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功德施菩薩造
唐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诃羅等奉 诏譯
須菩提複念言。
諸佛離一切想。
證法無性。
世間以何相故而信知耶。
是故經言。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如語者。
何故但以如是四句。
顯示諸佛證實離想。
以世間中求名利者。
于上人法未證言證。
佛異彼人故說真語。
複有貪鄙情多矯妄。
曾獲神通自知已失。
有人來問。
但雲先得遠離是心說于實語。
又有修得世間之定。
心暫不生相同寂滅。
而向人說我證涅槃。
永除此謬故說如語。
此言如取如是義。
所随如字應可比知。
必同行故。
如說義時相同行相違。
乃至廣說。
是中同行者。
如母牛來子亦随至。
如與如是應知亦然。
此顯如來斷一切障。
如彼明證如是而說。
不同學得世間禅者。
言證涅槃尋複退失。
何為複說不異如語。
以諸凡夫于乾闼婆城夢幻響像熱時之焰旋火之輪。
如其所對如是取著名為異如。
諸佛不然。
是故說不異如語。
此複雲何。
諸凡夫人所取城等非城等。
有名為異如。
如來所證非虛妄。
有不诳性故。
名不異如。
是故所言未嘗虛妄。
雲何知然。
佛已淨除一切障故。
有證及教可辨明故。
雲何為證。
譬如說色是無常等。
色法現是無常等故。
雲何為教。
如有經言。
童子我一切知一切見也。
複次真等四谛之名。
如來證知此四深理。
是以能說。
說而不知。
無是處故。
此中真語者。
說于苦谛色等諸蘊。
真是苦故。
實語者說于集谛愛實苦因。
非自在等能為因故。
如語者。
說于滅谛無為涅槃。
有為虛妄無為反是。
如說無為之法。
非虛妄性名之為如。
不異如語者。
說于道谛。
離八支道言得涅槃虛诳不實。
此道能得實非妄故。
或念言。
若諸佛離一切想。
雲何于法現證。
而說言八支道是實。
入水火等為妄。
說實妄故有分别想。
是故經言。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
所說法無實無妄。
此義雲何。
如來證第一義。
一切法本性無生。
無生故不曾是有。
雲何名實。
既無生豈有滅。
是故非妄。
實妄二境皆不可得。
于何而生彼分别想。
所說之法是文字性。
文字有為故非實依。
而證實故非妄。
複次疑曰。
若所證法無生無性非實非妄。
是即諸佛第一義身。
從此為因二身成滿。
菩薩何故舍所證法。
住于事等而行施耶。
為遣此疑。
經曰。
須菩提。
譬如有人入闇即無所見。
若菩薩心住于事而行布施如是等。
此闇明二喻。
示有住無住過失功德。
其義雲何。
如人闇中舍平坦路行于非道。
颠墜艱險受諸苦難。
于所樂處近而不達若諸菩薩住事行施舍無得性平疾之道。
行于有得險難之路。
于生死中受諸困厄。
涅槃之所何時可至。
如人有目者。
得無生忍也。
夜分已盡者。
舍于果愛也。
日光明照者。
決定了知諸法無性。
見種種色者。
悟一切法不滅不生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無所得等。
菩薩如是行不住施。
速成正覺得大涅槃。
此一切法修行中有自他二利。
自利複有教義修行。
教修行者。
謂受持讀誦。
義修行者。
聽聞思惟。
利他者。
謂為人演說。
如經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法門受持讀誦修習演說。
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生如是無量福德聚。
取如是無量福德。
此中受者作心領納故。
持者溫記不忘故。
讀誦者披諷其文故。
修習者謂聽聞及思惟故。
無量福聚其相雲何。
經曰。
若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乃至于此法門信心不謗如是等。
此布施福轉勝于前。
以事與時二種大故。
事大者。
如經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故。
時大者。
如經百千億那由他劫故。
修行任運果今說雲何名為任運果。
謂修行者從初乃至未成正覺。
此生餘生獲諸功德。
本所期者是佛果故。
功德是何。
所謂魔及異道不能沮亂。
功德大故。
殊勝無等堅牢福果。
最上法器圓滿資糧。
能荷難勝深大信解福因之處。
拔一切罪速疾證地。
此中魔及異道不能沮亂者。
經曰。
此法門不可思議。
其義雲何。
以法威力不思議故。
斯人福慧超諸智境。
是故邪徒莫能沮亂。
功德大故。
殊勝無等者。
經曰。
不可稱量以能受持。
不可量法功德威力餘無與等。
是故此人最為殊勝。
堅牢福果者。
經曰。
無量果報邪莫能沮故。
功德廣大故。
于天人中受諸勝福無能逼奪令其不受。
最上法器者。
經曰。
此法門如來為發大乘者說。
為發最上乘者說。
法豈虛行授之以器。
圓滿資糧者。
經曰。
若有人受持讀誦修習演說如是等。
此中受持讀誦為他說故。
福德增長。
聽聞思惟故。
智慧增長。
示何增長。
如經皆成就不可思不可稱無有邊無量功德聚。
言無量者。
顯此功德非是一切心量之境。
是故思所不能知不可取。
而
諸佛離一切想。
證法無性。
世間以何相故而信知耶。
是故經言。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如語者。
何故但以如是四句。
顯示諸佛證實離想。
以世間中求名利者。
于上人法未證言證。
佛異彼人故說真語。
複有貪鄙情多矯妄。
曾獲神通自知已失。
有人來問。
但雲先得遠離是心說于實語。
又有修得世間之定。
心暫不生相同寂滅。
而向人說我證涅槃。
永除此謬故說如語。
此言如取如是義。
所随如字應可比知。
必同行故。
如說義時相同行相違。
乃至廣說。
是中同行者。
如母牛來子亦随至。
如與如是應知亦然。
此顯如來斷一切障。
如彼明證如是而說。
不同學得世間禅者。
言證涅槃尋複退失。
何為複說不異如語。
以諸凡夫于乾闼婆城夢幻響像熱時之焰旋火之輪。
如其所對如是取著名為異如。
諸佛不然。
是故說不異如語。
此複雲何。
諸凡夫人所取城等非城等。
有名為異如。
如來所證非虛妄。
有不诳性故。
名不異如。
是故所言未嘗虛妄。
雲何知然。
佛已淨除一切障故。
有證及教可辨明故。
雲何為證。
譬如說色是無常等。
色法現是無常等故。
雲何為教。
如有經言。
童子我一切知一切見也。
複次真等四谛之名。
如來證知此四深理。
是以能說。
說而不知。
無是處故。
此中真語者。
說于苦谛色等諸蘊。
真是苦故。
實語者說于集谛愛實苦因。
非自在等能為因故。
如語者。
說于滅谛無為涅槃。
有為虛妄無為反是。
如說無為之法。
非虛妄性名之為如。
不異如語者。
說于道谛。
離八支道言得涅槃虛诳不實。
此道能得實非妄故。
或念言。
若諸佛離一切想。
雲何于法現證。
而說言八支道是實。
入水火等為妄。
說實妄故有分别想。
是故經言。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
所說法無實無妄。
此義雲何。
如來證第一義。
一切法本性無生。
無生故不曾是有。
雲何名實。
既無生豈有滅。
是故非妄。
實妄二境皆不可得。
于何而生彼分别想。
所說之法是文字性。
文字有為故非實依。
而證實故非妄。
複次疑曰。
若所證法無生無性非實非妄。
是即諸佛第一義身。
從此為因二身成滿。
菩薩何故舍所證法。
住于事等而行施耶。
為遣此疑。
經曰。
須菩提。
譬如有人入闇即無所見。
若菩薩心住于事而行布施如是等。
此闇明二喻。
示有住無住過失功德。
其義雲何。
如人闇中舍平坦路行于非道。
颠墜艱險受諸苦難。
于所樂處近而不達若諸菩薩住事行施舍無得性平疾之道。
行于有得險難之路。
于生死中受諸困厄。
涅槃之所何時可至。
如人有目者。
得無生忍也。
夜分已盡者。
舍于果愛也。
日光明照者。
決定了知諸法無性。
見種種色者。
悟一切法不滅不生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無所得等。
菩薩如是行不住施。
速成正覺得大涅槃。
此一切法修行中有自他二利。
自利複有教義修行。
教修行者。
謂受持讀誦。
義修行者。
聽聞思惟。
利他者。
謂為人演說。
如經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法門受持讀誦修習演說。
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生如是無量福德聚。
取如是無量福德。
此中受者作心領納故。
持者溫記不忘故。
讀誦者披諷其文故。
修習者謂聽聞及思惟故。
無量福聚其相雲何。
經曰。
若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乃至于此法門信心不謗如是等。
此布施福轉勝于前。
以事與時二種大故。
事大者。
如經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故。
時大者。
如經百千億那由他劫故。
修行任運果今說雲何名為任運果。
謂修行者從初乃至未成正覺。
此生餘生獲諸功德。
本所期者是佛果故。
功德是何。
所謂魔及異道不能沮亂。
功德大故。
殊勝無等堅牢福果。
最上法器圓滿資糧。
能荷難勝深大信解福因之處。
拔一切罪速疾證地。
此中魔及異道不能沮亂者。
經曰。
此法門不可思議。
其義雲何。
以法威力不思議故。
斯人福慧超諸智境。
是故邪徒莫能沮亂。
功德大故。
殊勝無等者。
經曰。
不可稱量以能受持。
不可量法功德威力餘無與等。
是故此人最為殊勝。
堅牢福果者。
經曰。
無量果報邪莫能沮故。
功德廣大故。
于天人中受諸勝福無能逼奪令其不受。
最上法器者。
經曰。
此法門如來為發大乘者說。
為發最上乘者說。
法豈虛行授之以器。
圓滿資糧者。
經曰。
若有人受持讀誦修習演說如是等。
此中受持讀誦為他說故。
福德增長。
聽聞思惟故。
智慧增長。
示何增長。
如經皆成就不可思不可稱無有邊無量功德聚。
言無量者。
顯此功德非是一切心量之境。
是故思所不能知不可取。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