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三十六卷

關燈
以故。

    如來尊重如師子王如龍如火。

    我今穢弱雲何能辦諸比丘言。

    阿難。

    汝受我語給事如來得大利益。

    第二第三亦複如是。

    阿難言。

    諸大德。

    我亦不求大利益事。

    實不堪任奉給左右。

    時目犍連複作是言。

    阿難。

    汝今未知。

    阿難言。

    大德。

    唯願說之。

    目犍連言。

    如來先日僧中求使。

    五百羅漢皆求為之如來不聽。

    我即入定見如來意欲令汝為。

    汝今雲何反更不受。

    阿難聞已合掌長跪作如是言。

    諸大德。

    若有是事如來世尊與我三願。

    當順僧命給事左右。

    目犍連言。

    何等三願。

    阿難言。

    一者如來設以故衣賜我聽我不受。

    二者如來設受檀越别請聽我不往。

    三者聽我出入無有時節。

    如是三事佛若聽者。

    當順僧命。

    時憍陳如五百比丘還來我所。

    作如是言。

    我等已勸阿難比丘。

    唯求三願。

    若佛聽者當順僧命。

    文殊師利。

    我于爾時贊阿難言。

    善哉善哉。

    阿難比丘具足智慧預見譏嫌。

    何以故。

    當有人言汝為衣食奉給如來。

    是故先求不受故衣不随别請。

    憍陳如。

    阿難比丘具足智慧。

    入出有時即不能得廣作利益四部之衆。

    是故求欲出入無時。

    憍陳如。

    我為阿難開是三事随其意願。

    時目犍連還阿難所語阿難言。

    吾已為汝啟請三事。

    如來大慈皆已聽許。

    阿難言。

    大德。

    若佛聽者請往給侍。

    文殊師利。

    阿難事我二十餘年。

    具足八種不可思議。

    何等為八。

    一者事我已來二十餘年。

    初不随我受别請食。

    二者事我已來初不受我陳故衣服。

    三者自事我來至我所時終不非時。

    四者自事我來具足煩惱。

    随我入出諸王刹利豪貴大姓。

    見諸女人及天龍女不生欲心。

    五者自事我來持我所說十二部經。

    一經于耳曾不再問。

    如寫瓶水置之一瓶唯除一問。

    善男子。

    琉璃太子殺諸釋氏壞迦毗羅城。

    阿難爾時。

    心懷愁惱發聲大哭。

    來至我所作如是言。

    我與如來俱生此城同一釋種。

    雲何如來光顔如常。

    我則憔悴。

    我時答言。

    阿難。

    我修空定故不同汝。

    過三年已還來問我。

    世尊。

    我往于彼迦毗羅城。

    曾聞如來修空三昧。

    是事虛實。

    我言。

    阿難。

    如是如是。

    如汝所說。

    六者自事我來雖未獲得知他心智。

    常知如來所入諸定。

    七者自事我來未得願智。

    而能了知如是衆生到如來所。

    現在能得四沙門果。

    有後得者。

    有得人身。

    有得天身。

    八者自事我來如來所有秘密之言悉能了知。

    善男子。

    阿難比丘具足如是八不思議。

    是故我稱阿難比丘為多聞藏。

    善男子。

    阿難比丘具足八法。

    能具足持十二部經。

    何等為八。

    一者信根堅固。

    二者其心質直。

    三者身無病苦。

    四者常勤精進。

    五者具足念心。

    六者心無憍慢。

    七者成就定慧。

    八者具足從聞生智。

    文殊師利。

    毗婆屍佛侍者弟子名阿叔迦。

    亦複具足如是八法。

    屍棄如來侍者弟子名差摩迦羅。

    毗舍浮佛侍者弟子名憂波扇陀。

    迦羅鸠村馱佛侍者弟子名曰跋提。

    迦那含牟尼佛侍者弟子名曰蘇坻。

    迦葉佛侍者弟子名葉婆蜜多。

    皆亦具足如是八法。

    我今阿難亦複如是具足八法。

    是故我稱阿難比丘為多聞藏。

    善男子。

    如汝所說。

    此大衆中雖有無量無邊菩薩。

    是諸菩薩皆有重任。

    所謂大慈大悲。

    如是慈悲之因緣故。

    各各匆務調伏眷屬莊嚴自身。

    以是因緣我涅槃後。

    不能宣通十二部經。

    若有菩薩或時能說人不信受。

    文殊師利。

    阿難比丘是吾之弟。

    給事我來二十餘年。

    所可聞法具足受持。

    喻如寫水置之一器。

    是故我今顧問阿難為何所在。

    欲令受持是涅槃經。

    善男子。

    我涅槃後阿難比丘所未聞者。

    弘廣菩薩當能流布。

    阿難所聞自能宣通。

    文殊師利。

    阿難比丘今在他處。

    去此會外十二由旬。

    而為六萬四千億魔之所惱亂。

    汝可往彼發大聲言。

    一切諸魔。

    谛聽谛聽。

    如來今說大陀羅尼。

    一切天龍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

    山神樹神河神海神舍宅等神。

    聞是持名無不恭敬受持之者。

    是陀羅尼十恒河沙諸佛世尊所共宣說。

    能轉女身。

    自識宿命。

    若受五事。

    一者梵行。

    二者斷肉。

    三者斷酒。

    四者斷辛。

    五者樂在寂靜。

    受五事已。

    至心信受讀誦書寫是陀羅尼。

    當知是人即得超越七十七億弊惡之身。

    爾時世尊即便說之 阿摩隸 毗摩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摩羅 若竭鞞 三慢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磨那斯 阿拙提 毗羅隻 庵羅賴低 婆岚彌婆岚 摩莎隸 富泥富那摩奴賴绨 爾時文殊師利從佛受是陀羅尼已。

    至阿難所在魔衆中作如是言。

    諸魔眷屬。

    谛聽我說所從佛受陀羅尼咒。

    魔王聞是陀羅尼已。

    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舍于魔業即放阿難。

    文殊師利與阿難俱來至佛所。

    阿難見佛至心禮敬卻住一面 佛告阿難。

    是娑羅林外有一梵志。

    名須跋陀。

    年百二十。

    雖得五通未舍憍慢。

    獲得非想非非想定。

    生一切智起涅槃想。

    汝可往彼語須跋言。

    如來出世如優昙花。

    于今中夜當般涅槃。

    若有所作可及時作。

    莫于後日而生悔心。

    阿難。

    汝之所說彼定信受。

    何以故。

    汝曾往昔五百世中作須跋陀子。

    其人愛心習猶未盡。

    以是因緣信受汝語。

    爾時阿難受佛敕已。

    往須跋所作如是言。

    仁者當知。

    如來出世如優昙花。

    于今中夜當般涅槃。

    欲有所作可及時作。

    莫于後日生悔心也。

    須跋言。

    善哉阿難。

    我今當往至如來所。

    爾時阿難與須跋陀還至佛所。

    時須跋陀到已。

    問訊作如是言。

    瞿昙。

    我今欲問随我意答。

    佛言。

    須跋。

    今正是時。

    随汝所問。

    我當方便随汝意答。

    瞿昙。

    有諸沙門婆羅門等作如是言。

    一切衆生受苦樂報。

    皆随往日本業因緣。

    是故若有持戒精進。

    受身心苦能壞本業。

    本業既盡衆苦盡滅。

    衆苦盡滅即得涅槃。

    是義雲何。

    佛言。

    善男子。

    若有沙門婆羅門等作是說者。

    我為憐愍常當往來如是人所。

    既至彼已我當問之。

    仁者。

    實作如是說不。

    彼若見答。

    我如是說。

    何以故。

    瞿昙。

    我見衆生習行諸惡多饒财寶身得自在。

    又見修善貧窮多乏不得自在。

    又見有人多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