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鋡暮抄解第一(此土篇目題皆在首是故道安為斯題)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
是三殺盜淫愚行知。
問我當知身苦行三。
是何法殺名。
答殺念教行(修妒路)念教行。
是三殺說。
如是餘如身苦行殺。
分别三念教行。
彼不與取淫愚行因緣。
知餘口行。
問有是是亦不知是何法念名。
答念欲作他作喜(修妒路)念名意覺。
是三欲作教。
作他作喜。
如殺蟲欲殺。
教奴殺他殺稱善。
歡喜是念。
問是教何法。
答教處使作聽(修妒路)教處使作聽。
是三教彼處處名。
問曰是羊(披羅門雲)以是為首。
妄語富人欲食(欲嚴羊欺富人使殺羊祠曰貪自欲食)是教殺處使作名如王處。
如殺是輩罔殺聽之名。
如或處貴來。
問我有怨家娆我。
我當報怨。
答聽是三處作。
問是行何法。
答殺行他衆生。
衆生想舍斷命(修妒路)殺行作是義。
殺受知處分别聽口意。
苦行知。
彼他衆生想舍他命斷(舍去便治)是三殺作。
具足有何義。
醫雖善意病腫割之。
當割時死。
非是醫殺生。
彼不舍如是一少(若不舍為少一也具則非殺)是句無有殺生。
三無如是殺處有。
問是不與取何法。
答不與取名他想。
彼覺偷(修妒路)他有财。
他覺(覺知也知彼财)彼取去。
如是三行相應。
不與取有何義(彼财一知是彼财二持去三)他财有取去。
非盜覺自己作(覺知也知識财為舉而無盜心如己有也)如彼是象相似覺取非盜。
複他取無盜覺無過。
如親田根花果為首或取(為首非一也恐失時為收也)問何法淫愚行。
答淫愚行他法受行更淫(修妒路)淫愚行略三他。
他取去法。
受行更淫。
問淫是修妒路。
根是何淫愚行作是說。
答二人道人白衣。
被道人至意。
說無淫惡行(不斷)淫愚行無作(逼人)若淫白衣惡行。
須陀洹惡行。
已随趣謂不爾。
是故淫愚行謂不淨。
是故二無惡(道人白衣斷不斷也)修妒路說。
問何法他他受。
答他他受夫親裡王(修妒路)夫受親裡受王受。
是一切他他受。
彼謂女人以淫為主。
是主是二至竟時中間。
彼至竟名如方土家法。
作主時中間。
名是放法。
婦人初财請。
彼未及期若他堕(堕随也更行也)彼淫愚行。
如是知親裡。
名父母姊為首。
謂小女若無夫慈養之。
王受名謂無夫無親裡。
悉屬王為受。
有是王受。
是他他受。
問是法受何法。
答法受學齋家法(修妒路)學法彼受。
是故學受齋法彼。
是故齋法受家法。
彼受是故家法受。
彼聽或前聽。
齋後不聽非法(夫使受齋而悔行亂)是法受我今受齋。
已聽然後。
若作亂。
彼受齋法住為非法家法。
種種因緣三事。
一切不得往。
母姊女兒婦為首。
如是随性如是法受。
問是更淫何法。
答更淫舍婦人所生處。
更以餘淫男兒山持(修妒路)更淫名謂舍婦人所生處。
作餘淫力強淫男兒。
行山持行是更淫。
問是說不盡。
何義更有因緣。
餘有淫行結。
何法是中間去。
若中間去說。
若不是為不盡。
答說已盡何義。
舍婦人所生處向畜生。
所說淫行餘者盡。
是故為盡。
問從何起是非義行。
答一切貪淫嗔恚愚癡(修妒路)貪恚癡等有知。
問是何一切。
雲何是殺盜淫行。
答不是說。
若是說不是修妒路行作有。
是一切受根修妒路說。
身口苦行知意苦行别當說。
問何法是三事相違現。
何義不樂痛。
一時等有恚。
苦痛欲淫樂痛。
說行淫是結。
是何法恚。
答我不說。
貪淫嗔恚愚癡。
是前願說。
是中間所作财著。
嗔恚起殺。
如是盜恚。
發前如是。
彼妹淫我當報怨後著。
如是行淫前願是恚。
說是等起。
是故無過如是餘。
問已說身苦行處。
一切貪淫嗔恚愚癡。
說如是口行處何法。
答口苦行不如無如(猶是妄言不妄言耳)不要之言(修妒路)口苦行四是三系當現四(三中二也現四也)彼不如無如不要言。
問是何不如名。
答不如己身他義。
義想所有取(修妒路)謂彼不如口苦行。
是己義他義義義。
己身所有取。
所有取名覺。
自下如餘意異說。
知是三義說。
己身義己命義他義親義義義種種所作義。
是三世尊己說。
是聚去眷屬去。
己因緣他因緣。
食所有财等。
知無妄言。
問已說不如口苦行。
是何法無如口苦行。
答無愛因緣俱念相應(修妒路)無如名無愛念相應。
因緣念相應。
俱念相應。
相應名是義。
彼無愛念相應粗言。
謂無愛念說恚是粗言。
若爾者無有粗言者(其人謂此句弟子言)己身念起口苦行餘。
世尊亦當粗言。
彼調達念欲度說彼恚。
是故無愛。
念相應。
粗言如瞎緣。
說嗔真誠彼恚。
是故無愛念。
口苦行因緣念相應名谛說。
因緣念相應。
兩舌相應。
若念相應。
增生相助。
非兩舌。
若爾者。
世尊亦當兩舌。
世尊學道為首。
欲益已自行說離本。
是故念惡。
是故當知俱相應名因緣。
二作妄言不妄言粗言。
亦如是。
是故粗言兩舌。
問是不要之語何法。
答不要語。
非時非谛非義言(修妒路)非時言非谛言非義言。
是三略阿跋度路柘那(秦言不要語)是因緣無量。
彼非時言名如相應時。
離語因緣如時盡具當手授作(外國婚禮夫親迎女女氏具送女之具澡夫手父以女手授故雲爾)。
吉祥所用随所欲中。
或有言君善哉。
無常因緣壞法有後。
必當衰離。
是淫如是。
彼谛語佛辟支佛聲聞所說。
非時言不要言去不谛言。
名謂如谛想無谛說。
如尼揵所說(念謂師真谛而邪道)薩芸若是我師。
是故彼想是不要語。
何義不薩芸若。
是彼師增。
彼如是想。
若說相應義。
佛是薩芸若。
亦彼妄言何義。
彼念不是薩芸若。
無義言名如戲笑歌。
憂愁為首相應言。
是口苦行。
問是意苦行何法。
答意苦行貪恚邪見(修妒路)念惡行。
是故意苦行。
是亦三貪恚邪見。
彼貪名他所有欲得。
問若他所有欲得貪重。
說為過。
念内入前已說念欲。
作他作歡喜。
答是不重說過。
由欲得念欲得欲。
作是此不欲作。
他所有取。
是亦由貪是他财是我有。
如是著意他所有欲。
得著是貪。
他所有為首。
念相應是貪恚。
名娆他入念恚。
問是何法邪見名。
答邪見行果相違無有見(修妒路)行相違果相違無有見。
是略三邪見分别無量因緣。
謂他異取是邪見略。
問是何法行相違名。
答行相違淨不淨覺。
不淨淨覺。
俱一覺(修妒路)行相違淨不淨覺。
不淨淨覺。
俱一覺。
彼淨不淨覺。
著身口意行。
不愛去見。
不淨淨覺。
不愛愛去俱一覺。
愛不愛行。
淨不淨去。
問是果。
答以是果說(修妒路)以是說苦果說如苦天上苦涅槃。
如是淨不淨覺。
趣樂世間樂。
不淨淨覺樂。
或苦趣如是俱。
問雲何無見名。
答無見行果。
衆生無有見(修妒路)行無有見。
果無有見。
衆生無有見。
是三無有見。
彼行無有見名如。
無有與無有愛。
無有善不善行作。
是行無有見。
果無有見名如。
無有極作不極作。
行果報無有地獄畜生餓鬼界。
天上去衆生無有見。
名如無有母無有父。
無有衆生化生。
無有世間沙門婆羅門。
如是是邪見無量行。
是三意苦行。
無量因緣。
一切無善作因緣颠倒善。
是本戒去。
如是解脫度說。
知婆素跋度三法度二。
中間初度說盡。
四阿鋡暮抄解卷上
是三殺盜淫愚行知。
問我當知身苦行三。
是何法殺名。
答殺念教行(修妒路)念教行。
是三殺說。
如是餘如身苦行殺。
分别三念教行。
彼不與取淫愚行因緣。
知餘口行。
問有是是亦不知是何法念名。
答念欲作他作喜(修妒路)念名意覺。
是三欲作教。
作他作喜。
如殺蟲欲殺。
教奴殺他殺稱善。
歡喜是念。
問是教何法。
答教處使作聽(修妒路)教處使作聽。
是三教彼處處名。
問曰是羊(披羅門雲)以是為首。
妄語富人欲食(欲嚴羊欺富人使殺羊祠曰貪自欲食)是教殺處使作名如王處。
如殺是輩罔殺聽之名。
如或處貴來。
問我有怨家娆我。
我當報怨。
答聽是三處作。
問是行何法。
答殺行他衆生。
衆生想舍斷命(修妒路)殺行作是義。
殺受知處分别聽口意。
苦行知。
彼他衆生想舍他命斷(舍去便治)是三殺作。
具足有何義。
醫雖善意病腫割之。
當割時死。
非是醫殺生。
彼不舍如是一少(若不舍為少一也具則非殺)是句無有殺生。
三無如是殺處有。
問是不與取何法。
答不與取名他想。
彼覺偷(修妒路)他有财。
他覺(覺知也知彼财)彼取去。
如是三行相應。
不與取有何義(彼财一知是彼财二持去三)他财有取去。
非盜覺自己作(覺知也知識财為舉而無盜心如己有也)如彼是象相似覺取非盜。
複他取無盜覺無過。
如親田根花果為首或取(為首非一也恐失時為收也)問何法淫愚行。
答淫愚行他法受行更淫(修妒路)淫愚行略三他。
他取去法。
受行更淫。
問淫是修妒路。
根是何淫愚行作是說。
答二人道人白衣。
被道人至意。
說無淫惡行(不斷)淫愚行無作(逼人)若淫白衣惡行。
須陀洹惡行。
已随趣謂不爾。
是故淫愚行謂不淨。
是故二無惡(道人白衣斷不斷也)修妒路說。
問何法他他受。
答他他受夫親裡王(修妒路)夫受親裡受王受。
是一切他他受。
彼謂女人以淫為主。
是主是二至竟時中間。
彼至竟名如方土家法。
作主時中間。
名是放法。
婦人初财請。
彼未及期若他堕(堕随也更行也)彼淫愚行。
如是知親裡。
名父母姊為首。
謂小女若無夫慈養之。
王受名謂無夫無親裡。
悉屬王為受。
有是王受。
是他他受。
問是法受何法。
答法受學齋家法(修妒路)學法彼受。
是故學受齋法彼。
是故齋法受家法。
彼受是故家法受。
彼聽或前聽。
齋後不聽非法(夫使受齋而悔行亂)是法受我今受齋。
已聽然後。
若作亂。
彼受齋法住為非法家法。
種種因緣三事。
一切不得往。
母姊女兒婦為首。
如是随性如是法受。
問是更淫何法。
答更淫舍婦人所生處。
更以餘淫男兒山持(修妒路)更淫名謂舍婦人所生處。
作餘淫力強淫男兒。
行山持行是更淫。
問是說不盡。
何義更有因緣。
餘有淫行結。
何法是中間去。
若中間去說。
若不是為不盡。
答說已盡何義。
舍婦人所生處向畜生。
所說淫行餘者盡。
是故為盡。
問從何起是非義行。
答一切貪淫嗔恚愚癡(修妒路)貪恚癡等有知。
問是何一切。
雲何是殺盜淫行。
答不是說。
若是說不是修妒路行作有。
是一切受根修妒路說。
身口苦行知意苦行别當說。
問何法是三事相違現。
何義不樂痛。
一時等有恚。
苦痛欲淫樂痛。
說行淫是結。
是何法恚。
答我不說。
貪淫嗔恚愚癡。
是前願說。
是中間所作财著。
嗔恚起殺。
如是盜恚。
發前如是。
彼妹淫我當報怨後著。
如是行淫前願是恚。
說是等起。
是故無過如是餘。
問已說身苦行處。
一切貪淫嗔恚愚癡。
說如是口行處何法。
答口苦行不如無如(猶是妄言不妄言耳)不要之言(修妒路)口苦行四是三系當現四(三中二也現四也)彼不如無如不要言。
問是何不如名。
答不如己身他義。
義想所有取(修妒路)謂彼不如口苦行。
是己義他義義義。
己身所有取。
所有取名覺。
自下如餘意異說。
知是三義說。
己身義己命義他義親義義義種種所作義。
是三世尊己說。
是聚去眷屬去。
己因緣他因緣。
食所有财等。
知無妄言。
問已說不如口苦行。
是何法無如口苦行。
答無愛因緣俱念相應(修妒路)無如名無愛念相應。
因緣念相應。
俱念相應。
相應名是義。
彼無愛念相應粗言。
謂無愛念說恚是粗言。
若爾者無有粗言者(其人謂此句弟子言)己身念起口苦行餘。
世尊亦當粗言。
彼調達念欲度說彼恚。
是故無愛。
念相應。
粗言如瞎緣。
說嗔真誠彼恚。
是故無愛念。
口苦行因緣念相應名谛說。
因緣念相應。
兩舌相應。
若念相應。
增生相助。
非兩舌。
若爾者。
世尊亦當兩舌。
世尊學道為首。
欲益已自行說離本。
是故念惡。
是故當知俱相應名因緣。
二作妄言不妄言粗言。
亦如是。
是故粗言兩舌。
問是不要之語何法。
答不要語。
非時非谛非義言(修妒路)非時言非谛言非義言。
是三略阿跋度路柘那(秦言不要語)是因緣無量。
彼非時言名如相應時。
離語因緣如時盡具當手授作(外國婚禮夫親迎女女氏具送女之具澡夫手父以女手授故雲爾)。
吉祥所用随所欲中。
或有言君善哉。
無常因緣壞法有後。
必當衰離。
是淫如是。
彼谛語佛辟支佛聲聞所說。
非時言不要言去不谛言。
名謂如谛想無谛說。
如尼揵所說(念謂師真谛而邪道)薩芸若是我師。
是故彼想是不要語。
何義不薩芸若。
是彼師增。
彼如是想。
若說相應義。
佛是薩芸若。
亦彼妄言何義。
彼念不是薩芸若。
無義言名如戲笑歌。
憂愁為首相應言。
是口苦行。
問是意苦行何法。
答意苦行貪恚邪見(修妒路)念惡行。
是故意苦行。
是亦三貪恚邪見。
彼貪名他所有欲得。
問若他所有欲得貪重。
說為過。
念内入前已說念欲。
作他作歡喜。
答是不重說過。
由欲得念欲得欲。
作是此不欲作。
他所有取。
是亦由貪是他财是我有。
如是著意他所有欲。
得著是貪。
他所有為首。
念相應是貪恚。
名娆他入念恚。
問是何法邪見名。
答邪見行果相違無有見(修妒路)行相違果相違無有見。
是略三邪見分别無量因緣。
謂他異取是邪見略。
問是何法行相違名。
答行相違淨不淨覺。
不淨淨覺。
俱一覺(修妒路)行相違淨不淨覺。
不淨淨覺。
俱一覺。
彼淨不淨覺。
著身口意行。
不愛去見。
不淨淨覺。
不愛愛去俱一覺。
愛不愛行。
淨不淨去。
問是果。
答以是果說(修妒路)以是說苦果說如苦天上苦涅槃。
如是淨不淨覺。
趣樂世間樂。
不淨淨覺樂。
或苦趣如是俱。
問雲何無見名。
答無見行果。
衆生無有見(修妒路)行無有見。
果無有見。
衆生無有見。
是三無有見。
彼行無有見名如。
無有與無有愛。
無有善不善行作。
是行無有見。
果無有見名如。
無有極作不極作。
行果報無有地獄畜生餓鬼界。
天上去衆生無有見。
名如無有母無有父。
無有衆生化生。
無有世間沙門婆羅門。
如是是邪見無量行。
是三意苦行。
無量因緣。
一切無善作因緣颠倒善。
是本戒去。
如是解脫度說。
知婆素跋度三法度二。
中間初度說盡。
四阿鋡暮抄解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