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寶案。
是諸案上有種種花。
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
郁金諸香及餘薰香微妙第一。
諸優婆塞為佛及僧。
辦諸食具種種備足。
皆是栴檀沉水香薪。
八功德水之所成熟。
其食甘美有六種味。
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醎六淡。
複有三德。
一者輕軟。
二者淨潔。
三者如法。
作如是等種種莊嚴。
至力士生處娑羅雙樹間。
複以金沙遍布其地。
以迦陵伽衣欽婆羅衣及缯彩衣而覆沙上。
周匝遍滿十二由旬。
為佛及僧敷置七寶師子之座。
其座高大如須彌山。
是諸座上皆有寶帳垂諸璎珞。
諸娑羅樹悉懸種種微妙幡蓋。
種種好香用以塗樹。
種種名花以散樹間。
諸優婆塞各作是念。
一切衆生若有所乏。
飲食衣服頭目。
支體。
随其所須皆悉給與。
作是施時離欲嗔恚穢濁毒心。
無餘思願求世福樂。
唯志無上清淨菩提。
是優婆塞等皆已安住于菩薩道。
複作是念。
如來今者受我食已當入涅槃。
作是念已。
身毛皆豎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
涕泣盈目生大苦惱。
各各赍持供養之具載以寶車。
香木幢幡寶蓋飲食。
疾至佛所稽首佛足。
以其所持供養之具欲供養如來。
繞百千匝。
舉聲号泣哀動天地槌胸大呌淚下如雨。
複相謂言。
苦哉仁者。
世間虛空世間虛空。
便自舉身投如來前。
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
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世尊。
知時默然不受。
如是三請悉皆不許。
諸優婆塞不果所願。
心懷悲惱默然而住。
猶如慈父唯有一子卒病命終殡送還歸極大憂惱。
諸優婆塞悲泣懊惱亦複如是。
以諸供具安置一處。
卻住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複有三恒河沙諸優婆夷。
受持五戒威儀具足。
其名曰壽德優婆夷。
德鬘優婆夷。
毗舍佉優婆夷等。
八萬四千而為上首。
悉能堪任護持正法。
為度無量百千衆生。
故現女身呵責家法。
自觀己身如四毒蛇。
是身常為無量諸蟲之所唼食。
是身臭穢貪欲獄縛。
是身可惡猶如死狗。
是身不淨九孔常流。
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
手足以為卻敵樓橹。
目為竅孔。
頭為殿堂。
心王處中。
如是身城諸佛世尊之所棄舍。
凡夫愚人常所味着。
貪淫嗔恚愚癡羅刹止住其中。
是身不堅。
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
是身無常念念不住。
猶如電光暴水幻炎。
亦如畫水随畫随合。
是身易壞。
猶如河岸臨峻大樹。
是身不久當為狐狼鵄枭雕鹫烏鵲餓狗之所食啖。
誰有智者當樂此身。
甯以牛迹盛大海水。
不能具說是身無常不淨臭穢。
甯丸大地使如棗等。
漸漸轉小猶葶苈子乃至微塵。
不能具說是身過患。
是故當舍如棄涕唾。
以是因緣諸優婆夷。
以空無相無願之法常修其心。
深樂咨受大乘經典。
聞已亦能為他演說。
護持本願毀呰女身。
甚可患厭性不堅牢。
心常修集如是正觀。
破壞生死無際輪轉。
渴仰大乘既自充足。
複能充足餘渴仰者。
深樂大乘守護大乘。
雖現女身實是菩薩。
善能随順一切世間。
度未度者。
解未解者。
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于未來世當轉法輪。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堅持禁戒。
皆悉成就如是功德。
于諸衆生生大悲心。
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亦于晨朝日初出時。
各相謂言。
今日宜應至雙樹間。
諸優婆夷所設供具倍勝于前。
持至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
唯願如來哀受我供。
如來默然而不許可。
諸優婆夷不果所願。
心懷惆怅卻坐一面 爾時複有四恒河沙毗舍離城諸離車等男女大小妻子眷屬。
及閻浮提諸王眷屬。
為求法故。
善修戒行威儀具足。
摧伏異學壞正法者。
常相謂言。
我等當以金銀倉庫。
為令甘露無盡正法深奧之藏久住于世。
願令我等常得修學。
若有诽謗佛正法者。
當斷其舌。
複作是願。
若有出家毀禁戒者。
我當罷令還俗策使。
有能深樂護持正法。
我當敬重如事父母。
若有衆僧能修正法。
我當随喜令得勢力。
常欲樂聞大乘經典。
聞已亦能為人廣說。
皆悉成就如是功德。
其名曰淨無垢藏離車子。
淨不放逸離車子。
恒水無垢淨德離車子。
如是等各相謂言。
仁等今可速往佛所。
所辦供養種種具足。
一一離車各嚴八萬四千大象八萬四千驷馬寶車。
八萬四千明月寶珠。
天木栴檀沉水薪束。
種種各有八萬四千。
一一象前有寶幢幡蓋。
其蓋小者周匝縱廣滿一由旬。
幡最短者長三十三由旬。
寶幢卑者高百由旬。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
往至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
唯願如來哀受我供。
如來默然而不許可。
諸離車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
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
于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複有五恒河沙大臣長者。
敬重大乘。
若有異學謗正法者。
是諸人等力能摧伏。
猶如雹雨摧折草木。
其名曰日光長者。
護世長者。
護法長者。
如是之等而為上首。
所設供具五倍于前。
俱共持往詣雙樹間。
稽首佛足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設諸供具。
唯願哀愍受我等供。
如來默然而不受之。
諸長者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
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
于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複有毗舍離王及其後宮夫人眷屬。
閻浮提内所有諸王。
除阿阇世并及城邑聚落人民。
其名曰月無垢王等。
各嚴四兵欲往佛所。
是一一王各有一百八十萬億人民眷屬。
是諸車兵駕以象馬。
象有六牙馬疾如風。
莊嚴供具六倍于前。
寶蓋之中有極小者。
周匝縱
是諸案上有種種花。
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
郁金諸香及餘薰香微妙第一。
諸優婆塞為佛及僧。
辦諸食具種種備足。
皆是栴檀沉水香薪。
八功德水之所成熟。
其食甘美有六種味。
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醎六淡。
複有三德。
一者輕軟。
二者淨潔。
三者如法。
作如是等種種莊嚴。
至力士生處娑羅雙樹間。
複以金沙遍布其地。
以迦陵伽衣欽婆羅衣及缯彩衣而覆沙上。
周匝遍滿十二由旬。
為佛及僧敷置七寶師子之座。
其座高大如須彌山。
是諸座上皆有寶帳垂諸璎珞。
諸娑羅樹悉懸種種微妙幡蓋。
種種好香用以塗樹。
種種名花以散樹間。
諸優婆塞各作是念。
一切衆生若有所乏。
飲食衣服頭目。
支體。
随其所須皆悉給與。
作是施時離欲嗔恚穢濁毒心。
無餘思願求世福樂。
唯志無上清淨菩提。
是優婆塞等皆已安住于菩薩道。
複作是念。
如來今者受我食已當入涅槃。
作是念已。
身毛皆豎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
涕泣盈目生大苦惱。
各各赍持供養之具載以寶車。
香木幢幡寶蓋飲食。
疾至佛所稽首佛足。
以其所持供養之具欲供養如來。
繞百千匝。
舉聲号泣哀動天地槌胸大呌淚下如雨。
複相謂言。
苦哉仁者。
世間虛空世間虛空。
便自舉身投如來前。
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
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世尊。
知時默然不受。
如是三請悉皆不許。
諸優婆塞不果所願。
心懷悲惱默然而住。
猶如慈父唯有一子卒病命終殡送還歸極大憂惱。
諸優婆塞悲泣懊惱亦複如是。
以諸供具安置一處。
卻住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複有三恒河沙諸優婆夷。
受持五戒威儀具足。
其名曰壽德優婆夷。
德鬘優婆夷。
毗舍佉優婆夷等。
八萬四千而為上首。
悉能堪任護持正法。
為度無量百千衆生。
故現女身呵責家法。
自觀己身如四毒蛇。
是身常為無量諸蟲之所唼食。
是身臭穢貪欲獄縛。
是身可惡猶如死狗。
是身不淨九孔常流。
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
手足以為卻敵樓橹。
目為竅孔。
頭為殿堂。
心王處中。
如是身城諸佛世尊之所棄舍。
凡夫愚人常所味着。
貪淫嗔恚愚癡羅刹止住其中。
是身不堅。
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
是身無常念念不住。
猶如電光暴水幻炎。
亦如畫水随畫随合。
是身易壞。
猶如河岸臨峻大樹。
是身不久當為狐狼鵄枭雕鹫烏鵲餓狗之所食啖。
誰有智者當樂此身。
甯以牛迹盛大海水。
不能具說是身無常不淨臭穢。
甯丸大地使如棗等。
漸漸轉小猶葶苈子乃至微塵。
不能具說是身過患。
是故當舍如棄涕唾。
以是因緣諸優婆夷。
以空無相無願之法常修其心。
深樂咨受大乘經典。
聞已亦能為他演說。
護持本願毀呰女身。
甚可患厭性不堅牢。
心常修集如是正觀。
破壞生死無際輪轉。
渴仰大乘既自充足。
複能充足餘渴仰者。
深樂大乘守護大乘。
雖現女身實是菩薩。
善能随順一切世間。
度未度者。
解未解者。
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于未來世當轉法輪。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堅持禁戒。
皆悉成就如是功德。
于諸衆生生大悲心。
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亦于晨朝日初出時。
各相謂言。
今日宜應至雙樹間。
諸優婆夷所設供具倍勝于前。
持至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
唯願如來哀受我供。
如來默然而不許可。
諸優婆夷不果所願。
心懷惆怅卻坐一面 爾時複有四恒河沙毗舍離城諸離車等男女大小妻子眷屬。
及閻浮提諸王眷屬。
為求法故。
善修戒行威儀具足。
摧伏異學壞正法者。
常相謂言。
我等當以金銀倉庫。
為令甘露無盡正法深奧之藏久住于世。
願令我等常得修學。
若有诽謗佛正法者。
當斷其舌。
複作是願。
若有出家毀禁戒者。
我當罷令還俗策使。
有能深樂護持正法。
我當敬重如事父母。
若有衆僧能修正法。
我當随喜令得勢力。
常欲樂聞大乘經典。
聞已亦能為人廣說。
皆悉成就如是功德。
其名曰淨無垢藏離車子。
淨不放逸離車子。
恒水無垢淨德離車子。
如是等各相謂言。
仁等今可速往佛所。
所辦供養種種具足。
一一離車各嚴八萬四千大象八萬四千驷馬寶車。
八萬四千明月寶珠。
天木栴檀沉水薪束。
種種各有八萬四千。
一一象前有寶幢幡蓋。
其蓋小者周匝縱廣滿一由旬。
幡最短者長三十三由旬。
寶幢卑者高百由旬。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
往至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
唯願如來哀受我供。
如來默然而不許可。
諸離車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
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
于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複有五恒河沙大臣長者。
敬重大乘。
若有異學謗正法者。
是諸人等力能摧伏。
猶如雹雨摧折草木。
其名曰日光長者。
護世長者。
護法長者。
如是之等而為上首。
所設供具五倍于前。
俱共持往詣雙樹間。
稽首佛足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設諸供具。
唯願哀愍受我等供。
如來默然而不受之。
諸長者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
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
于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複有毗舍離王及其後宮夫人眷屬。
閻浮提内所有諸王。
除阿阇世并及城邑聚落人民。
其名曰月無垢王等。
各嚴四兵欲往佛所。
是一一王各有一百八十萬億人民眷屬。
是諸車兵駕以象馬。
象有六牙馬疾如風。
莊嚴供具六倍于前。
寶蓋之中有極小者。
周匝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