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寶要義論 第七卷

關燈
我為求正。

    法故以此飲食而為獻施。

    以前布施之法比此善根。

    百分不及一。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如來秘密經雲。

    所有菩薩福蘊。

    若比攝受正法福蘊。

    此複倍多。

    正使一切諸佛勤劬宣說經俱胝劫。

    尚不能得受持正法福蘊邊際。

    何等正法。

    如勝鬘師子吼經雲。

    此正法者即是大乘增語。

    何以故。

    大乘出生聲聞緣覺之乘及世出世間一切。

    善法故。

    法集經雲。

    彼正法攝受者。

    所謂于一切如來諸說甚深甚深經典。

    宣說講授專注思惟。

    是為正法攝受。

    當知諸菩薩。

    若依著有所得行。

    雖經無量時供養諸如來。

    于彼彼佛所然不得授記。

    況複成菩提。

    如梵王問經雲。

    佛言。

    大梵。

    我于一劫若過一劫。

    宣說彼彼如來名字。

    若我供養是諸如來。

    或複于彼我修梵行及修六波羅蜜多。

    我于彼彼佛所未得授記。

    何以故。

    我于有所得行而依着故。

    若我爾時于然燈如來所。

    才見彼佛即得無生法忍。

    彼佛世尊與我授起。

    我于爾時超過一切有所得行。

    而複圓滿六波羅蜜多。

    于甚深法中能生信解。

    所有諸菩薩自利利他最勝諸行。

    悉得周畢。

    大集經月藏品雲。

    佛言。

    月藏。

    彼勝義谛即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共一切聲聞緣覺所有。

    是故世俗谛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上善根及辦諸勝行。

    月藏如人持以爝火不能枯涸甚深大海。

    彼世俗谛亦複如是。

    尚不能涸自煩惱海。

    況複為他諸有情類。

    此中何能信解甚深之法。

    如菩薩藏經雲。

    菩薩有二種慧。

    一者從他聲聞。

    二者自心深固作意。

    此中何等是從他聲聞。

    若有菩薩雖複樂修諸相應行。

    然于菩薩藏正法不樂聽受。

    又不樂聞諸聖法律。

    于定中少味而為喜足。

    慢心熾盛故堕增上慢。

    而彼菩薩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亦不解脫六趣輪回。

    又複不能解脫苦蘊。

    以彼緣故如來說言從他聲聞。

    而此所聞不能解脫老死等法。

    何等是為深固作意。

    所謂菩薩自作是學。

    無所有法而可和合非不和合。

    是深固行。

    此深固行即是非行增語。

    彼如是聲。

    若前際若後際。

    如實伺察。

    從何所生複從何滅。

    又若言說若義理。

    若斷若證。

    若已說若當說。

    彼等一切如實伺察。

    無過去相無未來相無現在相可得。

    即一切法自性寂滅。

    自性寂靜自性圓滿。

    畢究無生無起無實。

    應觀諸法畢竟涅槃。

    若如是觀即無所觀亦非無觀。

    此名正觀。

    況複一切法如實可觀邪。

    是即無所觀。

    此無所觀亦即無生增語。

    若一切法無生即不越正理。

    若一切法平等即佛法平等。

    如是所說。

    是為不越。

    正理。

    此說名為深固作意。

    如是乃能解入最上甚深正法。

    父子合集經雲。

    佛告淨飯王言。

    大王。

    若或空劫時中。

    或有梵天樓閣出現于前。

    七寶所成彼堅實性。

    若生起時從何所來。

    如是欲界他化自在天。

    化樂天。

    兜率天。

    夜摩天。

    忉利天。

    四大王天。

    是等諸天樓閣悉現七寶所成。

    又鐵圍山大鐵圍山。

    堅實一聚金剛所成。

    是等諸山彼堅實性從何所來。

    又須彌山。

    儞民達啰山。

    持雙山。

    持軸山。

    持金剛山。

    朅那裡酟山。

    尾那怛酤山。

    馬耳山。

    善見山。

    大善見山。

    烏咎誐盧山。

    香醉山雪山。

    及餘黑山。

    悉現于前。

    乃至一切三千大千世界。

    而悉出現。

    且彼須彌山王去地八萬由旬。

    其堅實性悉集現前從何所來。

    大王。

    若此世界成後。

    大地火然。

    大水漂流。

    大風鼓擊。

    其火亘空所有煙燼悉無所現。

    如酥或油投火中燒亦無煙燼。

    其水漂時無餘可得。

    如鹽投水而悉混融亦無有餘。

    其風鼓擊無少物可現。

    如毗岚風當吹鼓時。

    何有飛鳥而可得現。

    此三千大千世界亦複如是。

    火然水漂風鼓之時。

    無餘可見。

    彼堅實性如是壞滅。

    從何所去。

    此說外地界内地界亦然。

    及餘諸界若内若外亦複如是。

    是故一切法生時無所從來。

    滅時亦無所去。

    彼等有生決定皆空。

    生已亦複自性皆空。

    阿阇世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