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 第四十八卷

關燈
譬。

    得五陰空。

    實法空。

    見陰是實。

    能劫善則。

    譬栴陀羅。

    智以斷惑譬刀。

    而害事交至。

    譬拔也。

    出空見有。

    譬回顧。

    已見假空。

    解實則易。

    譬疾去也。

    寶亮曰。

    譬觀五陰。

    作實法空觀也 是時五人以惡之方便(至)汝可來還其人不信 案。

    僧亮曰。

    第三譬。

    破二愛已。

    得假實二。

    諸結漸薄。

    唯實法愛難去。

    譬惡方便。

    入觀見空。

    譬藏刀。

    出觀起愛。

    譬詐親。

    欲令起着。

    譬還來。

    觀空斷愛。

    譬不信也。

    寶亮曰。

    雖得假實二空解。

    然出有心中。

    還于五陰上起愛。

    故更捉五陰而觀。

    未能即得。

    喻如藏所持刀也。

    起愛從情。

    如詐親也 投一聚落欲自隐匿(至)求物不得即便坐地 案。

    僧亮曰。

    第四譬。

    既成初果。

    緣假起慢。

    不勤修道。

    知内入假實。

    譬空聚。

    染着假名。

    不以患。

    藏隐不見真我。

    譬無人。

    不見實陰。

    譬無物。

    不複進修。

    譬坐地也。

    寶亮曰。

    既得六入空。

    入無相行。

    斷見谛惑。

    證須陀洹果。

    是一止息處也 聞空中聲咄哉男子(至)汝當雲何而得免之 案。

    僧亮曰。

    第五譬。

    斷二界思惟結。

    垂其先解為因。

    進求上果。

    譬聞空聲。

    說其先解。

    譬無居民。

    染着假名。

    譬今夜。

    因有内惑外塵得入。

    譬六賊。

    能生衆結。

    譬命不全。

    斷慢成果。

    譬舍去也。

    寶亮曰。

    得須陀洹果後。

    出觀心中。

    起思惟門惑受生。

    既乘本見谛。

    無漏解見。

    思惟門中受生。

    惑為過欲。

    更觀六塵空。

    進斷所餘結故。

    義言如聞空中聲也 爾時其人恐怖漸遂增複舍而去 案。

    僧亮曰。

    複得六塵空解。

    無漏轉深。

    斷思惟門惑。

    三界結盡。

    證羅漢果也 路值一河河水漂急(至)心意泰然恐怖消除 案。

    僧亮曰。

    第六譬也。

    斷無色界思惟及習。

    彼煩惱難斷。

    譬河漂急也。

    定多慧少。

    譬無船栰。

    必假以道。

    譬取草木也。

    上地苦輕。

    有深定樂。

    而行者樂故。

    譬更思惟。

    知是苦已。

    譬推栰入河。

    定道難用。

    必須衆善相助。

    譬身手皆動也。

    寶亮曰。

    斷無明住地惑。

    得于佛果。

    乃通三界内外。

    皆是河義。

    而今取無明住地惑難斷者。

    為河也。

    即取草木為栰者。

    于三界外。

    既未有有治道。

    欲修行萬善。

    以趣極果也。

    從我設住此下。

    說蛇賊所害者。

    若指斷三界結盡。

    而終未免于蛇賊。

    既與已相鄰。

    雲何相免。

    甯當任無明住地。

    或牽于生死。

    終不為彼蛇賊所害也。

    即推草栰者。

    思惟既定。

    便修萬行。

    運實智方便智。

    即達涅槃岸。

    登上高山也。

    從觀身如箧下。

    還次第合向八事五階也 菩薩摩诃薩得聞受持(至)背之馳趣修八聖道 案。

    僧亮曰。

    觀四大。

    合第一譬。

    四種毒者。

    見譬眠也。

    解譬身也。

    氣從口出。

    譬聲香也。

    味從口入。

    譬齧也 五旃陀羅者即是五陰(至)涉路而去無所顧留 案。

    僧亮曰。

    觀五陰。

    合第二譬也 詐親善者名為貪愛(至)及一詐親涉路不回 案。

    僧亮曰。

    觀愛貪。

    合第三譬也。

    見不見聞不聞。

    至後還不見者。

    入觀則了。

    出觀則生惑。

    二乘亦爾。

    本為向初果。

    為譬因說愛之難除耳 空聚落者即内六入(至)及六大賊怖着正路 案。

    僧亮曰。

    觀六入。

    合第四譬也。

    凡夫不生空想者。

    于聖理懸遠也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至)舍空聚落涉路而去 案。

    僧亮曰。

    患從外來。

    劫内功德。

    譬之賊也。

    合第五譬也 路值一河者即是煩惱(至)及一闡提悉皆不定 案。

    僧亮曰。

    依譬次第。

    應觀斷無色思惟煩惱及習為河也。

    合第六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