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六 覽冥訓

關燈
呢?因為是道德上通九天,所以智巧奸詐就無法生存。

     到了夏桀統治的時代,君主昏庸不明事理,政道散亂而不加治理,抛棄了五帝恩威并用的施政措施,又推翻了三王治政的正确法規。

    因此至高的道德被泯滅而無法弘揚,先帝的道統被遮掩而無法新興。

    這時君主辦事背離天意,号令施政又違逆時令,春秋藏匿起和順之氣,天地也停止了對世間的布施恩澤。

    仁義的君主身處君位卻心神不甯,胸懷正道的大夫也不敢進谏直言,使群臣隻能以揣測主上的意圖而求迎合、疏離骨肉而求自保;奸佞之徒則三三兩兩結一黨一營私,搞陰謀詭計,奔走于君臣父子之間而競相惹是生非、驕縱主子以便能得一寵一、混亂中謀取利益達到自身目的。

    這樣一來,君臣離心離德尖銳對立,骨肉疏離各奔東西;廟堂社主因無人祭祀而枯朽破損,禮儀之台受震而動搖倒塌;喪家之犬成群結隊哀号着跳入深淵,而豬則自銜墊草躺在室内西南角;美一女蓬頭垢面不梳洗打扮,歌手自吞炭而緻啞不肯歌唱;有喪事也不盡情流露悲哀,田獵遊玩也不盡情歡樂;西王母折斷美麗的玉質頭飾,黃帝之神也長嘯歎息;飛鳥折斷翅翼受傷,走獸摔斷肢骨殘疾;山上樹幹砍盡,水中河水枯竭、魚兒無法生存;死狐狸頭朝巢穴躺着,牛馬四處走失無法尋找;田裡不見生長着的禾苗,連路旁都沒有茂盛的野草;堆積着的金銀器皿鏽蝕并折斷棱角,玉璧也因時間長了磨盡刻镂的花紋;昏君夏桀将占蔔的龜殼鑽得稀爛而不得吉兆,卻還要每天使用蓍草來求神問鬼以求保佑。

     到了近世戰國時代,天下分成七個不同姓氏的國家。

    各諸侯國制定各自的法令制度、依據各自的風俗習慣,縱橫兩家從中離間,因而各國互相興兵争鬥搶奪。

    他們攻略城市,濫殺無辜,高城夷為平地,平安化作危險;挖掘他人的墳墓,抛灑墳中的一屍一骨;攻城的戰車越造越大,防禦的城牆越壘越高;清理疏通戰争通道、路徑;進犯強勁對手,殘殺無辜百姓。

    百人出征一人生還,換取所謂的盛名。

    那些體質強壯行動敏捷的人被征為兵卒在千裡之外拼殺,而老弱病殘者在家悲怆凄涼。

    那些服役的兵卒馬,推拉着車子運送糧饷,道路遙遠,一路風雪一交一加,破衣爛衫難以禦寒,人困馬乏車輛破損;遇到深達膝蓋的泥濘道路,人們隻能互相攙扶拉扯,拼命奮力向前,這樣常常有人累凍而死,倒在挽車的橫木上。

    所謂兼并别國領土,是以橫一屍一幾十萬人、毀壞戰車千百輛為代價的;還有無數被弓箭、矛戟、滾石緻傷緻殘者,被扶被攙被擡着,一路可見。

    以緻這些戰犯竟到了枕骷髅、吃人肉,脍人肝、喝人血比吃牛肉豬肉都甜美的地步。

     所以從三代以後的那些日子裡,天下的人們再也不能安定他們的性情,無法享樂到純樸的風俗民情、保全自己珍貴的生命以享天年而不夭折于戰争人禍之中。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諸侯間的長年征伐讨戰,天下不能融為一家。

     到了當今時代,天子處最高地位,以道德治理天下,并輔以仁義,所以天子身邊的大臣奉獻出他們的智慧,廣大百姓則感懷天子的恩德,天子從容指揮,天下便會歸服,春夏秋冬四季都會按時節獻上各自的貢品,天下統一為一個整體,子孫代代相傳。

    這就是五帝順從天意應順天德的做法。

     實際上,聖人也無法創造時運,隻不過當時運來到之際他能及時地抓着它而不喪失機遇。

    還遇上賢能的人輔佐,就能貶斥讒佞之徒的歪門邪道,平息肅清巧辯之人的胡說八道,廢除嚴酷的刑法,去掉煩雜的事務,屏棄堵塞流言蜚語的傳播,阻塞營一黨一結私的門徑;消除所謂的智巧之能,循遵重大的禮法規則,根除禁絕各種情欲貪念,廢棄小聰明,持守純樸本性而徹底通悟,混混沌沌,解意釋神,淡泊茫然如同喪魂落魄,不刻意幹涉使萬事萬物都能歸複到它們的根本。

    這就是走上了伏羲氏所開辟的道路,返回到五帝所遵循的道統。

    那鉗且、大丙不用缰繩馬銜卻以善于駕禦而聞名天下,伏羲、女娲不設法律制度卻以至高德性而流傳後世,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達到了虛靜無為純粹專一的境界,而不是忙于瑣碎的政事。

     《周書》中說到&ldquo如果捕獵不到雉雞,就應該順着它飛走的風向去尋找&rdquo。

    這說的是順其道理的重要性。

    今天像申不害、韓非、商鞅等人的法家治國方針,隻是在拔掉事物的根本,抛棄事物的本源,因為是不強調治本的重要,所以這些人也不會去追究社會弊端的由來根源、又為何能發展到這種狀态?他們隻就事論事地刻意制定各種刑法,并加以無情地實施,這樣一來,真的是違背了道之根本,一門心思去追求競争那些刀尖錐末樣的利益,而不惜犧牲百姓利益,消耗殚盡他們的大半東西,卻還欣欣然以為天下太平無事,這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鑿開孔洞來蓄水一樣荒謬。

    那些井邊樹木生出的蘖枝經不起汲水瓦甕的頻繁碰撞,河邊樹木長出的弱枝受不了來回舟船的經常擠壓,所以這些蘖枝弱枝是不出三月必死無疑。

    為什麼呢?都是由于這些枝條瘋狂亂長而背離了它所能生長的根本條件。

    黃河九曲彎轉才注入大海,河水流長不絕斷,是因為有昆侖雪山輸送了無盡的水源;積水不洩而發展到汪洋一片,一望無盡,但如果十天半月不降雨水的話,這一片積水就會幹涸蒸發幹淨,這是因為積水沒有得到水源補充。

    就像羿向西王母請求而得到的一點長生藥被姮娥偷吃後飛往月宮,羿就為此惆怅若失,惋惜再也無法得到長生藥,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是因為羿不知道這長生藥是怎樣煉成的。

    所以說凡事都應掌握根本為好,就像向鄰居借火不如自己掌握取火的燧和技術,借别人的井汲水不如自己家院裡鑿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