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願藥師經古迹上

關燈
癡無智唯懷貪吝故。

    阙于信根不知施等故。

    多聚不舍。

    二示障過患門。

    如經彼諸有情生鬼畜故。

    以悭貪故生餓鬼界。

    以愚癡故生傍生趣。

    三聞佛勝利門。

    如經由昔人間乃至況餘财物故。

     複次曼殊室利。

    若諸有情雖于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

    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

    有于屍羅軌則雖得不壞然毀正見。

    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

    于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

    有雖多聞而增上慢。

    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

    如是愚人自行邪見複令無量俱胝有情堕大險坑。

    此諸有情應于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

    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号。

    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堕惡趣。

    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堕惡趣者。

    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号從彼命終還生人趣。

    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舍家趣于非家。

    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

    正見多聞解甚深義。

    離增上慢不謗正法。

    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述曰。

    此顯能除戒性福業障。

    此亦三門。

    如前應知。

    初門有三。

    一攝律儀戒障。

    如經破屍羅軌則故。

    言屍羅者别解脫戒。

    言軌則者于往來等正知而住。

    二攝善法戒障。

    如經毀正見棄多聞增上慢故。

    三攝有情戒障。

    如經複令無量俱胝有情堕大險坑故。

    次示障過患門者。

    如經于地獄等流轉無窮故。

    後聞佛勝利門者。

    如經乃至三聚速圓滿故。

     複次曼殊室利。

    若諸有情悭貪嫉妒自贊毀他。

    當堕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

    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恒被鞭撻饑渴逼惱。

    又常負重随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恒不自在。

    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号。

    由此善因今複憶念至心歸依。

    以佛神力衆苦解脫。

    諸根聰利智慧多聞。

    恒求勝法常遇善友。

    永斷魔罥破無明谷。

    竭煩惱河。

    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述曰。

    此顯能除修性福業障。

    亦有三門。

    一顯障自性門。

    如經悭貪嫉妒自贊毀他故。

    此中悭貪能障修慈。

    不與樂故。

    嫉妒障喜。

    不随喜故。

    贊毀障悲。

    能惱害故。

    三通障舍性。

    染污故。

    語便次第故不相違。

    二示障過患門者。

    如經堕三惡趣及受苦故。

    三聞佛勝利門者。

    如經乃至永破四種魔故。

    如文可解。

     複次曼殊室利。

    若諸有情好喜乖離。

    更相鬥訟惱亂自他。

    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

    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

    告召山林樹冢等神殺諸衆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邏刹婆等。

    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咀之。

    厭媚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

    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号。

    彼諸惡事悉不能害。

    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

    各各歡悅于自所受生于喜足。

    不相侵淩互為饒益。

     述曰。

    此顯能除十善業道障。

    亦有三門。

    初障自性者。

    如經好喜乖離乃至增長種種惡業故。

    好喜乖離意三業道悉能令他離所欲故。

    更相鬥訟語四業道理不相應多招诤故。

    惱亂自他身三業道三業果遂即惱亂他。

    若不果遂惱亂自故。

    二障過患者。

    謂由自惡招他謀害。

    如經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乃至咒起屍鬼斷壞身命故。

    三勝利門者。

    現尚離害。

    況于當苦。

    文顯可知。

     複次曼殊室利。

    若有四衆苾刍苾刍尼邬波素迦邬波斯迦及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

    有能受持八分齊戒經一年或複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

    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号。

    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

    即于彼界種種雜色衆寶華中自然化生。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

    雖生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複更生諸餘惡趣。

    天上壽盡還生人間。

    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

    或生刹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财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

    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如來名号至心受持。

    于後不複更受女身。

     述曰。

    此顯能除往生樂處障。

    此複有二。

    第一顯除淨處樂生障。

    如經生極樂世界故。

    此中受持八分齊戒經年月者。

    邁師雲。

    經一年者謂一年中月别六日。

    謂黑白月各八十四十五日故。

    或三月者不能一年月别六齋。

    但能一年持三長月。

    謂即正月五月九月三除之中各初月齋即表一年常修善也。

    如宋本雲常修月六齋年三長齋故。

    智論十三雲。

    齋日持八戒者。

    是日惡鬼逐人欲奪人命。

    劫初聖人教人持齋。

    然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

    後佛出世制立八戒。

    問五戒八戒何者為勝。

    答有因緣故二戒俱等。

    以時及支互多少故。

    問十念稱名尚得往生。

    況令一年何故不定。

    答勇猛容豫有差别故。

    如智論雲。

    臨終心猛勝百年功。

    自然化生者。

    如涅槃經。

    庵羅樹女因樹華生名為濕生。

    淨土因華何名化生。

    邁師雲。

    未托生前樹有濕氣。

    淨土蓮華與人化生。

    第二能除穢土樂生障。

    如經或有因此生于天上等故。

    此複有四。

    生天輪王貴勝男身。

    如文可解。

     本願藥師經古迹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