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處胎經 第二卷

關燈
劫積諸苦行。

    所發誓願不違本行。

    遊戲諸法自在無疑。

    是謂菩薩摩诃薩成就總持法門。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修眼神通。

    遍知十方衆生之類。

    有應空行不應空行。

    有定意無定意者。

    有亂意無亂意者。

    有金剛志無金剛志者。

    有思惟定無思惟定者。

    天道人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

    以天眼悉見悉知。

    見此衆生趣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

    亦知此衆生于中陰取涅槃。

    亦悉知之。

    知此衆生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

    向斯陀含得斯陀含果。

    向阿那含得阿那含果。

    向阿羅漢得阿羅漢。

    果。

    向辟支佛得辟支佛果。

    亦觀衆生出家苦行不舍本誓。

    剃除須發身被法服。

    入師子遊步三昧。

    在樹王下思惟觀樹。

    或一日二日乃至七日。

    或一歲二歲乃至七歲。

    或一劫二劫乃至七劫。

    是謂菩薩摩诃薩成就天眼通。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修耳神通。

    遍聞十方衆生行報。

    黑有黑果報。

    白有白果報。

    不黑不白果報。

    有漏有漏果報。

    無漏無漏果報。

    聞彼衆生清淨音響。

    不男聲不女聲。

    不男不女柔軟聲。

    不長不短聲。

    不非人聲。

    梵聲清淨聲。

    伽羅毗羅柔和聲。

    不粗聲不細聲。

    複以天耳聞彼衆生除垢斷縛。

    不住有為相。

    不住無為相。

    不住過去當來現在相。

    住亦不住。

    不住亦不不住。

    吾我不住。

    不住亦不不住。

    成佛不成佛者。

    成道不成道者。

    生天不生天者。

    生人不生人者。

    生餓鬼不生餓鬼者。

    生地獄不生地獄者。

    生畜生不生畜生者。

    分别五道以天耳聽。

    悉聞知之。

    是謂菩薩摩诃薩成就天耳通。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修鼻神通。

    遍嗅十方無量衆生。

    悉知分别善香惡香。

    粗香細香。

    火香水香。

    俗香道香。

    乃至菩薩坐樹王下香。

    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

    教授衆生大慈無邊香。

    悲愍衆生香。

    喜悅和顔香。

    放舍周遍香。

    神足無畏香。

    覺力根本香。

    破慢貢高香。

    自然普熏香。

    莊嚴佛道香。

    趣三解脫門香。

    相相殊勝香。

    明行果報香。

    分别微塵香。

    光明遠照香。

    集衆和合香。

    五聚清淨香。

    持入不起香。

    止滅衆垢香。

    觀滅衆垢香。

    聞戒布施香。

    慚愧無慢香。

    仙人法勝香。

    說法無礙香。

    舍利流布香。

    封印佛藏香。

    七寶無盡香。

    爾時世尊便說頌曰 摩伽山所出  花香及栴檀 三界所有香  不如戒香勝 戒香滅衆垢  往來入無間 菩薩不退轉  涅槃香第一 譬如善射人  仰射于虛空 箭勢不盡空  尋複堕于地 德香遠無際  終不有轉還 今說佛身香  戒定慧解度 于億百千劫  不能盡佛香 若于千萬劫  佛贊佛功德 大聖不能盡  佛身戒德香 諸佛威儀法  授前補處别 口中五色香  上至忉利天 還來至佛所  繞佛身七匝 諸天散花香  稱歎未曾有 定香遠流布  濟度阿僧祇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

    于彼會中十二那由他衆生。

    心識開悟皆悉發意。

    願樂欲生香積佛刹。

    是謂菩薩摩诃薩成就鼻通。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修口神通。

    言教往來終不中滞。

    有所言說言則有光。

    唇唇有光齒齒有光舌舌有光。

    如來于大衆中說甚深法。

    所有法者一名阿。

    阿者無有千萬義。

    無有千萬義中。

    取一無義度無量衆生。

    二名羅。

    羅者除垢。

    除垢有千萬義。

    千萬義中取一除垢義。

    除無量衆生垢。

    三名波遮。

    波遮名果熟。

    果熟有千萬義。

    千萬義中取一果熟義。

    使無量衆生皆悉果熟。

    四名那。

    那者非常義。

    非常義有千萬義。

    千萬義中取一非常義。

    使無量衆生悉解非常義。

    五名茶。

    茶者盡無。

    名盡無。

    名言有無有。

    言無亦無無。

    無盡義有千萬義。

    千萬義中取一無盡義。

    使無量衆生得解于盡。

    是為茶盡義。

    十方無量恒河沙諸佛。

    受食威儀。

    從閻浮提上至十八天。

    皆見如來食。

    從一住至四住菩薩。

    見如來身琉璃咽喉。

    不退轉菩薩乃至九地見健疾天子接如來食。

    乃至他方施行佛事。

    是為如來神口果報。

    如來現食味。

    次第味味不動味。

    不[口*有]咽不[口*專][口*集]。

    世尊舉飯向口時。

    心念十方諸五道衆生等同此味。

    即如念皆悉飽滿。

    猶如比丘得九次第禅心軟美飽。

    是謂菩薩摩诃薩口通清淨。

    吾昔無數阿僧祇劫修身神通。

    分别身中淨不淨想不淨淨想。

    三十六物污露不真。

    發毛爪齒骨血涕淚。

    反複思惟以己身法。

    觀衆生身亦複如是。

    自化其身膖脹臭爛膿血流出。

    或複現身白骨灰色。

    青瘀色燋黑色。

    與地同色。

    無量衆生見此身者。

    皆生苦空無常無我想。

    複與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