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泥洹經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四法品第八
佛告迦葉。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成就四法。
能為人說大般泥洹經。
何等為四。
能自專正。
能正他人。
能随問答。
善解因緣。
是為四法。
自專正者。
聞佛切教能随厭怖身毛皆豎。
如佛所說甯抱熾燃枯樹舉身焦爛。
不于如來方便密教其心未悟。
聞說有常便起诽謗。
而言魔教世論歌頌。
說無常者而謂真實。
甯以舌舐熾燃枯樹。
不說如來真實無常。
若聞他說辄便驚怖。
于說法者而起悲念。
深信如來法身長存。
老病死法所不能壞。
當知世尊不可思議。
教法亦然。
如我所說枯樹經等善自執持。
是為菩薩能自專正。
能正人者。
如世尊說法。
有一女人乳養嬰兒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有所顧念。
在于一面思惟而住。
爾時世尊知其所念。
即以其子為喻而說法言。
譬如母人善養其子。
初以指爪而含凝蘇。
令其消已漸複更增。
時彼女人心即開解。
便白佛言。
世尊。
大聖知我心念而作是說。
我今晨朝多與兒蘇将無損壽。
佛言。
不也。
此兒已大堪食無患。
女人歡喜而白佛言。
奇哉世尊。
善說随順消不消法。
為受化者先說無常苦空不淨。
若當衆生信心未固。
便為彼說常住法者。
壞彼信根。
常蘇不消。
佛言。
善哉。
善女人。
應如是學。
初養子法漸與易消柔軟之食。
年既長大與堅實者能消無患。
我亦如是。
為諸弟子先說不淨無常苦空柔軟之食。
道心既增堪受大乘。
然後為說此摩诃衍大般泥洹。
甜苦辛酢醎淡六味堅實之食。
以苦酢味。
無常醎味。
非我苦味。
悅樂。
甜味。
吾我淡味。
常法辛味。
以煩惱薪燃幻行火。
熟大般泥洹甘露法食。
複次善女人。
譬如姊妹有諸緣事舍家出行。
詣他聚落或久不還。
汝有二子。
一者純善。
一者弊惡。
臨欲行時珍寶秘藏不語惡子而付善子。
女人白佛。
實爾。
世尊。
佛問女人。
何故寶藏不語惡子。
女人白佛。
彼惡子者。
所作非義為放逸行食用無度。
是故不語。
其善子者。
能立門戶榮顯宗族。
是以付之。
佛言。
應爾。
我法亦然。
欲入方便般泥洹時。
如來寶藏秘密法要悉付弟子。
不授犯戒諸邪見者。
汝今于我為作滅想為作常想。
女人白佛。
我于如來作常住想。
佛言。
姊妹。
如汝所說應作是觀莫作滅想。
當知如來是常住法。
非變易法非磨滅法。
其有衆生于如來所修常住想者。
當知是等家家有佛。
是名能正他人。
能随問答者。
猶若有人來問如來。
我當雲何得大施之名流聞天下而不舍财。
佛告族姓子。
唯有清素不畜童仆修持梵行。
而樂施彼奴婢妻妾。
斷除肉味而樂施以肉。
避酒不飲而樂勸以酒。
常習時食而施以非時。
離諸香華嚴具器物。
悉以香花莊嚴之具而施與之。
如是等類随其所施皆悉歸已為大施主。
若如是者便得大施名聞天下。
未曾損己一毫之費。
如是比說能随問答。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
如世尊說。
不食肉者而以肉施。
其食肉者得無大過。
豈不增長外道邪見。
是故應立不食肉法。
佛告迦葉。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善察佛意。
護法菩薩法應如是。
善男子。
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聽食肉。
設得餘食常當應作食子肉想。
雲何弟子而聽食肉。
諸佛所說其食肉者斷大慈種。
迦葉菩薩白佛言。
雲何世尊。
聽食三種淨肉。
佛告迦葉。
此三種肉随事漸制故作是說。
迦葉複問何因。
佛言。
有九種受離十種肉。
佛告迦葉。
此亦漸制。
當知則現不食肉也。
迦葉菩薩又白佛言。
雲何世尊。
稱歎魚肉以為美食。
佛告迦葉。
我不說魚肉以為美食。
我說甘蔗粳米石蜜及諸甘果以為美食。
如我稱歎種種衣服為莊嚴具。
又歎三種壞色之服。
當知魚肉随順貪欲腥穢食耳。
迦葉菩薩白佛言。
若世尊制不食肉者。
彼五種乳麻油缯綿珂貝皮革亦不應受。
佛言。
異想莫作外道尼揵子見。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今當雲何。
佛告迦葉。
善男子。
我從今日制諸弟子。
不聽食三種淨肉。
及離九種受十種肉。
乃至自死一不得食。
所以者何。
其食肉者。
若行住坐卧一切衆生見皆怖畏。
聞其殺氣如人食興蕖及蒜。
若入衆會悉皆憎惡。
其食肉者亦複如是。
一切衆生聞其殺氣恐怖畏死。
水陸空行有命之類見皆馳走。
是故菩薩未曾食肉。
為化衆生随時現食。
其實不食。
複次善男子。
我般泥洹後久遠世時。
當有比丘雖為學道而自貢高言。
我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于惡世中流離貧乏困苦出家。
種種妄解名字比丘。
為利養故恭敬白衣。
形狀憔悴如放牧者。
身著袈裟如獵師像。
悕望世利如貓捕鼠。
病瘦疥癞身體不淨。
而被牟尼賢聖被服。
形如餓鬼貧窮寒悴。
非真沙門為沙門像。
于當來世正法壞時。
于我所制法律行處。
經典正論皆悉違反。
各各自造經論戒律言我戒律食肉清淨是佛所說。
自造頌論各相違反。
皆稱沙門釋迦弟子。
複次善男子。
我說教法受生谷米。
及食魚肉自手作食則非清淨。
習押油業學諸技術。
工巧木匠皮革之師。
往來國王觀星曆造醫方。
學音聲論巧世文辭。
畜奴婢聚錢财。
金銀珊瑚珂貝玉石真珠寶物。
畜養師子虎豹[狂-王+由]鼠貓狸。
居毒藥持咒術。
作畫師造書牒。
茂羅業起蠱道。
歌舞幻惑捔力。
染齒香熏塗身。
著花鬘治形體。
及餘種種非法像類非法器服。
我說斯等非清淨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若有國土多食肉者。
一切乞食皆悉雜肉。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雲何于中應清淨命。
佛告迦葉。
善男子。
若食雜肉。
應著水中食與肉别。
然後可食非越比尼。
迦葉菩薩複白佛言。
若食與肉不可分者。
此當雲何。
佛告迦葉。
善男子。
若常食肉國一切食皆有肉現。
我聽卻肉去汁壞其本味然後可食。
若魚鹿肉等自分可知。
食者得罪。
我今日說有因緣者制不食肉。
無因緣者因說大般泥洹。
亦複制令不應食肉。
是名能随問答。
善解因緣者。
若比丘優婆塞問如是義。
雲何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
初出世時不為弟子一一制戒。
不一一說如是法門。
不究竟說波羅提木叉者。
其義雲何比尼有何義。
善男子。
聽我分别波羅提木叉義。
波羅提木叉者。
少欲知足成就威儀。
不多受畜離諸染著。
于一切淨命堕者。
堕四惡趣泥犁燒煮。
彼威儀少欲不受畜一切淨命堕。
言非堕者。
堕阿鼻泥犁中。
是名為堕。
布薩者。
長養二種義。
波羅提木叉者。
離于邪說比尼者。
微細教誡調伏威儀。
又不受非法物亦不施人。
是名比尼。
其中有犯四重法者。
有犯十三有餘法。
有犯三十舍堕法。
有犯九十一堕法。
有犯四悔過法有犯衆學法。
有犯二不定法。
有犯七滅诤法。
有謗毀經教及一闡提輩。
有是等罪不向明者發露悔過。
一向覆藏如龜藏六。
犯戒之罪日夜增長。
雲何世尊知有是罪而不結戒。
令彼衆生堕惡趣中。
猶如有人将多人衆欲至他方示其要路。
其中有人迷失正道堕非道行。
彼黠慧者追喚令還得本正路。
如來教法亦複如是。
初說直道。
若諸比丘多作諸過。
然後為說犯罪果報。
為其制戒。
如是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成就四法。
能為人說大般泥洹經。
何等為四。
能自專正。
能正他人。
能随問答。
善解因緣。
是為四法。
自專正者。
聞佛切教能随厭怖身毛皆豎。
如佛所說甯抱熾燃枯樹舉身焦爛。
不于如來方便密教其心未悟。
聞說有常便起诽謗。
而言魔教世論歌頌。
說無常者而謂真實。
甯以舌舐熾燃枯樹。
不說如來真實無常。
若聞他說辄便驚怖。
于說法者而起悲念。
深信如來法身長存。
老病死法所不能壞。
當知世尊不可思議。
教法亦然。
如我所說枯樹經等善自執持。
是為菩薩能自專正。
能正人者。
如世尊說法。
有一女人乳養嬰兒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有所顧念。
在于一面思惟而住。
爾時世尊知其所念。
即以其子為喻而說法言。
譬如母人善養其子。
初以指爪而含凝蘇。
令其消已漸複更增。
時彼女人心即開解。
便白佛言。
世尊。
大聖知我心念而作是說。
我今晨朝多與兒蘇将無損壽。
佛言。
不也。
此兒已大堪食無患。
女人歡喜而白佛言。
奇哉世尊。
善說随順消不消法。
為受化者先說無常苦空不淨。
若當衆生信心未固。
便為彼說常住法者。
壞彼信根。
常蘇不消。
佛言。
善哉。
善女人。
應如是學。
初養子法漸與易消柔軟之食。
年既長大與堅實者能消無患。
我亦如是。
為諸弟子先說不淨無常苦空柔軟之食。
道心既增堪受大乘。
然後為說此摩诃衍大般泥洹。
甜苦辛酢醎淡六味堅實之食。
以苦酢味。
無常醎味。
非我苦味。
悅樂。
甜味。
吾我淡味。
常法辛味。
以煩惱薪燃幻行火。
熟大般泥洹甘露法食。
複次善女人。
譬如姊妹有諸緣事舍家出行。
詣他聚落或久不還。
汝有二子。
一者純善。
一者弊惡。
臨欲行時珍寶秘藏不語惡子而付善子。
女人白佛。
實爾。
世尊。
佛問女人。
何故寶藏不語惡子。
女人白佛。
彼惡子者。
所作非義為放逸行食用無度。
是故不語。
其善子者。
能立門戶榮顯宗族。
是以付之。
佛言。
應爾。
我法亦然。
欲入方便般泥洹時。
如來寶藏秘密法要悉付弟子。
不授犯戒諸邪見者。
汝今于我為作滅想為作常想。
女人白佛。
我于如來作常住想。
佛言。
姊妹。
如汝所說應作是觀莫作滅想。
當知如來是常住法。
非變易法非磨滅法。
其有衆生于如來所修常住想者。
當知是等家家有佛。
是名能正他人。
能随問答者。
猶若有人來問如來。
我當雲何得大施之名流聞天下而不舍财。
佛告族姓子。
唯有清素不畜童仆修持梵行。
而樂施彼奴婢妻妾。
斷除肉味而樂施以肉。
避酒不飲而樂勸以酒。
常習時食而施以非時。
離諸香華嚴具器物。
悉以香花莊嚴之具而施與之。
如是等類随其所施皆悉歸已為大施主。
若如是者便得大施名聞天下。
未曾損己一毫之費。
如是比說能随問答。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
如世尊說。
不食肉者而以肉施。
其食肉者得無大過。
豈不增長外道邪見。
是故應立不食肉法。
佛告迦葉。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善察佛意。
護法菩薩法應如是。
善男子。
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聽食肉。
設得餘食常當應作食子肉想。
雲何弟子而聽食肉。
諸佛所說其食肉者斷大慈種。
迦葉菩薩白佛言。
雲何世尊。
聽食三種淨肉。
佛告迦葉。
此三種肉随事漸制故作是說。
迦葉複問何因。
佛言。
有九種受離十種肉。
佛告迦葉。
此亦漸制。
當知則現不食肉也。
迦葉菩薩又白佛言。
雲何世尊。
稱歎魚肉以為美食。
佛告迦葉。
我不說魚肉以為美食。
我說甘蔗粳米石蜜及諸甘果以為美食。
如我稱歎種種衣服為莊嚴具。
又歎三種壞色之服。
當知魚肉随順貪欲腥穢食耳。
迦葉菩薩白佛言。
若世尊制不食肉者。
彼五種乳麻油缯綿珂貝皮革亦不應受。
佛言。
異想莫作外道尼揵子見。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今當雲何。
佛告迦葉。
善男子。
我從今日制諸弟子。
不聽食三種淨肉。
及離九種受十種肉。
乃至自死一不得食。
所以者何。
其食肉者。
若行住坐卧一切衆生見皆怖畏。
聞其殺氣如人食興蕖及蒜。
若入衆會悉皆憎惡。
其食肉者亦複如是。
一切衆生聞其殺氣恐怖畏死。
水陸空行有命之類見皆馳走。
是故菩薩未曾食肉。
為化衆生随時現食。
其實不食。
複次善男子。
我般泥洹後久遠世時。
當有比丘雖為學道而自貢高言。
我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于惡世中流離貧乏困苦出家。
種種妄解名字比丘。
為利養故恭敬白衣。
形狀憔悴如放牧者。
身著袈裟如獵師像。
悕望世利如貓捕鼠。
病瘦疥癞身體不淨。
而被牟尼賢聖被服。
形如餓鬼貧窮寒悴。
非真沙門為沙門像。
于當來世正法壞時。
于我所制法律行處。
經典正論皆悉違反。
各各自造經論戒律言我戒律食肉清淨是佛所說。
自造頌論各相違反。
皆稱沙門釋迦弟子。
複次善男子。
我說教法受生谷米。
及食魚肉自手作食則非清淨。
習押油業學諸技術。
工巧木匠皮革之師。
往來國王觀星曆造醫方。
學音聲論巧世文辭。
畜奴婢聚錢财。
金銀珊瑚珂貝玉石真珠寶物。
畜養師子虎豹[狂-王+由]鼠貓狸。
居毒藥持咒術。
作畫師造書牒。
茂羅業起蠱道。
歌舞幻惑捔力。
染齒香熏塗身。
著花鬘治形體。
及餘種種非法像類非法器服。
我說斯等非清淨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若有國土多食肉者。
一切乞食皆悉雜肉。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雲何于中應清淨命。
佛告迦葉。
善男子。
若食雜肉。
應著水中食與肉别。
然後可食非越比尼。
迦葉菩薩複白佛言。
若食與肉不可分者。
此當雲何。
佛告迦葉。
善男子。
若常食肉國一切食皆有肉現。
我聽卻肉去汁壞其本味然後可食。
若魚鹿肉等自分可知。
食者得罪。
我今日說有因緣者制不食肉。
無因緣者因說大般泥洹。
亦複制令不應食肉。
是名能随問答。
善解因緣者。
若比丘優婆塞問如是義。
雲何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
初出世時不為弟子一一制戒。
不一一說如是法門。
不究竟說波羅提木叉者。
其義雲何比尼有何義。
善男子。
聽我分别波羅提木叉義。
波羅提木叉者。
少欲知足成就威儀。
不多受畜離諸染著。
于一切淨命堕者。
堕四惡趣泥犁燒煮。
彼威儀少欲不受畜一切淨命堕。
言非堕者。
堕阿鼻泥犁中。
是名為堕。
布薩者。
長養二種義。
波羅提木叉者。
離于邪說比尼者。
微細教誡調伏威儀。
又不受非法物亦不施人。
是名比尼。
其中有犯四重法者。
有犯十三有餘法。
有犯三十舍堕法。
有犯九十一堕法。
有犯四悔過法有犯衆學法。
有犯二不定法。
有犯七滅诤法。
有謗毀經教及一闡提輩。
有是等罪不向明者發露悔過。
一向覆藏如龜藏六。
犯戒之罪日夜增長。
雲何世尊知有是罪而不結戒。
令彼衆生堕惡趣中。
猶如有人将多人衆欲至他方示其要路。
其中有人迷失正道堕非道行。
彼黠慧者追喚令還得本正路。
如來教法亦複如是。
初說直道。
若諸比丘多作諸過。
然後為說犯罪果報。
為其制戒。
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