊難以适應和防範,這就叫&ldquo智權&rdquo。

    排兵布陣嚴整,隊列行軍整齊,進退步調一緻,隊伍行距緊湊,前後不互相踐踏,左右不互相幹擾,使之受傷的少、殺敵的多,這就叫&ldquo事權&rdquo。

    &ldquo二權&rdquo和&ldquo三勢&rdquo都充分表現出來,軍官和士兵都忠誠一精一悍,選用良才,用人恰當,計劃明确,謀劃決斷,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避免犧牲,軍事行動适應時勢,這樣的部隊,沒有誰不被震撼。

    所以進攻不一定非要沖車和雲梯才能使敵城池被攻下,戰鬥不一定非要刀劍相接才能使敵軍敗退,隻要掌握上述這些戰争要素然後進攻就能必勝。

    所以戰争沒有必勝的把握就絕對不和敵軍開戰,進攻沒有必勝的把握就絕對不發動進攻。

    因此一定要料定能勝才開戰,不打無準備之仗,審度權衡之後才行動。

    這樣,部隊集積就不至于無功而散,部隊出擊就不至于空手而歸。

    部隊要麼不行動,一旦行動就要驚天動地,能撼動泰山,翻蕩四海,吓走鬼神,驚散鳥獸,這樣的話,那就野外無露營的軍隊、國家無需要防守的城池了。

     以靜對付躁,以治對付亂,用無形來制約有形,用無為來應付變化,這樣即使不能戰勝敵人,但也可使敵人不能取得勝利。

    敵方如先于我方行動,就會暴露他們的形迹;敵方如急躁而我方如甯靜,這就會使他們一精一疲力盡。

    敵方形迹如暴露,那麼我方就能取得戰争的主動權;敵方如一精一疲力盡,那麼我方就在此時發揮我軍的威力。

    針對敵方的行動,我方也相應變化;觀察敵方的&ldquo奇正&rdquo形勢,來控制他們的命運;用敵方想要得到的東西作誘餌引他們上鈎,并調動他們,使之疲于奔命;敵方如露出破綻,就要趕緊抓着機會、乘虛而入;讓敵方的變化招數使盡,然後才束縛他們使之無法動彈;等敵方一精一疲力盡之時才想法将他們打倒。

    但反過來,敵人由運動返歸甯靜,那麼我方就非得出奇招不可了;敵方如對我方奇招不理不睬,那麼我方就可獨自完成自己的調整;如果敵方有了反應,那麼我們也就能在這當中觀察到他們的意圖了;如果敵方後于我們行動,控制了我方的行動,那麼我方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在與他們周旋之中擺脫困境;敵方如集聚部隊追打我方,那麼他的後方也必定虛空;敵方的一精一銳部隊在左方,那麼我軍就可攻擊他的右方。

    如敵方潰敗逃走,那麼敵方的後陣必定可以擊破。

    敵方如受我方的強大壓力而龜縮不動,這就稱之為淹留遲滞,我方就盡可用雷霆之勢猛攻猛打,像割草伐木一樣毫不留情地消滅他,像火燒雷電一樣毫不留情地擊穿燒毀他;這時的攻擊行動務必神速,要使敵方都來不及開拔、戰車來不及啟動,兵器像插在地上的木頭、弓一弩一像長在羊頭上的角,來不及拔和來不及拿,這時敵方即使人多也無法抵擋着這攻勢。

    隻要有動向形迹表現出來的敵人,沒有不能戰勝的;隻要暴露形迹,就有辦法對付他。

    正因為這樣,所以聖人就将自己隐藏在無形之中,并且讓心神處于虛靜之中。

    風雨可以遮擋,是因為它們有形,而寒暑無法關閉控制,是因為它們無形。

    能夠薄滑柔和,一精一細隐微,貫穿金石,窮盡最遙遠的區域,寄身于九天之上,蟠伏在黃泉之下的,隻有那&ldquo無形&rdquo的道。

     善于用兵的人,必定會攻擊那些陣腳混亂的敵軍,但不會去攻擊那些整肅的敵軍,也不會去攻擊那些氣勢威嚴的敵軍,更不會去攻擊那些陣容整齊的敵軍。

    敵方的情況還未摸清之前,就用各種方法與之相持周旋;敵方一旦露出緻命的弱點,就因勢消滅他。

    敵方如果掌握術數、準備周密,我方妄動就是自尋兇險;敵方以&ldquo虛&rdquo來對付我方的&ldquo實&rdquo,我軍也必定會被敵軍擒獲。

    虎豹隐伏不亂跑是不會跌入陷阱的;麋鹿安詳不亂動是不會觸上羅網的;鳥兒停着不亂飛是不會被羅網系絆的;魚鼈不亂遊動是難以被釣鈎鈎上嘴唇的。

    萬物無不因為妄動而被制約的。

    所以聖人貴&ldquo靜&rdquo。

    因為&ldquo靜&rdquo能制&ldquo動&rdquo,&ldquo後&rdquo能制&ldquo先”周密能夠勝過疏漏,完備能夠制一服殘缺。

     所以優秀的将帥帶兵,能使士卒同心協力。

    優秀的将帥帶兵能使勇敢的人不會隻身逞強沖殺前進,也不使膽怯的人獨自一人後退怯陣;優秀的将帥帶兵,靜止時像山丘那樣紋絲不動,沖鋒時又像風雨那樣迅猛;遭到這樣部隊的攻擊,也必定會潰不成軍,沒有不崩毀滅亡的。

    這樣優秀的将帥帶出的部隊,行動時有如一個有機的整體,試想天下誰能抵擋得着!所以是殺傷敵人的多,而遭遇短兵相接的情況少。

    五根手指一交一替着彈擊,就不如重拳狠狠一擊;一萬個人一個一個地上去,不如一百号人一起臨戰。

    現在那虎豹雖然敏捷,熊罴雖然力大,但人還是能吃它們的肉,用它們的皮做墊席,這是因為它們之間不能互相溝通思想、統一力量。

    水是能夠滅火的,但是當章華台樓失火時還用勺子、升子盛水來滅火,即使舀幹深井大池裡的水,這火還是難以撲滅;但如果用大盆般的容器盛水滅火,這火也就能立刻撲滅。

    現在人之間的差距盡管沒有水火那樣的性質差異,但卻想以少勝多,那麼不能取得勝利也是顯而易見的。

    有的軍事家說&ldquo少可以勝多&rdquo,但要知道,這話是針對将帥如何帶兵這一戰略問題來說的,而不是指具體的每一次戰鬥。

    有些将帥統率的人多,但戰鬥力卻很弱,這是因為沒有将士兵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有些将帥帶的兵并不多,但戰鬥力卻很強,這是因為将士兵的力量協調一緻的緣故。

    假若一支能協調衆人力量的大部隊,被一支小部隊所打敗,這大概是從古到今都沒聽說過的事。

     用兵打仗,精神沒有比合天道更可貴的,形勢沒有比占據有利地形更便利的,行動沒有比适宜時機更急切的,功用沒有比得人和更有用的。

    以上四方面,是決定戰争勝負的主要因素,但一定得依賴&ldquo道&rdquo才可起作用,才能發揮其中任何一種因素的作用。

    地形便利勝過天時,而巧妙行動又勝過地形,時勢又勝過人和。

    所以專靠天時可能被&ldquo天&rdquo迷惘,專靠地形可能被&ldquo地&rdquo束縛,專靠人和可能被&ldquo人&rdquo迷惑,專靠時勢可能受&ldquo時&rdquo逼迫。

    仁、勇、信、廉,是人的美好品質。

    但是勇敢的人可能被誘騙,仁慈的人可能被侵奪,誠信的人容易被欺騙,廉潔的人容易被謀算。

    統率大軍的将帥一旦表現出以上四種美德的任何一種都有可能被人利用而制一服擒獲。

    由此看來,用兵打仗獲取勝利,有它的内在規律,不僅僅隻依靠人才的賢能,這是相當清楚的。

    因此部隊如像麋鹿那樣妄動就有可能被人用獸網捕獲,部隊如像魚鼈那樣遊竄就有可能被人用魚網抓獲,部隊如像鴻鹄那樣翺翔就有可能被人用飛箭射中。

    所以唯有不露痕迹&mdash&mdash無形,才奈何不得它。

    因此聖人藏身于無源頭的地方,這樣他的真實面貌人們無法掌握和觀察到;聖人就是行動也運行于無形之中,這樣他的布陣用兵人們無法掌握和猜測到。

    沒有法度沒有規矩,事情臨頭才采取相應的措施;沒有名稱沒有形狀,事情變化了也跟着變化形态。

    深幽啊玄妙難測,遙遠呵悠悠渺茫;從冬到夏、從春到秋,周而複始,沒有盡頭。

    上達最高頂峰,下探最深底層;變化更替,無所阻礙和凝滞;心神遊蕩于幽靜渺茫的曠野,志趣藏匿進九旋回曲的深淵。

    即使有明亮的眼睛,又怎麼能窺察到他的真情? 用兵打仗要考慮這幾個因素,即揆度謀慮天象、繪測地理圖形、客觀評議人事,而用來決定戰争勝利的是權變和氣勢。

    所以高水平的将帥用兵是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再能運用機變,以氣勢因勢來發動進攻,因此部隊不會吃敗仗。

    次一等的将帥用兵是既不懂天道又不懂地利,而隻靠人和與氣勢因勢,這不一定能保證全勝,但取勝的謀略卻還是不少的。

    下等水平的将帥用兵是被道聽途說的東西攪亂自己的正常思維,智謀多又不能決斷、疑疑惑惑,平時患得患失、怕這怕那,戰時又猶豫不決,這樣稍有行動就被人窺破意圖、被人擒獲。

    現在讓兩人持刀相打,兩人武藝不相上下,但勇敢的一方取得勝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勇敢誠意,所以必勝。

    用斧砍伐小樹,不待吉日良辰就能砍斷劈開小樹;如果隻是将斧頭放在樹枝上,卻不用力氣去砍伐,即使現在北鬥星柄指向吉日良辰,且又占陰陽刑德的變化有利條件,但還是不能砍斷劈開,這是因為不用力氣的斧頭沒有砍伐力。

    所以水流激蕩就兇猛有力、箭被激發就射程遠廣。

    現在有了良箭,再塗飾銀錫,但即使是薄絹做成的車帷,腐葉爛草做成的盾牌,這塗飾銀錫的衣箭還是不能自動穿透它。

    但如果用上硬弓,再借助弓一弩一的彈力發射出去,那麼即使是犀牛皮做成的铠甲、皮制的盾牌也能被射穿。

    那狂風的猛烈,能掀飛房頂、折斷樹木;然而空車脫離大路又上高坡,就要人來用力推動它。

    所以善于用兵的将帥,他所帶出來的兵,其氣勢如沖開決口的積水從千仞高的堤壩奔騰而下,又像滾動的圓石沖下萬丈深的溪谷。

    天下别的軍隊看到我軍官兵這種氣貫長虹的氣勢,還有誰敢與我軍一交一戰!所以百把号人抱着拼死的決心,就能擊潰一萬人心思不齊的軍隊,更何況擁有赴湯蹈火不回頭的三軍人馬呢?即使向天下挑戰尋找一交一戰對手,又有誰敢擋在前面! 所謂天數是指二十八宿的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的天體運行規律。

    所謂地利是指處後則生處前則死,暴露(牡、陽)則兇隐蔽(牝、陰)則吉。

    所謂人事是指賞罰分明說到做到,行動要适時,措施貫徹要堅決。

    以上這些世代相傳的東西被認為是軍事法則,這當然沒錯,但這些還不能算作基本的軍事法則。

    基本的軍事法則應該是&ldquo因時而變化&rdquo。

    所以觀察堂前的陰影移動而能知日月運行的位置,看到瓶中的水結冰而知天下寒暑的變化。

     事物各自形成、變化的迹象都是相當微妙的,隻有聖人能夠達到認清這種變化的程度。

    所以鼓不參與也不産生五音,但它卻是五音的主宰,水沒有味道,但卻能與五味調和,将軍不直接參與五官的事務,但卻是五官的總督。

    所以能協調五音的是那奏不出五音的&ldquo鼓”能調和五味的是那沒有五味的&ldquo水”能督促管理五官各自完成事務的,是難以揣度估量的。

    因此将軍的心,和暖如春,清朗如夏,寂寥如秋,凝固如冬,因順形勢變化而變化,随着時勢推移而推移。

     物體是曲的,影子就不可能是直的;聲音是清脆的,回聲就不可能是濁的。

    觀察對方的行動意圖,用我方的各種優勢條件來對付他們。

    所以戰争行動要靠正義來扶持、用事理來推動,打亂對方的部署使其失去主動權,依靠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