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泥洹經卷第三

關燈
如來。

    其性已斷。

    譬如鈎餌鈎繩已斷。

    真解脫者亦複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度于彼岸。

    譬如河流有彼此岸。

    無量生死名為此岸。

    真解脫者名為彼岸。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清淨淵渟。

    其淵渟者非諸河水猶如大海。

    其解脫者亦複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其味淳美。

    如種居舍子其味轉苦。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諸放逸。

    其放逸者耽樂五欲。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其性清淨離淫怒癡。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伏諸渴愛。

    愛有二種。

    有念愛有法愛。

    法愛者哀念衆生。

    真解脫者無有念愛離我我所。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其性滅盡。

    一切生死習氣鈎鎖悉滅。

    是名解脫。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為世間舍。

    度一切有為作覆蔭。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為世間依猶如國王遊諸國邑。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不動快樂是名解脫。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其處常安。

    譬如曠野險難恐怖。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猶師子王于諸獸類無諸恐怖。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諸逼迫。

    猶如有人為惡獸所迫。

    無諸救護令度厄難。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猶如船師得牢堅船能度大海。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諸滓濁。

    譬如從乳出酪。

    從酪出生蘇。

    從生蘇出熟蘇。

    從熟蘇出醍醐。

    唯有醍醐自性清淨離諸滓穢。

    解脫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伏諸高慢。

    譬如國王高慢自大謂無與等。

    其解脫者則不如是。

    離諸高慢無我我所。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滅除無明。

    譬如乳酪展轉相生乃至醍醐。

    其醍醐者離諸滓穢自性明淨。

    解脫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欲閑靜無有倫匹二法等者。

    獨行獨步如空野象。

    解脫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諸欺诳解脫我所入如來藏。

    其諸天人阿修羅身無有堅實。

    猶如伊蘭蘆葦芭蕉。

    無有堅實離如來藏。

    真解脫者入如來藏。

    離諸虛僞斷一切有。

    解脫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入佛正法。

    非正法者如百葉華。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入于一性種種性者。

    一切衆生性。

    種種壽者。

    一切衆生壽。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入于一處。

    于諸入門無有我所。

    解脫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是為善法。

    譬如孝子孝于父母。

    解脫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出于世間。

    于一切法出過其上。

    一切味中真解脫味為最第一。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湛然不動。

    其名動者如海湧波。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如因陀羅幢四方風吹不能動搖。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升于法堂。

    世間堂者如王殿堂。

    真解脫堂則不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光明照曜如煉真金。

    解脫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止息快樂。

    譬如國王敵國新伏身心快樂。

    真解脫者舍諸苦陰泥洹快樂。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無餘畢竟離諸結縛生死牢獄。

    譬如囚徒罪畢出獄。

    解脫如是。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諸結毒。

    無量煩惱毒蛇結患悉已解脫。

    息一切有離一切苦。

    得一切樂長息解脫。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淫怒癡。

    一切煩惱永已除盡。

    拔三毒根無餘解脫。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一切有。

    一切諸有于斯永滅。

    入于泥洹究竟解脫。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超越諸陰。

    超越一切諸不善法長處解脫。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于自在。

    離諸我所世俗非我。

    真實無我佛性顯現。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其性虛空。

    其虛空者。

    所有無所有皆不可得。

    如尼揵等有無所有。

    真解脫者則不如是。

    又其空者如蘇蜜瓶。

    無蘇蜜故名為空瓶。

    其實不空。

    因無物故。

    形色猶存當知非空。

    解脫不空亦複如是。

    有形有色。

    故說不空。

    無量煩惱二十五有生死輪轉。

    世界行處往來永絕。

    如無蘇蜜名為空瓶。

    滅諸過患。

    故名為空。

    如瓶色像。

    離世間法周旋行處。

    不動快樂常住不變。

    然彼瓶色是無常法。

    真解脫者常住不變。

    是故名曰不空之空。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離處所著。

    處所著者。

    樂為帝釋大力梵王覺慧成滿。

    是諸愛著皆悉解脫。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無貪滅盡。

    一切有求貪欲永盡。

    脫諸習著是名為滅。

    其滅盡者即是解脫。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泥洹快樂。

    其泥洹者。

    譬如群鹿遇諸獵師危怖殆死。

    逃走山野值仙人窟。

    便得蘇息安隐快樂。

    蘇息快樂是名泥洹。

    其泥洹者非為盡滅。

    于一切有無量生死颠倒煩惱怨家解脫。

    方便逃避得入正法仙人窟宅。

    牟尼止處第三歸依。

    蘇息快樂無量衆生。

    蘇息快樂名為泥洹。

    非為盡滅。

    若諸衆生得三歸依名為泥洹。

    豈況如來一切種智。

    永舍此身而非泥洹安隐快樂。

    入泥洹者。

    如人迷醉。

    有人來問為安樂不。

    彼醉解已答言安樂。

    如是衆生于無數劫迷醉生死二十五有。

    得正覺時泥洹快樂。

    安隐常住不動解脫。

    非為滅盡。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不生不起即是解脫。

    是如來耶。

    佛告迦葉。

    如是如是。

    善男子。

    不生不起。

    即是解脫。

    亦是如來。

    迦葉菩薩複白佛言。

    彼虛空性不生不起。

    亦是如來耶。

    佛告迦葉。

    究竟解脫。

    非如虛空。

    複次善男子。

    如加陵毗伽及命命鳥。

    其聲清徹甯同鸱枭。

    迦葉白佛。

    不也世尊。

    其聲各異不可為比。

    有因緣故諸佛如來方便說喻。

    佛告迦葉。

    善哉善哉。

    善解音聲甚深之義。

    是故解脫即是如來。

    其如來者即是解脫。

    其解脫者無可為喻。

    諸天世人阿修羅等一切無能非喻為喻。

    唯有如來。

    為教化者能方便說。

    非喻為喻說解脫喻。

    所以者何。

    其解脫者即是如來。

    其如來者即是解脫。

    無二無異。

    所謂非喻為喻者。

    面如滿月。

    其大白象。

    猶如雪山。

    諸佛世尊亦複如是。

    說諸非喻為解脫喻。

    化衆生故方便說法及說實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

    以何等故。

    二種說法。

    佛告迦葉。

    善男子。

    譬如有人于如來所起嗔恚心。

    便以刀劍加害如來。

    然其如來無有痛想。

    雲何善男子。

    彼人當成無間罪不。

    迦葉白佛。

    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

    于長養身不傷壞者無無間罪。

    如來無有長養之身。

    名自在法身。

    雲何傷害。

    以彼發心惡方便故得無間罪。

    是名方便法性真實。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我所說法亦複如是。

    複次善男子。

    如有惡人欲害其母。

    其母覺已遠離本處。

    其人不知來詣本處。

    加其刀杖謂為已死。

    其實不死雲何善男子。

    此人甯得無間罪不。

    迦葉白佛言。

    不也世尊。

    若殺事滿足名無間罪。

    而今其母陰界諸入無所傷損非無間罪。

    應得相似無間罪報亦名無間。

    是名方便法之真實。

    迦葉菩薩白佛言。

    善哉善哉。

    世尊。

    善說方便應以不應。

     佛告迦葉。

    有因緣故宣說解脫。

    有因緣故廣說諸喻。

    如是無量功德成就。

    名為泥洹。

    亦名如來。

    是則趣彼大般泥洹。

    今日如來當入泥洹。

    以是義故。

    名大般泥洹。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是為如來不趣滅盡。

    當知如來其壽無盡。

     佛告迦葉。

    善哉善哉。

    善男子。

    護持正法應當如是滅諸狐疑學決定智。

    善男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成就四法善說方等般泥洹經。

     大般泥洹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