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泥洹經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四依品第九
佛複告迦葉。
有四種人。
于此大般泥洹經。
能趣正法護持正法能為四依多所度脫多所饒益出于世間。
何等為四。
一者凡夫未離煩惱出于世間。
多所度脫多所饒益。
二者得須陀洹斯陀含果。
三者得阿那含。
四者得阿羅漢。
是四種人為真實依。
多所度脫多所饒益。
彼凡夫人者。
自持戒德威儀具足。
為護法城于如來所聽受正法。
誦持義味廣為人說能自少欲。
複為人說大人八念。
化諸犯戒悉令悔過。
善知衆生種種語言。
習行菩薩護法功德。
是名第一凡夫菩薩。
此諸凡夫未為如來之所記别為菩薩位。
彼須陀洹斯陀含者。
已得正法離諸疑惑。
不為人說非法經書離佛契經世間歌頌文飾記論。
畜養奴婢非法等物。
是名須陀洹菩薩。
雖未得第二第三菩薩住地。
已為諸佛面前授記。
阿那含者。
已得正法離諸狐疑。
不為人說非法典籍離佛契經世間歌頌文飾記論。
受畜奴婢非法等物。
未起諸結能即覺知。
過去諸結永不複縛。
有所說法不斷佛性。
德行清淨身無外病。
四大毒蛇依起諸病所不能中。
善說非我度我見者。
離世間我而行方便随順世間。
常大乘化不說餘道。
身中無有八萬戶蟲無量災患。
心離愛欲無惡夢想。
離一切有生死恐怖。
行如是者。
是為第三阿那含人。
不複還有名阿那含。
習諸德本久遠過惡所不能染。
名阿那含。
是名阿那含菩薩發心受決。
發心受決者。
其人不久當成佛道。
阿羅漢者。
煩惱已盡離諸重擔。
所作已作具足十地。
已得記别甚深法忍。
一切色像悉能化現。
于諸方面随意所欲。
為如來應供等正覺。
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名阿羅漢。
是為四種人于此大般泥洹經多所度脫多所饒益出于世間。
為天人師。
如諸如來。
是四種人為真實依。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是四種人為真實依不可信也。
所以者何。
如世尊為長者瞿師羅說。
若天魔梵現身為佛。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圓光一尋現眉間相。
來詣汝者。
汝當覺知令彼降伏。
我今聽汝伏彼弊魔。
所以然者。
非阿羅漢而自稱羅漢故。
若使弊魔坐卧空中。
左脅出火右脅出水。
或舉身烔然而出煙雲種種變化。
又複能說九部契經猶不可信。
是故汝當伏彼弊魔莫生疑惑。
譬如有人于夜冥中賊狗入舍。
其人覺知賊狗入舍。
便即罵言賊狗出去。
莫令我今須臾殺汝。
于是賊狗便疾走出不敢複還。
弊魔波旬亦複如是。
變化來者。
汝當以我五系之法而系縛之。
被五系已弊魔波旬馳走恐怖。
譬如賊狗。
如是佛為瞿師羅長者說。
汝今若能降弊魔者漸近泥洹。
以何等故。
世尊。
今日說四種人為真實依。
是故我今不生信心。
佛告迦葉。
如是善男子。
我說是法皆因聲聞諸肉眼輩說應降伏。
非為受行摩诃衍者。
諸聲聞中雖有天眼。
我說是等為肉眼數。
正使肉眼信摩诃衍者。
我說是等為佛眼數。
所以者何。
是人能持摩诃衍經為佛乘故。
複次善男子。
猶如大将善知兵法。
教怯劣者學其武術語其人言汝。
應如是執持刀劍鬥戰之具。
當正其心如火熾然慎莫反顧。
及至臨陣各執器仗攘臂大呼。
猶如猛火賊兵必退。
世雄導師為三界将。
教諸聲聞降伏衆魔亦複如是。
複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種性勇猛。
承習戰法無有怯劣。
于諸戰士最為先首。
如是善男子。
習學大乘聞摩诃衍甚深契經微密之教不生恐怖。
當知是人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受學大乘信根堅固。
億百千魔種種現化終無恐怖。
亦不于彼起豪發想。
而彼魔衆見有人學摩诃衍者。
則生恐怖如怯劣夫。
譬如毒蛇見諸咒藥則生恐怖。
天魔波旬亦複如是。
億百千魔得聞如是摩诃衍經音聲香氣光明所照離諸憍慢貢高自大。
複次善男子。
猶如有人若見惡龍毒蛇師子虎豹豺狼皆悉恐怖。
或聞其聲亦生恐怖。
或複有人能伏惡獸如彼丈夫。
見彼惡獸生恐怖者。
當知一切聲聞緣覺亦複如是。
若見諸魔便生恐畏。
則為諸魔之所得便。
如彼丈夫能伏惡獸。
當知是學摩诃衍者亦複如是。
能伏衆魔。
既降伏已而為說法。
如彼毒獸。
魔波旬輩心已調伏便作是言。
我從今日于佛正法生信樂心不複娆亂。
當知聲聞故有煩惱習氣恐怖。
摩诃衍者恐怖永斷。
摩诃衍者大精進力。
是故我說諸聲聞輩應當降伏莫生恐怖。
如是善男子。
此摩诃衍大般泥洹經甚為希有。
若聞是經如來長存。
能信受者奇哉希有。
如優昙缽花難得值遇。
此大乘經亦複如是。
奇哉希有。
我泥洹已遇此大乘經亦複如是。
奇哉希有我泥洹已。
諸衆生等聞此經者。
亦甚希有。
何其怪哉。
善男子。
當來之世。
當有衆生謗斯經者。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久如當有諸衆生等謗斯經者。
為何等人于當來世護持此法。
佛告迦葉。
我滅度後四十年中此法流布。
然後便沒。
善男子。
譬如世間甘蔗粳米酥油乳酪以為飲食。
有諸衆生服食此食而更生病。
反食粗澀草木果實。
如彼粳糧酥油美食等。
摩诃衍經不欲聽聞。
反食粗澀草木果實。
諸聲聞乘永舍如是大般泥洹經法美食不欲聽聞。
複次善男子譬如有王居深山中。
無有粳糧酥油等食。
其諸人民有諸美食皆送奉王。
自食粗澀草木果實。
其有諸人親近王者。
承王力故。
初未曾見斯等食比而得食之。
如是善男子。
彼四種人于佛法中為勇猛将。
彼諸菩薩摩诃薩中。
若有一人出興于世在所至處。
以大般泥洹摩诃衍經教化衆生。
便自書持。
若教人書。
書其經卷施諸衆生。
或有衆生于彼菩薩摩诃薩邊。
聞般泥洹大乘法食。
皆是菩薩光明神力故。
使得聞此未曾有法文字句義乃至一字。
如彼衆生蒙王力故得諸美食。
是故善男子。
大般泥洹摩诃衍經在所至處。
當知此地悉為金剛。
其有衆生聞此法者。
書持誦說乃至一字。
當知舉身亦是金剛。
其諸衆生薄德少福。
而此大乘摩诃衍經。
于自國土正法流布而不聽受。
如彼衆生自國土出種種上味而不得食。
哀哉衆生。
聞真實義而不聽受。
迦葉菩薩複白佛言。
世尊。
如來滅後四十年中此法興世。
然後便沒其後久如複當流布。
佛告迦葉。
善男子。
我後正法欲沒之餘八十年在。
此大乘經當複流布于閻浮提
有四種人。
于此大般泥洹經。
能趣正法護持正法能為四依多所度脫多所饒益出于世間。
何等為四。
一者凡夫未離煩惱出于世間。
多所度脫多所饒益。
二者得須陀洹斯陀含果。
三者得阿那含。
四者得阿羅漢。
是四種人為真實依。
多所度脫多所饒益。
彼凡夫人者。
自持戒德威儀具足。
為護法城于如來所聽受正法。
誦持義味廣為人說能自少欲。
複為人說大人八念。
化諸犯戒悉令悔過。
善知衆生種種語言。
習行菩薩護法功德。
是名第一凡夫菩薩。
此諸凡夫未為如來之所記别為菩薩位。
彼須陀洹斯陀含者。
已得正法離諸疑惑。
不為人說非法經書離佛契經世間歌頌文飾記論。
畜養奴婢非法等物。
是名須陀洹菩薩。
雖未得第二第三菩薩住地。
已為諸佛面前授記。
阿那含者。
已得正法離諸狐疑。
不為人說非法典籍離佛契經世間歌頌文飾記論。
受畜奴婢非法等物。
未起諸結能即覺知。
過去諸結永不複縛。
有所說法不斷佛性。
德行清淨身無外病。
四大毒蛇依起諸病所不能中。
善說非我度我見者。
離世間我而行方便随順世間。
常大乘化不說餘道。
身中無有八萬戶蟲無量災患。
心離愛欲無惡夢想。
離一切有生死恐怖。
行如是者。
是為第三阿那含人。
不複還有名阿那含。
習諸德本久遠過惡所不能染。
名阿那含。
是名阿那含菩薩發心受決。
發心受決者。
其人不久當成佛道。
阿羅漢者。
煩惱已盡離諸重擔。
所作已作具足十地。
已得記别甚深法忍。
一切色像悉能化現。
于諸方面随意所欲。
為如來應供等正覺。
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名阿羅漢。
是為四種人于此大般泥洹經多所度脫多所饒益出于世間。
為天人師。
如諸如來。
是四種人為真實依。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是四種人為真實依不可信也。
所以者何。
如世尊為長者瞿師羅說。
若天魔梵現身為佛。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圓光一尋現眉間相。
來詣汝者。
汝當覺知令彼降伏。
我今聽汝伏彼弊魔。
所以然者。
非阿羅漢而自稱羅漢故。
若使弊魔坐卧空中。
左脅出火右脅出水。
或舉身烔然而出煙雲種種變化。
又複能說九部契經猶不可信。
是故汝當伏彼弊魔莫生疑惑。
譬如有人于夜冥中賊狗入舍。
其人覺知賊狗入舍。
便即罵言賊狗出去。
莫令我今須臾殺汝。
于是賊狗便疾走出不敢複還。
弊魔波旬亦複如是。
變化來者。
汝當以我五系之法而系縛之。
被五系已弊魔波旬馳走恐怖。
譬如賊狗。
如是佛為瞿師羅長者說。
汝今若能降弊魔者漸近泥洹。
以何等故。
世尊。
今日說四種人為真實依。
是故我今不生信心。
佛告迦葉。
如是善男子。
我說是法皆因聲聞諸肉眼輩說應降伏。
非為受行摩诃衍者。
諸聲聞中雖有天眼。
我說是等為肉眼數。
正使肉眼信摩诃衍者。
我說是等為佛眼數。
所以者何。
是人能持摩诃衍經為佛乘故。
複次善男子。
猶如大将善知兵法。
教怯劣者學其武術語其人言汝。
應如是執持刀劍鬥戰之具。
當正其心如火熾然慎莫反顧。
及至臨陣各執器仗攘臂大呼。
猶如猛火賊兵必退。
世雄導師為三界将。
教諸聲聞降伏衆魔亦複如是。
複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種性勇猛。
承習戰法無有怯劣。
于諸戰士最為先首。
如是善男子。
習學大乘聞摩诃衍甚深契經微密之教不生恐怖。
當知是人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受學大乘信根堅固。
億百千魔種種現化終無恐怖。
亦不于彼起豪發想。
而彼魔衆見有人學摩诃衍者。
則生恐怖如怯劣夫。
譬如毒蛇見諸咒藥則生恐怖。
天魔波旬亦複如是。
億百千魔得聞如是摩诃衍經音聲香氣光明所照離諸憍慢貢高自大。
複次善男子。
猶如有人若見惡龍毒蛇師子虎豹豺狼皆悉恐怖。
或聞其聲亦生恐怖。
或複有人能伏惡獸如彼丈夫。
見彼惡獸生恐怖者。
當知一切聲聞緣覺亦複如是。
若見諸魔便生恐畏。
則為諸魔之所得便。
如彼丈夫能伏惡獸。
當知是學摩诃衍者亦複如是。
能伏衆魔。
既降伏已而為說法。
如彼毒獸。
魔波旬輩心已調伏便作是言。
我從今日于佛正法生信樂心不複娆亂。
當知聲聞故有煩惱習氣恐怖。
摩诃衍者恐怖永斷。
摩诃衍者大精進力。
是故我說諸聲聞輩應當降伏莫生恐怖。
如是善男子。
此摩诃衍大般泥洹經甚為希有。
若聞是經如來長存。
能信受者奇哉希有。
如優昙缽花難得值遇。
此大乘經亦複如是。
奇哉希有。
我泥洹已遇此大乘經亦複如是。
奇哉希有我泥洹已。
諸衆生等聞此經者。
亦甚希有。
何其怪哉。
善男子。
當來之世。
當有衆生謗斯經者。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久如當有諸衆生等謗斯經者。
為何等人于當來世護持此法。
佛告迦葉。
我滅度後四十年中此法流布。
然後便沒。
善男子。
譬如世間甘蔗粳米酥油乳酪以為飲食。
有諸衆生服食此食而更生病。
反食粗澀草木果實。
如彼粳糧酥油美食等。
摩诃衍經不欲聽聞。
反食粗澀草木果實。
諸聲聞乘永舍如是大般泥洹經法美食不欲聽聞。
複次善男子譬如有王居深山中。
無有粳糧酥油等食。
其諸人民有諸美食皆送奉王。
自食粗澀草木果實。
其有諸人親近王者。
承王力故。
初未曾見斯等食比而得食之。
如是善男子。
彼四種人于佛法中為勇猛将。
彼諸菩薩摩诃薩中。
若有一人出興于世在所至處。
以大般泥洹摩诃衍經教化衆生。
便自書持。
若教人書。
書其經卷施諸衆生。
或有衆生于彼菩薩摩诃薩邊。
聞般泥洹大乘法食。
皆是菩薩光明神力故。
使得聞此未曾有法文字句義乃至一字。
如彼衆生蒙王力故得諸美食。
是故善男子。
大般泥洹摩诃衍經在所至處。
當知此地悉為金剛。
其有衆生聞此法者。
書持誦說乃至一字。
當知舉身亦是金剛。
其諸衆生薄德少福。
而此大乘摩诃衍經。
于自國土正法流布而不聽受。
如彼衆生自國土出種種上味而不得食。
哀哉衆生。
聞真實義而不聽受。
迦葉菩薩複白佛言。
世尊。
如來滅後四十年中此法興世。
然後便沒其後久如複當流布。
佛告迦葉。
善男子。
我後正法欲沒之餘八十年在。
此大乘經當複流布于閻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