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六 覽冥訓
關燈
小
中
大
不同,因而它也能成為一定聲樂音調的主音。
所以,通達大道太和的人,昏昏然如同醉後酣睡,在這大道太和中遨遊,而不深究如何到達這種境界。
他純樸一溫一和隐沒在其中,無情蒙混地始終與道同在,就若從未離偏過&ldquo道&rdquo這個根本,這就叫大徹大悟的通達。
當那赤螭和青虬在冀州大地遨遊的時候,天空晴朗,大地安甯,毒蟲猛獸不作惡,飛鳥翺翔不驚駭,然後進入樹林草叢,尋覓薦梅,品嘗甘甜美味,活動範圍不超過百畝區域。
這時蛇和鳝就因此小看它們,認為赤螭、青虬無法與自己同在一江一海中争個高低。
但待到赤螭、青虬在烏雲密布的清晨、陰陽二氣一交一相争鬥、暴風驟雨興起之際,乘風沐雨騰空盤旋飛升,其威力震動大地、其聲音振蕩四海,這時使得鼍都鑽進百仞深的泥潭藏身,熊罴趴伏于山崗岩石間不敢動彈,虎豹鑽入洞穴不敢咆嘯,猿狖吓得從樹枝上跌落&mdash&mdash這些動物都被吓成如此,更何況是蛇鳝之類的小動物呢!同樣,當鳳凰飛翔在開明有德的國度時,雷霆收斂不發作,狂風驟雨不興起,河流一江一海不掀浪,樹木花草安穩挺立,這燕子麻雀因此輕侮鳳凰,認為鳳凰無法與自己同在屋檐梁柱間争雄。
後來等到鳳凰盤旋升飛到萬仞高空、翺翔在四海之外、穿飛過昆侖山的疏圃、暢飲砥柱山下的湍急流水、又漫步徘徊于蒙汜之水洲、徜徉在冀州大地、飛越經過都廣山嶺、送夕陽回日落之地抑節後、到弱水之地沐浴洗刷羽翼,最後休息在風穴之中。
在這個時候,鴻鹄、鸧鶴吓得無不驚慌逃逸,趴在一江一邊藏頭嘴于一江一濱不敢動彈&mdash&mdash這鴻鹄、鸧鶴都被吓成這樣,更何況燕雀之類的小動物呢!它們平時隻處屋檐梁柱間看到的都是一些瑣碎小動作,哪裡知道豪行壯舉大動作是怎麼回事! 過去,王良、造父兩位禦手駕車,上車後就握着缰繩,馬便随着他們的控制整齊和諧起步行進,步伐均勻,奔跑和慢行都不亂套,心怡氣和,動作輕盈敏捷,安于勞苦,以進為樂,駕車奔馳瞬間消逝,或左或右如被鞭教過的那樣,周旋繞圈似如圓規,世人都以為他們駕車技藝一精一巧,可人們還沒有見到真正高明的禦術。
像那鉗且、大丙的駕禦技術才更高明,他們根本不用缰繩馬銜,也不用馬鞭,車子不用起動就自行運轉,馬匹不必使喚就自己奔馳向前。
像日月運行自然而然,如星星閃爍天體運作,又似電光急馳鬼神騰飛,進退屈伸無迹可尋。
所以是無須招呼指揮,不用呵斥吆喝,瞬間在碣石山處超過歸飛的大雁,轉眼又在姑餘處超過鶤雞。
奔跑如飛,馳騁疾速,像踩踏着飛箭大風,能趕上飙,清晨随旭日從扶桑出發,傍晚随夕陽歸宿于落棠。
他們是憑着&ldquo不用&rdquo而成其&ldquo大用&rdquo、借&ldquo無為&rdquo而取得&ldquo有為&rdquo,不靠思慮一精一細、手腳靈巧;他們是将欲念意願藏于心中,而以精神感化支配六馬,這便是用不禦來達到駕禦,&ldquo無為&rdquo達到&ldquo有為&rdquo。
以前,黃帝治理天下,有力牧、太山稽兩位賢臣輔佐他,所以能順應日月運行、陰陽變化的規律來調節四季的法度,修正律曆的标準,區别男女雌雄,明确上下貴賤等級,使社會強不淩弱、衆不欺寡。
人民百姓能保天命而不無故夭折,年成按時成熟豐收而不鬧災異;各級官吏公正無私、上下協調而無過失;法令嚴明而不昏暗,輔佐大臣公正不阿;耕田者間不互相侵犯田界,獵漁者間不争奪魚多水域;路途無人貪拾失物,市場無人哄擡物價;城門晝夜敞開,城鎮沒有盜賊;窮鄉僻壤之處的人還互相謙讓财物,這時連豬狗都因糧食豐富而将豆谷吐棄在路旁,所以百姓無争論之心、怨恨之情。
這樣天下清平安定、日月明亮,星辰運行正常不偏離軌道,風調雨順而五谷豐登;虎狼不随意撲咬,猛禽不随便搏擊,鳳凰都飛臨庭院,麒麟都閑遊郊外;青龍進獻車駕,神馬安伏馬槽,諸北、儋耳等邊遠國家無不奉獻貢品。
但是,這些還比不上伏羲氏的道術。
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猛獸吞食良民,兇禽捕擊老弱。
于是女娲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下鳌足當擎天大柱,堆積蘆灰來制止洪水,斬殺黑龍來平息冀州。
蒼天補好,四柱擎立,洪水消退,冀州平定,狡詐禽一獸殺死了,這時善良百姓有生路了。
女娲背靠大地、懷抱青天,讓春天一溫一暖,夏天熾熱,秋天肅殺,冬天寒冷。
她頭枕着方尺、身躺着準繩,當陰陽之氣阻塞不通時,便給予疏理貫通;當逆氣傷物危害百姓積聚财物時,便給予禁止消除。
到這個時候,天清平地安定,人們睡時無憂無慮,醒時棄智無謀;或以為牛,或以為馬,随人呼召;行動舒緩沉穩,走路漫無目的,視物若明若暗;膧朦無知天真幼稚與天道萬物和協,誰也不知産生緣由,随意閑蕩不知所歸不求所需,飄惚不定沒有目标。
到了這時,野獸毒蛇全都收斂藏匿爪牙、毒刺,沒有捕捉吞食的欲念。
考察伏羲氏、女娲他們的豐功偉績,上可以通九天,下可以契合到黃泉下的垆土上,名聲流傳後世,光晖熏炙萬物。
他們以雷電為車,應龍居中駕轅,青虬配以兩旁,手持稀奇的瑞玉,鋪上帶有圖案的車墊席,上有黃色的彩雲缭繞,前面由白螭開道,後有騰蛇簇擁追随,悠閑遨遊,鬼神為之引導,上登九天,于靈門朝見天帝,安詳靜穆地在大道太祖那裡休息。
盡管如此,他們從來不标榜炫耀自己的功績,從來不張揚彰顯自己的名聲,他們隐藏起真一人之道,以遵從天地自然。
為何這樣
所以,通達大道太和的人,昏昏然如同醉後酣睡,在這大道太和中遨遊,而不深究如何到達這種境界。
他純樸一溫一和隐沒在其中,無情蒙混地始終與道同在,就若從未離偏過&ldquo道&rdquo這個根本,這就叫大徹大悟的通達。
當那赤螭和青虬在冀州大地遨遊的時候,天空晴朗,大地安甯,毒蟲猛獸不作惡,飛鳥翺翔不驚駭,然後進入樹林草叢,尋覓薦梅,品嘗甘甜美味,活動範圍不超過百畝區域。
這時蛇和鳝就因此小看它們,認為赤螭、青虬無法與自己同在一江一海中争個高低。
但待到赤螭、青虬在烏雲密布的清晨、陰陽二氣一交一相争鬥、暴風驟雨興起之際,乘風沐雨騰空盤旋飛升,其威力震動大地、其聲音振蕩四海,這時使得鼍都鑽進百仞深的泥潭藏身,熊罴趴伏于山崗岩石間不敢動彈,虎豹鑽入洞穴不敢咆嘯,猿狖吓得從樹枝上跌落&mdash&mdash這些動物都被吓成如此,更何況是蛇鳝之類的小動物呢!同樣,當鳳凰飛翔在開明有德的國度時,雷霆收斂不發作,狂風驟雨不興起,河流一江一海不掀浪,樹木花草安穩挺立,這燕子麻雀因此輕侮鳳凰,認為鳳凰無法與自己同在屋檐梁柱間争雄。
後來等到鳳凰盤旋升飛到萬仞高空、翺翔在四海之外、穿飛過昆侖山的疏圃、暢飲砥柱山下的湍急流水、又漫步徘徊于蒙汜之水洲、徜徉在冀州大地、飛越經過都廣山嶺、送夕陽回日落之地抑節後、到弱水之地沐浴洗刷羽翼,最後休息在風穴之中。
在這個時候,鴻鹄、鸧鶴吓得無不驚慌逃逸,趴在一江一邊藏頭嘴于一江一濱不敢動彈&mdash&mdash這鴻鹄、鸧鶴都被吓成這樣,更何況燕雀之類的小動物呢!它們平時隻處屋檐梁柱間看到的都是一些瑣碎小動作,哪裡知道豪行壯舉大動作是怎麼回事! 過去,王良、造父兩位禦手駕車,上車後就握着缰繩,馬便随着他們的控制整齊和諧起步行進,步伐均勻,奔跑和慢行都不亂套,心怡氣和,動作輕盈敏捷,安于勞苦,以進為樂,駕車奔馳瞬間消逝,或左或右如被鞭教過的那樣,周旋繞圈似如圓規,世人都以為他們駕車技藝一精一巧,可人們還沒有見到真正高明的禦術。
像那鉗且、大丙的駕禦技術才更高明,他們根本不用缰繩馬銜,也不用馬鞭,車子不用起動就自行運轉,馬匹不必使喚就自己奔馳向前。
像日月運行自然而然,如星星閃爍天體運作,又似電光急馳鬼神騰飛,進退屈伸無迹可尋。
所以是無須招呼指揮,不用呵斥吆喝,瞬間在碣石山處超過歸飛的大雁,轉眼又在姑餘處超過鶤雞。
奔跑如飛,馳騁疾速,像踩踏着飛箭大風,能趕上飙,清晨随旭日從扶桑出發,傍晚随夕陽歸宿于落棠。
他們是憑着&ldquo不用&rdquo而成其&ldquo大用&rdquo、借&ldquo無為&rdquo而取得&ldquo有為&rdquo,不靠思慮一精一細、手腳靈巧;他們是将欲念意願藏于心中,而以精神感化支配六馬,這便是用不禦來達到駕禦,&ldquo無為&rdquo達到&ldquo有為&rdquo。
以前,黃帝治理天下,有力牧、太山稽兩位賢臣輔佐他,所以能順應日月運行、陰陽變化的規律來調節四季的法度,修正律曆的标準,區别男女雌雄,明确上下貴賤等級,使社會強不淩弱、衆不欺寡。
人民百姓能保天命而不無故夭折,年成按時成熟豐收而不鬧災異;各級官吏公正無私、上下協調而無過失;法令嚴明而不昏暗,輔佐大臣公正不阿;耕田者間不互相侵犯田界,獵漁者間不争奪魚多水域;路途無人貪拾失物,市場無人哄擡物價;城門晝夜敞開,城鎮沒有盜賊;窮鄉僻壤之處的人還互相謙讓财物,這時連豬狗都因糧食豐富而将豆谷吐棄在路旁,所以百姓無争論之心、怨恨之情。
這樣天下清平安定、日月明亮,星辰運行正常不偏離軌道,風調雨順而五谷豐登;虎狼不随意撲咬,猛禽不随便搏擊,鳳凰都飛臨庭院,麒麟都閑遊郊外;青龍進獻車駕,神馬安伏馬槽,諸北、儋耳等邊遠國家無不奉獻貢品。
但是,這些還比不上伏羲氏的道術。
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猛獸吞食良民,兇禽捕擊老弱。
于是女娲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下鳌足當擎天大柱,堆積蘆灰來制止洪水,斬殺黑龍來平息冀州。
蒼天補好,四柱擎立,洪水消退,冀州平定,狡詐禽一獸殺死了,這時善良百姓有生路了。
女娲背靠大地、懷抱青天,讓春天一溫一暖,夏天熾熱,秋天肅殺,冬天寒冷。
她頭枕着方尺、身躺着準繩,當陰陽之氣阻塞不通時,便給予疏理貫通;當逆氣傷物危害百姓積聚财物時,便給予禁止消除。
到這個時候,天清平地安定,人們睡時無憂無慮,醒時棄智無謀;或以為牛,或以為馬,随人呼召;行動舒緩沉穩,走路漫無目的,視物若明若暗;膧朦無知天真幼稚與天道萬物和協,誰也不知産生緣由,随意閑蕩不知所歸不求所需,飄惚不定沒有目标。
到了這時,野獸毒蛇全都收斂藏匿爪牙、毒刺,沒有捕捉吞食的欲念。
考察伏羲氏、女娲他們的豐功偉績,上可以通九天,下可以契合到黃泉下的垆土上,名聲流傳後世,光晖熏炙萬物。
他們以雷電為車,應龍居中駕轅,青虬配以兩旁,手持稀奇的瑞玉,鋪上帶有圖案的車墊席,上有黃色的彩雲缭繞,前面由白螭開道,後有騰蛇簇擁追随,悠閑遨遊,鬼神為之引導,上登九天,于靈門朝見天帝,安詳靜穆地在大道太祖那裡休息。
盡管如此,他們從來不标榜炫耀自己的功績,從來不張揚彰顯自己的名聲,他們隐藏起真一人之道,以遵從天地自然。
為何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