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 第四十三卷

關燈
大般涅槃經集解第四十三卷 耆婆勸阇世王詣佛 廣說雜緣起事 出頻婆娑羅于空中勸阇世事 釋月愛三昧義 為闡提作一柱殿義 梵行品之第八 王今且聽釋提桓因(至)所有重罪必當得除 案。

    僧亮曰。

    昔未說治罪人有驗。

    今出所治之人為證 大王且聽有婆羅門子(至)為無上醫非六師也 案。

    僧亮曰。

    鴦崛摩羅。

    此言指鬘也 大王複有須毗羅王子(至)為無上醫非六師也 案。

    僧亮曰。

    昔有悭貪。

    今日渴饑。

    聞說其過。

    心生慚悔。

    見水得飲 大王舍婆提國群賊五百(至)為大良醫非六師也 案。

    智秀曰。

    第四廣出諸蒙益之事。

    明佛有道力。

    能曠益無窮也 大王若能信臣語者(至)若不見信願善思之 案。

    寶亮曰。

    上至此。

    第六引現事為證。

    自佛出世至今。

    有犯罪而見佛者。

    無不除滅。

    雲何王罪。

    獨不滅耶 大王諸佛世尊大悲普[雨/複](至)亦當視佛如父母想 案。

    僧亮曰。

    恐王思惟。

    不敢求佛。

    次說大悲怨親平等。

    廣出等事也。

    僧宗曰。

    第四廣引證。

    以勸王行 大王當知如來不但(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

    僧宗曰。

    第五明佛普覆。

    不限一人也。

    寶亮曰。

    第七明佛平等無有彼此也。

    智秀曰。

    第五佛心不偏。

    所以能除王罪也 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至)到如來所誠心聽法 案。

    僧亮曰。

    犯罪既重。

    唯應聽法。

    非财施所能滅也。

    僧宗曰。

    第六格量去留。

    功德多少也。

    寶亮曰。

    第八明佛功德智慧因重。

    能滅人罪也。

    智秀曰。

    第六明佛能加益人心。

    所以見佛。

    必有福利也 爾時大王答耆婆言(至)深自鄙悼都無去心 案。

    僧亮曰。

    不以往為慮。

    自鄙穢累。

    非聽法眷屬。

    往恐不必接叙也。

    僧宗曰。

    第七王自念罪重。

    無去心也。

    寶亮曰。

    雖聞上六種勝說。

    猶未敢去也 爾時空中尋出聲言(至)瘡蒸毒熱但增無損 案。

    僧亮曰。

    證耆婆之言。

    王罪既重。

    唯佛能除。

    故說佛欲涅槃。

    勸速往也。

    僧宗曰。

    第三别也。

    前外道勸覓邪見師。

    次耆婆勸也。

    今其父自勸。

    令随耆婆語也。

    寶亮曰。

    阇世向疑罪重。

    恥至佛所。

    其父恐随耶師。

    今故勸也。

    智秀曰。

    此下第三其父以神通之力。

    勸之令詣佛也 爾時世尊在雙樹間(至)至無量劫不入涅槃 案。

    寶亮曰。

    此明如來見阇世之心。

    自可救之理。

    言味而求。

    正為欲從阇世解常故耳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何故獨為阿阇世王 案。

    寶亮曰。

    時人不解此旨。

    故迦葉緻問也 佛言善男子是大衆中(至)是故悶絕自投于地 案。

    僧亮曰。

    聖人現滅。

    欲以益物。

    若生定滅之倒。

    緻悶絕之苦者。

    佛則為之不涅槃也 善男子如我所言(至)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案。

    僧亮曰。

    釋密語也。

    前四句出所為之事。

    後二句說涅槃不滅。

    不應以佛滅故悶絕也。

    寶亮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