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處胎經 第二卷
關燈
小
中
大
菩薩處胎經第二卷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佛樹品第四
爾時世尊将欲入無餘涅槃界。
集諸神通大德菩薩。
神足變化說不思議法。
今我甯可化作七寶樹。
度此長流永在生死沒溺者。
令得解脫。
即入琉璃定無形三昧。
東方去此忍界。
六十四億恒河沙刹。
化作七寶樹遍滿其中。
諸寶樹上莖節柯枝葉果實。
各各有七寶宮殿。
宮殿有佛。
諸佛各說四非常法。
後園浴池衆鳥聚集。
娛樂其中快樂難勝。
其池水中生優缽蓮華。
須幹提花。
末幹提花。
于彼陸地生瞻蔔花須曼羅花。
牛頭栴檀搗香末香。
天缯幡蓋懸處虛空。
爾時風神王名曰随意。
放大香風吹七寶樹葉。
柔軟香熏枝葉相掁。
皆出自然八種音響善哉出大光明。
如來八種音聲。
将欲度未度者。
誰現是瑞應。
昔我不聞此亦複不現睹見。
起滅無常相将非幻化耶。
爾時樹葉上七寶宮殿中。
諸如來至真等正覺。
發大音聲闡揚不思議難有之法。
欲說八地中莊嚴諸佛刹。
猶如有人欲睹大海水。
去海百由旬不見諸生木。
遇見澇水嘗之知海尚遠。
即自辦入海之具。
不見形相念定如空始至海岸。
以無畏心自莊嚴身。
善哉大聖。
我所求者今乃獲之。
欣之樂之心無疲惓。
即時舍所資生盡入海中。
随本所願皆悉在前。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能斷一住至六住地。
盡衆生結使永盡無餘。
今我成佛必然不疑。
是謂菩薩摩诃薩于胎中莊嚴佛樹。
複次菩薩摩诃薩欲自莊嚴身相。
具足三十二大人之相為真實不。
從頂至足。
足有千輪輪有千輻。
輻有千相相有六度無極所成。
無見頂相者。
破憍慢山得成肉髻相。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得不犯淫欲果報。
得陰馬藏相。
陰馬藏相者壞彼邪見。
放相光明遍滿十方恒河沙刹。
一一光明皆有化佛。
一一化佛皆坐七寶高座。
發大音聲演說六度無極。
如諸如來常所說法苦集滅道。
施戒忍精進禅般若波羅蜜。
善巧方便解了諸法。
空空大空無量空。
内空外空最空行空。
相空報空滅三災空。
三明報空。
三慧空三達空。
三等空三世空。
三分法身空。
三界寂滅空。
過去當來現在空。
自相空。
是謂菩薩摩诃薩不犯淫報相。
吾從阿僧祇劫常修口淨。
不從彼聞此說。
不從此聞彼說。
得廣長舌相。
遍滿十方阿僧祇恒河沙刹。
放舌相光明。
一一光明皆有化佛。
一一化佛皆坐七寶座上。
以清淨音聲演說無量口行。
清淨報業真實所作。
成辦四事無畏。
曉了諸法無來無去音響清淨。
以度生死畏地無所挂礙。
分别衆生一一音響。
演說無量智慧辯才。
度五道淵法法成就。
以九解脫而自璎珞。
十力具足空性無形不可沮壞。
其聞法者悉皆信解。
是謂菩薩摩诃薩口淨舌相果報。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得音響相。
遍滿三千大千刹土。
柔軟和雅所說不粗。
出言成就不從彼受。
其聲音者無不悅滿。
此音響中亦有無數清淨所說。
如諸如來常所說法。
十二因緣癡行生死。
自觀其身觀他身觀内外身。
息長亦知息短亦知。
化彼衆生越次取證亦不住證。
發聲響相光明。
一一光明皆有化佛。
一一化佛皆坐七寶高坐上。
普與衆生說無量法門。
心趣解脫空無相願。
觀了諸法悉無所有。
常以四事慈悲喜舍。
四禅四谛衆智法門。
得總持法門。
捷疾法門。
應聲法門。
辯才法門無量法門常現在前。
心常遊戲無量百千三昧。
是謂菩薩摩诃薩音響相。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
恒修心清淨。
所念專正所行慚愧。
執心一向無他異想悉無塵垢。
若有人毀不生憂戚。
設當稱譽不以為歡心不移易。
所行堅固難動如地。
從無數劫承事諸佛。
與諸衆生說微妙法。
所行不僞一向趣道。
有佛法僧處辄身往化。
講論無量總持法門。
所謂論者。
施論戒論生天之論。
欲是不淨涅槃是樂。
引導衆生入定三昧。
分别苦谛去離四縛。
蠲除集法滅大分結。
道除雜糅不起法忍。
住不退轉得清淨觀。
知彼衆生心之所念。
随類開化得成道果。
猶如新成白[疊*毛]易染為色。
自常攝心不譏彼阙。
常樂閑靜不處愦鬧。
入比丘衆威儀具足。
若入禅定系意在明。
經行往來心無懈慢。
于大衆中能師子吼。
分别空性悉無所有。
是謂菩薩摩诃薩心清淨門。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
修總持法門不可沮壞。
聞一得百聞百得千聞千得萬。
諸佛所說句義字義。
皆悉總持而不忘失。
是謂菩薩摩诃薩成就總持法門。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
常自修習無常觀行。
一切諸法皆歸無常生者有滅。
在在處處興隆法樂淨治佛土。
所說誠谛自識宿命所經曆處。
為說法化心識堅固。
神足無畏不可思議。
從無數
集諸神通大德菩薩。
神足變化說不思議法。
今我甯可化作七寶樹。
度此長流永在生死沒溺者。
令得解脫。
即入琉璃定無形三昧。
東方去此忍界。
六十四億恒河沙刹。
化作七寶樹遍滿其中。
諸寶樹上莖節柯枝葉果實。
各各有七寶宮殿。
宮殿有佛。
諸佛各說四非常法。
後園浴池衆鳥聚集。
娛樂其中快樂難勝。
其池水中生優缽蓮華。
須幹提花。
末幹提花。
于彼陸地生瞻蔔花須曼羅花。
牛頭栴檀搗香末香。
天缯幡蓋懸處虛空。
爾時風神王名曰随意。
放大香風吹七寶樹葉。
柔軟香熏枝葉相掁。
皆出自然八種音響善哉出大光明。
如來八種音聲。
将欲度未度者。
誰現是瑞應。
昔我不聞此亦複不現睹見。
起滅無常相将非幻化耶。
爾時樹葉上七寶宮殿中。
諸如來至真等正覺。
發大音聲闡揚不思議難有之法。
欲說八地中莊嚴諸佛刹。
猶如有人欲睹大海水。
去海百由旬不見諸生木。
遇見澇水嘗之知海尚遠。
即自辦入海之具。
不見形相念定如空始至海岸。
以無畏心自莊嚴身。
善哉大聖。
我所求者今乃獲之。
欣之樂之心無疲惓。
即時舍所資生盡入海中。
随本所願皆悉在前。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能斷一住至六住地。
盡衆生結使永盡無餘。
今我成佛必然不疑。
是謂菩薩摩诃薩于胎中莊嚴佛樹。
複次菩薩摩诃薩欲自莊嚴身相。
具足三十二大人之相為真實不。
從頂至足。
足有千輪輪有千輻。
輻有千相相有六度無極所成。
無見頂相者。
破憍慢山得成肉髻相。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得不犯淫欲果報。
得陰馬藏相。
陰馬藏相者壞彼邪見。
放相光明遍滿十方恒河沙刹。
一一光明皆有化佛。
一一化佛皆坐七寶高座。
發大音聲演說六度無極。
如諸如來常所說法苦集滅道。
施戒忍精進禅般若波羅蜜。
善巧方便解了諸法。
空空大空無量空。
内空外空最空行空。
相空報空滅三災空。
三明報空。
三慧空三達空。
三等空三世空。
三分法身空。
三界寂滅空。
過去當來現在空。
自相空。
是謂菩薩摩诃薩不犯淫報相。
吾從阿僧祇劫常修口淨。
不從彼聞此說。
不從此聞彼說。
得廣長舌相。
遍滿十方阿僧祇恒河沙刹。
放舌相光明。
一一光明皆有化佛。
一一化佛皆坐七寶座上。
以清淨音聲演說無量口行。
清淨報業真實所作。
成辦四事無畏。
曉了諸法無來無去音響清淨。
以度生死畏地無所挂礙。
分别衆生一一音響。
演說無量智慧辯才。
度五道淵法法成就。
以九解脫而自璎珞。
十力具足空性無形不可沮壞。
其聞法者悉皆信解。
是謂菩薩摩诃薩口淨舌相果報。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得音響相。
遍滿三千大千刹土。
柔軟和雅所說不粗。
出言成就不從彼受。
其聲音者無不悅滿。
此音響中亦有無數清淨所說。
如諸如來常所說法。
十二因緣癡行生死。
自觀其身觀他身觀内外身。
息長亦知息短亦知。
化彼衆生越次取證亦不住證。
發聲響相光明。
一一光明皆有化佛。
一一化佛皆坐七寶高坐上。
普與衆生說無量法門。
心趣解脫空無相願。
觀了諸法悉無所有。
常以四事慈悲喜舍。
四禅四谛衆智法門。
得總持法門。
捷疾法門。
應聲法門。
辯才法門無量法門常現在前。
心常遊戲無量百千三昧。
是謂菩薩摩诃薩音響相。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
恒修心清淨。
所念專正所行慚愧。
執心一向無他異想悉無塵垢。
若有人毀不生憂戚。
設當稱譽不以為歡心不移易。
所行堅固難動如地。
從無數劫承事諸佛。
與諸衆生說微妙法。
所行不僞一向趣道。
有佛法僧處辄身往化。
講論無量總持法門。
所謂論者。
施論戒論生天之論。
欲是不淨涅槃是樂。
引導衆生入定三昧。
分别苦谛去離四縛。
蠲除集法滅大分結。
道除雜糅不起法忍。
住不退轉得清淨觀。
知彼衆生心之所念。
随類開化得成道果。
猶如新成白[疊*毛]易染為色。
自常攝心不譏彼阙。
常樂閑靜不處愦鬧。
入比丘衆威儀具足。
若入禅定系意在明。
經行往來心無懈慢。
于大衆中能師子吼。
分别空性悉無所有。
是謂菩薩摩诃薩心清淨門。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
修總持法門不可沮壞。
聞一得百聞百得千聞千得萬。
諸佛所說句義字義。
皆悉總持而不忘失。
是謂菩薩摩诃薩成就總持法門。
吾從無數阿僧祇劫。
常自修習無常觀行。
一切諸法皆歸無常生者有滅。
在在處處興隆法樂淨治佛土。
所說誠谛自識宿命所經曆處。
為說法化心識堅固。
神足無畏不可思議。
從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