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廣滿八由旬。
幡極短者十六由旬。
寶幢下者三十六由旬。
是諸王等安住正法惡賤邪法。
敬重大乘深樂大乘。
憐愍衆生等如一子。
所持飲食香氣流布滿四由旬。
亦于晨朝日初出時。
持是種種上妙甘饍。
詣雙樹間至如來所。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
唯願如來。
哀愍受我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亦不許可。
是諸王等不果所願。
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複有七恒河沙諸王夫人。
唯除阿阇世王夫人。
為度衆生現受女身。
常觀身行。
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薰修其心。
其名曰三界妙夫人。
愛德夫人。
如是等諸王夫人。
皆悉安住于正法中。
修行禁戒威儀具足。
憐愍衆生等如一子。
各相謂言。
今宜速往詣世尊所。
諸王夫人所設供養七倍于前。
香花寶幢缯彩幡蓋上妙飲食。
寶蓋小者周匝縱廣十六由旬。
幡最短者三十六由旬。
寶幢卑者六十八由旬。
飲食香氣周遍流布滿八由旬。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
往如來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
唯願如來。
哀愍受我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
時諸夫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
自拔頭發捶胸大哭。
猶如慈母新喪愛子。
卻住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複有八恒河沙諸天女等。
其名曰廣目天女。
而為上首。
作如是言。
汝等諸姊。
谛觀谛觀。
是諸人衆所設種種上妙供具。
欲供如來及比丘僧。
我等亦當如是嚴設微妙供具供養如來。
如來受已當入涅槃。
諸姊。
諸佛如來出世甚難。
最後供養亦複倍難。
若佛涅槃世間虛空。
是諸天女愛樂大乘欲聞大乘。
聞已亦能為人廣說。
渴仰大乘既自充足。
複能充足餘渴仰者。
守護大乘。
若有異學憎嫉大乘。
勢能摧滅如雹摧草。
護持戒行威儀具足。
善能随順一切世間。
度未度者。
脫未脫者。
于未來世當轉法輪。
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修學大乘。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等慈衆生如視一子。
亦于晨朝日初出時。
各取種種天木香等。
倍于人間所有香木。
其木香氣能滅人中種種臭穢。
白車白蓋駕四白馬。
一一車上皆張白帳。
其帳四邊懸諸金鈴。
種種香花寶幢幡蓋。
上妙甘饍種種伎樂。
敷師子座。
其座四足純绀琉璃。
于其座後各各皆有七寶倚床。
一一座前複有金機。
複以七寶而為燈樹。
種種寶珠以為燈明。
微妙天花遍布其地。
是諸天女設是供已。
心懷哀感涕淚交流生大苦惱。
亦為利益安樂衆生。
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顯發如來方便密教。
亦為不斷種種說法。
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唯願如來。
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
諸天女等不果所願心懷憂惱。
卻在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複有九恒河沙諸龍王等住于四方。
其名曰和修吉龍王。
難陀龍王。
婆難陀龍王。
而為上首。
是諸龍王亦于晨朝日初出時。
設諸供具倍于人天。
持至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
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
是諸龍王不果所願。
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複有十恒河沙諸鬼神王。
毗沙門王而為上首。
各相謂言。
仁等今者可速詣佛所。
所設供具倍于諸龍。
持往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
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許。
是諸鬼王不果所願。
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複有二十恒河沙金翅鳥王。
降怨鳥王而為上首。
複有三十恒河沙乾闼婆王。
那羅達王而為上首。
複有四十恒河沙緊那羅王。
善見王而為上首。
複有五十恒河沙摩睺羅伽王。
大善見王而為上首。
複有六十恒河沙阿修羅王。
睒婆利王而為上首。
複有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
無垢河水王。
跋提達多王等。
而為上首。
複有八十恒河沙沙羅刹王。
可畏王而為上首。
舍離惡心更不食人。
于怨憎中生慈悲心。
其形醜陋以佛神力皆悉端正。
複有九十恒河沙樹林神王。
樂香王而為上首。
複有千恒河沙持咒王。
大幻持咒王而為上首。
複有一億恒河沙貪色鬼魅。
善見王而為上首。
複有百億恒河沙天諸婇女。
藍婆女。
郁婆屍女。
帝路沾女。
毗舍佉女。
而為上首。
複有千億恒河沙等諸鬼王。
白濕王而為上首。
複有十萬億恒河沙等諸天子及諸天王四天王等。
複有十萬億恒河沙等四方風神。
吹諸樹上時非時花散雙樹間。
複有十萬億恒河沙主雲雨神。
皆作是念。
如來涅槃焚身之時。
我當注雨令火時滅。
衆中熱悶為作清涼。
複有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
羅睺象王。
金色象王。
甘味象王。
绀睺象王。
欲香象王等。
而為上首。
敬重大乘愛樂大乘。
知佛不久當般涅槃。
各各拔取無量無邊諸妙蓮花。
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卻住一面。
複有二十恒河沙等師子獸王。
師子吼王而為上首。
施與一切衆生無畏。
持諸花菓來至佛所。
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複有二十恒河沙等諸飛鳥王。
凫雁鴛鴦孔雀諸鳥乾闼婆鳥。
迦蘭陀鳥。
鸲鹆鹦鹉。
俱翅羅鳥。
婆嘻伽鳥。
迦陵頻伽鳥。
耆婆耆婆鳥。
如是等諸鳥持諸花菓來至佛所。
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複有二十恒河沙等水牛牛羊。
往至佛所出妙香乳。
其乳流滿拘屍那城。
所有溝坑色香美味悉皆具足。
成是事已卻住一面。
複有二十恒河沙等四天下中諸神仙人。
忍辱仙等而為上首。
持諸香花及諸甘菓。
來詣佛所稽首佛足。
繞佛三匝。
而白佛言。
唯願世尊。
哀
幡極短者十六由旬。
寶幢下者三十六由旬。
是諸王等安住正法惡賤邪法。
敬重大乘深樂大乘。
憐愍衆生等如一子。
所持飲食香氣流布滿四由旬。
亦于晨朝日初出時。
持是種種上妙甘饍。
詣雙樹間至如來所。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
唯願如來。
哀愍受我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亦不許可。
是諸王等不果所願。
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複有七恒河沙諸王夫人。
唯除阿阇世王夫人。
為度衆生現受女身。
常觀身行。
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薰修其心。
其名曰三界妙夫人。
愛德夫人。
如是等諸王夫人。
皆悉安住于正法中。
修行禁戒威儀具足。
憐愍衆生等如一子。
各相謂言。
今宜速往詣世尊所。
諸王夫人所設供養七倍于前。
香花寶幢缯彩幡蓋上妙飲食。
寶蓋小者周匝縱廣十六由旬。
幡最短者三十六由旬。
寶幢卑者六十八由旬。
飲食香氣周遍流布滿八由旬。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
往如來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
唯願如來。
哀愍受我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
時諸夫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
自拔頭發捶胸大哭。
猶如慈母新喪愛子。
卻住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複有八恒河沙諸天女等。
其名曰廣目天女。
而為上首。
作如是言。
汝等諸姊。
谛觀谛觀。
是諸人衆所設種種上妙供具。
欲供如來及比丘僧。
我等亦當如是嚴設微妙供具供養如來。
如來受已當入涅槃。
諸姊。
諸佛如來出世甚難。
最後供養亦複倍難。
若佛涅槃世間虛空。
是諸天女愛樂大乘欲聞大乘。
聞已亦能為人廣說。
渴仰大乘既自充足。
複能充足餘渴仰者。
守護大乘。
若有異學憎嫉大乘。
勢能摧滅如雹摧草。
護持戒行威儀具足。
善能随順一切世間。
度未度者。
脫未脫者。
于未來世當轉法輪。
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修學大乘。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等慈衆生如視一子。
亦于晨朝日初出時。
各取種種天木香等。
倍于人間所有香木。
其木香氣能滅人中種種臭穢。
白車白蓋駕四白馬。
一一車上皆張白帳。
其帳四邊懸諸金鈴。
種種香花寶幢幡蓋。
上妙甘饍種種伎樂。
敷師子座。
其座四足純绀琉璃。
于其座後各各皆有七寶倚床。
一一座前複有金機。
複以七寶而為燈樹。
種種寶珠以為燈明。
微妙天花遍布其地。
是諸天女設是供已。
心懷哀感涕淚交流生大苦惱。
亦為利益安樂衆生。
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顯發如來方便密教。
亦為不斷種種說法。
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
唯願如來。
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
諸天女等不果所願心懷憂惱。
卻在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複有九恒河沙諸龍王等住于四方。
其名曰和修吉龍王。
難陀龍王。
婆難陀龍王。
而為上首。
是諸龍王亦于晨朝日初出時。
設諸供具倍于人天。
持至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
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
是諸龍王不果所願。
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複有十恒河沙諸鬼神王。
毗沙門王而為上首。
各相謂言。
仁等今者可速詣佛所。
所設供具倍于諸龍。
持往佛所稽首佛足。
繞百千匝。
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
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許。
是諸鬼王不果所願。
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複有二十恒河沙金翅鳥王。
降怨鳥王而為上首。
複有三十恒河沙乾闼婆王。
那羅達王而為上首。
複有四十恒河沙緊那羅王。
善見王而為上首。
複有五十恒河沙摩睺羅伽王。
大善見王而為上首。
複有六十恒河沙阿修羅王。
睒婆利王而為上首。
複有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
無垢河水王。
跋提達多王等。
而為上首。
複有八十恒河沙沙羅刹王。
可畏王而為上首。
舍離惡心更不食人。
于怨憎中生慈悲心。
其形醜陋以佛神力皆悉端正。
複有九十恒河沙樹林神王。
樂香王而為上首。
複有千恒河沙持咒王。
大幻持咒王而為上首。
複有一億恒河沙貪色鬼魅。
善見王而為上首。
複有百億恒河沙天諸婇女。
藍婆女。
郁婆屍女。
帝路沾女。
毗舍佉女。
而為上首。
複有千億恒河沙等諸鬼王。
白濕王而為上首。
複有十萬億恒河沙等諸天子及諸天王四天王等。
複有十萬億恒河沙等四方風神。
吹諸樹上時非時花散雙樹間。
複有十萬億恒河沙主雲雨神。
皆作是念。
如來涅槃焚身之時。
我當注雨令火時滅。
衆中熱悶為作清涼。
複有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
羅睺象王。
金色象王。
甘味象王。
绀睺象王。
欲香象王等。
而為上首。
敬重大乘愛樂大乘。
知佛不久當般涅槃。
各各拔取無量無邊諸妙蓮花。
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卻住一面。
複有二十恒河沙等師子獸王。
師子吼王而為上首。
施與一切衆生無畏。
持諸花菓來至佛所。
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複有二十恒河沙等諸飛鳥王。
凫雁鴛鴦孔雀諸鳥乾闼婆鳥。
迦蘭陀鳥。
鸲鹆鹦鹉。
俱翅羅鳥。
婆嘻伽鳥。
迦陵頻伽鳥。
耆婆耆婆鳥。
如是等諸鳥持諸花菓來至佛所。
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複有二十恒河沙等水牛牛羊。
往至佛所出妙香乳。
其乳流滿拘屍那城。
所有溝坑色香美味悉皆具足。
成是事已卻住一面。
複有二十恒河沙等四天下中諸神仙人。
忍辱仙等而為上首。
持諸香花及諸甘菓。
來詣佛所稽首佛足。
繞佛三匝。
而白佛言。
唯願世尊。
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