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 第四十卷

關燈
大般涅槃經集解第四十卷 辨世間所不知見覺菩薩知見覺 廣辯菩薩修戒相 廣誡弘通法者之軌則廣釋六念第一辨十号釋婆伽婆等 梵行品之第五 迦葉菩薩言如佛世尊(至)不名世間不名非世間 案。

    僧亮曰。

    不名世間者。

    不名佛法中在家人也。

    不名非世間者。

    不名信根以上人也 爾時迦葉聞是事已(至)衆生聞秘藏即得不生滅 案。

    僧亮曰。

    說地能已。

    說梵行粗竟。

    此歎佛也。

    初偈明佛善說正道。

    稱為醫王。

    次偈釋醫王義。

    備治所治。

    畢竟不發也。

    次偈與法設譬。

    後偈說法體。

    智秀曰。

    将欲咨前義旨故。

    第五先以偈歎佛及經教 迦葉菩薩說是偈已(至)若非世間有何異相 案。

    僧亮曰。

    此下說經之能也。

    依經修行。

    速得出世。

    如聖行品末功德藏王所說也。

    寶亮曰。

    此下廣料簡知見覺人也。

    故迦葉因難。

    以啟發耳。

    智秀曰。

    此訖六念。

    第六段辨菩薩世出世異。

    有三意。

    第一約戒定慧。

    第二約法師儀軌。

    第三約六念法。

    明其同異 佛言善男子言菩薩者(至)亦同世間不知見覺 案。

    僧亮曰。

    大判菩薩有二種。

    有世間者。

    有出世間者。

    若當持戒清淨。

    心固不動。

    終得發定生慧。

    知九十六種道所計者非。

    知佛法所明理者是也。

    是信用修行。

    斷二邊盡。

    屬知見人也。

    問此是何處人。

    是信首五根以上。

    此人永與生死為隔。

    無複入三塗之憂。

    名作出世間菩薩也。

    若信心不立。

    持戒不淨。

    雖複見涅槃經信心受持。

    不識九十六種所計者非。

    佛法所明者是。

    此名作四念處。

    前人是世間菩薩。

    還結屬不知見覺人數也。

    此下去凡有三重文來料簡。

    初就信慧心中。

    成就不成就來。

    簡向所解者。

    即為第一重也。

    第二就弘法人中料簡。

    若是惡世中持清淨。

    不生诽謗。

    識知九十六種道所計者非。

    驗佛法所計者。

    此是出世間菩薩。

    落知見覺人位也。

    若當雖複惡世弘通此經。

    持戒不清淨。

    又生物诽謗。

    複不識知内外是非。

    此名世間菩薩。

    屬不知見覺人流也。

    第三就六念來簡。

    若依涅槃經。

    作六念處成就。

    知内外是非者。

    名出世間菩薩。

    是知見覺人。

    若使作六念不成就。

    由依昔教學。

    複不識知内外。

    是非名作世間菩薩。

    不知見覺者也 菩薩聞是涅槃經已(至)是名菩薩修持淨戒 案。

    僧亮曰。

    知有佛性。

    能得常果。

    而發心者。

    雖迳生死。

    不失此念。

    經之能也。

    僧宗曰。

    第三翻明道雖不無。

    要須戒定慧 戒既清淨次修禅定(至)是名菩薩修清淨定 案。

    僧亮曰。

    聞思慧得非修慧也。

    明能修二慧。

    是淨定也 戒定已備次修淨慧(至)所知見覺非世間也 案。

    僧亮曰。

    身中有我。

    則身大我小。

    我中有身。

    則身小我大。

    是身是我。

    雖小大皆是。

    非身非我。

    兩無也。

    慧能斷結。

    先斷于常。

    窂固不動者。

    諸見是犯戒之本。

    見盡戒不動也 善男子菩薩見所持戒(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案。

    僧亮曰。

    上說不悔。

    由戒而生。

    未釋相生之義。

    此釋相生者也 迦葉複言雲何菩薩(至)以淨戒故心得歡喜 案。

    僧亮曰。

    不因涅槃經持戒。

    是世間戒。

    則具四惡。

    不見佛性出世也 善男子如端正人自見面貌(至)破戒之人亦複如是 案。

    僧亮曰。

    面譬淨戒。

    鏡譬毗尼。

    此雖無鏡。

    餘經有也 善男子譬如牧牛有二女人(至)以是因緣心則悅樂 案。

    僧亮曰。

    上譬一生中有喜有不喜。

    此譬命終時也。

    牛譬經教。

    牧女譬行者。

    瓶譬人身。

    酪譬破戒。

    酹譬持戒。

    城譬涅槃經。

    腳跌譬無常。

    瓶破譬命終。

    蘇已出外。

    漿不足惜。

    譬持戒人身利己出。

    餘不足顧。

    喻歡喜也。

    蘇在酪中與瓶俱失。

    譬破戒人身利未出。

    與身俱喪。

    喻可愁惱也 迦葉複言喜之與樂(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