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 第十二卷
關燈
小
中
大
末。
未能不惑。
故指事廣拂。
以開權迹也。
有兩别。
初總就菩薩。
第二就釋迦迹也 佛告迦葉汝不應言(至)複還安止本所住處 案。
僧亮曰。
菩薩住涅槃者。
以少見佛性。
故名為住。
以下況上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複還安止本所住處 明駿案。
向指一須彌。
今舉百億須彌也。
如首楞嚴中廣說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一毛孔之細。
複妙一芥子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向舉一界三千。
今指十方世界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向擲一佛世界。
今擲微塵世界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向雲他方。
則廣遠為易。
今雲已身。
以近小為難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更以已身為易。
以一塵為難也 善男子是菩薩摩诃薩(至)習近愛欲生羅睺羅 明駿案。
結菩薩之不思議。
以況佛也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 案。
僧宗曰。
此下顯佛不思議。
拂法身也 于此三千大千世界(至)如首楞嚴經中廣說 明駿案。
總舉一化之境有微密之事也 我于三千大千世界(至)亦不畢竟取于涅槃 明駿案。
明雖滅而不滅也 或閻浮提示入母胎(至)随順世間示現入胎 明駿案。
顯雖生而不生也 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至)毀禁戒者示作霜雹 案。
僧亮曰。
天竺以東為首。
以西為後。
以北為左。
以南為右。
東行示始。
始有二種。
一示嬰兒。
二明導首。
以示自在也。
右于事便也。
西是後故。
示最後身也。
北示勝也。
四天下中。
郁單越勝也。
此方春東夏南。
秋西冬北。
萬物春生夏長。
秋實冬藏。
衆功畢也。
上福田者。
長養功勝。
表佛田勝也。
七步者。
天竺象王生時。
出胎即行七步。
知是象王。
菩薩始生。
示自在王相也。
唱如是言者。
上以身示。
此以言說。
明是三界自在法王也 于閻浮提生七日已(至)即是諸佛如來法界 明駿案。
上來至此。
拂一化之始終也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至)是故名為常住無變 案。
僧亮曰。
廣明異應迹也。
非是見王宮出家之次第也。
明駿案。
上來至此。
但舉一天下事 如閻浮提東弗于逮(至)神通變化而無所畏 明駿案。
還舉大千界事也 迦葉以是緣故汝不應言(至)名曰常住無有變易 明駿案。
結旨也 迦葉複言如來雲何(至)既滅度已亦無方所 案。
僧亮曰。
前佛自引口密五事。
今迦葉複引昔之密旨。
令佛開也 佛言迦葉善男子汝今不應(至)如來體之故名為常 案。
僧亮曰。
油譬取。
明譬煩惱也。
而器無常。
非如來者。
器義相似。
少分譬也。
如來體之故名為常者。
昔但說結滅是常。
不說體之者常。
是有餘也。
法瑤曰。
上引無餘四句。
亦是口密。
但未正表昔教。
是覆相說。
今正明也 複次善男子言燈滅者(至)非大涅槃同于燈滅 案。
僧亮曰。
分段煩惱。
因果俱盡。
譬如燈滅。
猶餘身智。
非大涅槃。
是小涅槃已。
不得說言同此燈滅者。
分段煩惱未盡。
不同燈滅也。
覆相說法。
謂佛一切結盡。
身智亦是涅槃。
即大涅槃也。
昔總相說。
故不辨小大之異名為[雨/複]也 阿那含者非數數來(至)無去來者名阿那含 案。
僧亮曰。
數數來者。
生上退下名來。
在色界中。
又有一來。
而非數數。
何者。
後雲上流阿那含也。
流有二種。
謂煩惱流道流。
煩惱流故生四禅。
退生初禅。
道流故斷初禅結。
生四禅也。
又不還來二十五有者。
阿那含名不還。
具縛凡夫。
具二十五有。
唯欲界備具。
不還欲界名不還。
不受二身故也
未能不惑。
故指事廣拂。
以開權迹也。
有兩别。
初總就菩薩。
第二就釋迦迹也 佛告迦葉汝不應言(至)複還安止本所住處 案。
僧亮曰。
菩薩住涅槃者。
以少見佛性。
故名為住。
以下況上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複還安止本所住處 明駿案。
向指一須彌。
今舉百億須彌也。
如首楞嚴中廣說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一毛孔之細。
複妙一芥子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向舉一界三千。
今指十方世界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向擲一佛世界。
今擲微塵世界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向雲他方。
則廣遠為易。
今雲已身。
以近小為難也 善男子複有菩薩摩诃薩(至)乃至本處亦複如是 明駿案。
更以已身為易。
以一塵為難也 善男子是菩薩摩诃薩(至)習近愛欲生羅睺羅 明駿案。
結菩薩之不思議。
以況佛也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 案。
僧宗曰。
此下顯佛不思議。
拂法身也 于此三千大千世界(至)如首楞嚴經中廣說 明駿案。
總舉一化之境有微密之事也 我于三千大千世界(至)亦不畢竟取于涅槃 明駿案。
明雖滅而不滅也 或閻浮提示入母胎(至)随順世間示現入胎 明駿案。
顯雖生而不生也 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至)毀禁戒者示作霜雹 案。
僧亮曰。
天竺以東為首。
以西為後。
以北為左。
以南為右。
東行示始。
始有二種。
一示嬰兒。
二明導首。
以示自在也。
右于事便也。
西是後故。
示最後身也。
北示勝也。
四天下中。
郁單越勝也。
此方春東夏南。
秋西冬北。
萬物春生夏長。
秋實冬藏。
衆功畢也。
上福田者。
長養功勝。
表佛田勝也。
七步者。
天竺象王生時。
出胎即行七步。
知是象王。
菩薩始生。
示自在王相也。
唱如是言者。
上以身示。
此以言說。
明是三界自在法王也 于閻浮提生七日已(至)即是諸佛如來法界 明駿案。
上來至此。
拂一化之始終也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至)是故名為常住無變 案。
僧亮曰。
廣明異應迹也。
非是見王宮出家之次第也。
明駿案。
上來至此。
但舉一天下事 如閻浮提東弗于逮(至)神通變化而無所畏 明駿案。
還舉大千界事也 迦葉以是緣故汝不應言(至)名曰常住無有變易 明駿案。
結旨也 迦葉複言如來雲何(至)既滅度已亦無方所 案。
僧亮曰。
前佛自引口密五事。
今迦葉複引昔之密旨。
令佛開也 佛言迦葉善男子汝今不應(至)如來體之故名為常 案。
僧亮曰。
油譬取。
明譬煩惱也。
而器無常。
非如來者。
器義相似。
少分譬也。
如來體之故名為常者。
昔但說結滅是常。
不說體之者常。
是有餘也。
法瑤曰。
上引無餘四句。
亦是口密。
但未正表昔教。
是覆相說。
今正明也 複次善男子言燈滅者(至)非大涅槃同于燈滅 案。
僧亮曰。
分段煩惱。
因果俱盡。
譬如燈滅。
猶餘身智。
非大涅槃。
是小涅槃已。
不得說言同此燈滅者。
分段煩惱未盡。
不同燈滅也。
覆相說法。
謂佛一切結盡。
身智亦是涅槃。
即大涅槃也。
昔總相說。
故不辨小大之異名為[雨/複]也 阿那含者非數數來(至)無去來者名阿那含 案。
僧亮曰。
數數來者。
生上退下名來。
在色界中。
又有一來。
而非數數。
何者。
後雲上流阿那含也。
流有二種。
謂煩惱流道流。
煩惱流故生四禅。
退生初禅。
道流故斷初禅結。
生四禅也。
又不還來二十五有者。
阿那含名不還。
具縛凡夫。
具二十五有。
唯欲界備具。
不還欲界名不還。
不受二身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