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二十二卷

關燈
大般涅槃經 第二十二卷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之四 複次善男子。

    雲何菩薩摩诃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

    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修大涅槃。

    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昔所不見而今見之。

    昔所不聞而今聞之。

    昔所不到而今得到。

    昔所不知而今知之。

    雲何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所謂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

    通有二種。

    一者内。

    二者外。

    所言外者與外道共。

    内複有二。

    一者二乘。

    二者菩薩。

    菩薩修行大涅槃經所得神通。

    不與聲聞辟支佛共。

    雲何名為不與聲聞辟支佛共。

    二乘所作神通變化。

    一心作一不得衆多。

    菩薩不爾。

    于一心中則能具足現五趣身。

    所以者何。

    以得如是大涅槃經之勢力故。

    是則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又複雲何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所謂身得自在心得自在。

    何以故。

    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

    或心随身或身随心。

    雲何名為心随于身。

    譬如醉人酒在身中爾時身動心亦随動。

    亦如身懶心亦随懶。

    是則名為心随于身。

    又如嬰兒其身稚小心亦随小。

    大人身大心亦随大。

    又如有人身體粗澀心常思念欲得膏油潤漬令軟。

    是則名為心随于身。

    雲何名為身随于心。

    所謂去來坐卧修行施戒忍辱精進。

    愁惱之人身則羸悴。

    歡喜之人身則肥鮮。

    恐怖之人身體戰動。

    專心聽法身則怡悅。

    悲泣之人涕淚橫流。

    是則名為身随于心。

    菩薩不爾。

    于身心中俱得自在。

    是則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複次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所現身相猶如微塵。

    以此微身悉能遍至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佛世界無所障礙。

    而心常定初不移動。

    是則名為心不随身。

    是亦名為昔所不到而今能到。

    何故複名昔所不到而今能到。

    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到。

    菩薩能到。

    是故名為昔所不到而今能到。

    一切聲聞辟支佛等。

    雖以神通不能變身如細微塵遍至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聲聞緣覺身若動時心亦随動。

    菩薩不爾。

    心雖不動身無不至。

    是名菩薩心不随身。

    複次善男子。

    菩薩化身猶如三千大千世界。

    以此大身入一塵身。

    其心爾時亦不随小。

    聲聞緣覺雖能化身令如三千大千世界。

    而不能以如此大身入微塵身。

    于此事中尚自不能。

    況能令心而不随動。

    是名菩薩心不随身。

    複次善男子。

    菩薩摩诃薩以一音聲。

    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衆生悉聞。

    心終不念令是音聲遍諸世界使諸衆生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而是菩薩亦初不言我令衆生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菩薩若言因我說法令諸衆生不聞者聞。

    當知是人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衆生不聞我為說者。

    如此之心是生死心。

    一切菩薩是心已盡。

    以是義故。

    菩薩摩诃薩所有身心不相随逐。

    善男子。

    一切凡夫身心相随。

    菩薩不爾。

    為化衆生故雖現身小心亦不小。

    何以故。

    諸菩薩等所有心性常廣大故。

    雖現大身心亦不大。

    雲何大身。

    身如三千大千世界。

    雲何小心行嬰兒行。

    以是義故心不随身菩薩摩诃薩已于無量阿僧祇劫。

    遠酒不飲而心亦動。

    心無悲苦身亦流淚。

    實無恐怖身亦戰栗。

    以是義故。

    當知菩薩身心自在不相随逐。

    菩薩摩诃薩唯現一身而諸衆生各各見異。

    複次善男子。

    雲何菩薩摩诃薩修大涅槃。

    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菩薩摩诃薩先取聲相。

    所謂象聲馬聲車聲人聲貝鼓箫笛歌哭等聲。

    而修習之。

    以修習故。

    能聞無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音聲。

    複轉修習得異耳根。

    異于聲聞緣覺天耳。

    何以故。

    二乘所得清淨耳根。

    若依初禅淨妙四大。

    唯聞初禅不聞二禅。

    乃至四禅亦複如是。

    雖可一時得聞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音聲。

    而不能聞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世界音聲。

    以是義故。

    菩薩所得異于聲聞緣覺耳根。

    以是異故。

    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雖聞音聲而心初無聞聲之相。

    不作有相常相樂相我相淨相主相依相作相因相定相果相。

    以是義故。

    諸菩薩等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诃薩言。

    若佛所說。

    不作定相不作果相。

    是義不然。

    何以故。

    如來先說。

    若人聞是大涅槃經一句一字。

    必定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于今雲何複言無定無果。

    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是定相即是果相。

    雲何而言無定無果。

    聞惡聲故則生惡心生惡心故則至三塗。

    若至三塗則是定果。

    雲何而言無定無果 爾時如來贊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能作是問。

    若使諸佛說諸音聲有定果相者。

    則非諸佛世尊之相。

    是魔王相。

    生死之相。

    遠涅槃相何以故。

    一切諸佛凡所演說無定果相。

    善男子。

    譬如刀中照人面像。

    豎則見長橫則見廣。

    若有定相雲何而得豎則見長橫則見廣。

    以是義故。

    諸佛世尊凡所演說無定果相。

    善男子。

    夫涅槃者實非聲果。

    若使涅槃是聲果者。

    當知涅槃非是常法。

    善男子。

    譬如世間從因生法。

    有因則有果。

    無因則無果。

    因無常故果亦無常。

    所以者何。

    因亦作果。

    果亦作因。

    以是義故。

    一切諸法無有定相。

    若使涅槃從因生者。

    因無常故果亦無常。

    而是涅槃不從因生體非是果。

    是故為常。

    善男子。

    以是義故。

    涅槃之體無定無果。

    善男子。

    夫涅槃者亦可言定亦可言果。

    雲何為定。

    一切諸佛所有涅槃常樂我淨。

    是故為定。

    無生老壞。

    是故為定一闡提等犯四重禁诽謗方等。

    作五逆罪舍除本心。

    必定得故。

    是故為定。

    善男子。

    如汝所言。

    若人聞我說大涅槃一字一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汝于是義猶未解了。

    汝當谛聽。

    吾當為汝更分别之。

    善男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大涅槃一字一句。

    不作字相。

    不作句相。

    不作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