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寶要義論 第六卷
關燈
小
中
大
槃。
何以故。
應以如是緣成熟有情故。
大悲經雲。
佛言。
大梵。
如是此世業盡煩惱盡苦盡。
苦緣息滅寂然出離。
此說是為涅槃。
大梵。
此中無複有人了是涅槃。
謂業煩惱盡自性清淨。
出世品雲。
諸佛方便開示無邊涅槃之法。
梵王問經雲。
梵王白佛言。
世尊。
諸出家者。
于随所樂一切相中若能止息。
此說是為涅槃。
佛言。
大梵。
此互為緣所成立故。
覺智方廣經雲。
佛言。
大目幹連。
過去有佛号名稱高顯。
彼佛刹中唯聲聞衆。
是時有一苾刍名等。
觀諸所緣住大乘行。
是人曾于無量俱胝那庾多佛所種植善根。
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曾無退轉。
安住無上大乘法中。
欲令嚴淨不可說不可說佛刹。
其佛刹中無别有情發菩提心。
是時彼苾刍雖廣植善根。
然于甚深法中生輕慢心。
以是緣故當生長壽天。
時名稱高顯如來如其所應作佛事已。
即時普觀一切佛刹。
何等刹中有情不作佛事。
還自觀見我刹土中。
有一苾刍住大乘行。
是菩提器。
然彼苾刍有障難事。
以生長壽天故。
彼之身器不能堪任令其種植菩提善根。
是人命終之後。
當堕阿鼻大地獄中。
亦複不能堪任種植菩提善根。
地獄出已生于人中而複聾痖。
諸有所作舉手示物。
或假他緣方曉其事。
是時名稱高顯如來為欲化度彼苾刍故。
以善方便。
于六十俱胝那庾多生中。
捍勞忍苦作諸化事。
使令成熟。
佛言。
大目幹連。
汝且觀彼如來大悲心故。
為一有情經如是時受其勞苦。
乃至彼苾刍機緣成熟安住不退轉地。
大目幹連。
于汝意雲何。
彼時名稱高顯如來者。
豈異人乎。
即現一切義如來是。
彼等觀諸所緣苾刍者。
即無量光如來是。
父子合集經先行品雲。
佛言。
妙吉祥。
彼過去世輪回之中。
無量阿僧祇不思議無等比無初際。
時有如來名曰帝幢。
經于殑伽沙數等世界佛刹。
是諸佛刹中諸有情類。
皆悉得其五種樂事。
或有有情得其欲樂。
或得出離樂。
或得禅定樂。
或得三摩地樂。
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
而彼有情雖受諸樂然無系着。
譬如飛鳥騰翔空中而得自在。
彼諸有情受樂亦然。
悉無所著。
妙吉祥白佛言。
世尊。
彼時帝幢如來者。
即我世尊釋迦牟尼佛是。
入楞伽經頌雲 我不觀寂靜 亦不起行相 複無分别心 故我證涅槃 此中當知。
于一乘信解極為難得。
此一乘者。
而諸經中皆作是說。
妙法蓮華經雲。
我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
所謂佛乘無二無三。
十方一切世界法爾如是。
何以故。
若過去世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
皆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
若未來世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
亦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
若今現在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
複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
所謂佛乘。
以是緣故十方世界尚無二乘而可建立。
何況有三。
真實品雲。
佛言。
妙吉祥。
由昔因中一乘境界能具足故。
今佛刹中唯一乘法而為出離。
而無聲聞緣覺二乘建立。
何以故。
如來已離種種想故。
若有人言。
如來或說大乘之法。
或說緣覺乘。
或說聲聞乘者。
是人于如來所起不清淨心不平等心取着之心。
大悲經雲。
佛言。
我若說有種種想者。
即于法中自生谄曲。
然我為諸有情所說諸法。
皆悉令于菩提樂欲得大乘法一切智攝。
使諸有情同到一切智智之地。
是故無彼諸乘分位而可建立。
亦無諸地我所建立。
亦不建立補特伽羅事。
亦無少行及無量行之所建立。
複無三乘而可分别。
彼無分别性入法界門。
但為世俗谛故開示引導方便宣說。
勝義谛中唯一乘法。
而無有二。
般若波羅蜜多經雲。
佛言。
天主。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我當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複不能決定發菩提心者。
我亦當令随喜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何以故。
彼于生死流中相續不斷故。
我意不欲令彼諸善根分有所隐沒。
當令于彼最勝法中而有所得。
大集會品雲。
一乘普攝彼一切乘。
以其一乘攝諸乘故。
同歸一理。
普入法界無分别性。
總持自在王問經雲。
佛不說有種種之想。
然佛出世。
諸所作事悉同一味。
法界而無障礙。
容受一切有情。
自成正覺已。
複令諸有情而亦覺了。
然後轉妙法輪。
所謂不退轉輪。
譬如治寶之師。
于其寶所但取假色琉璃。
先以灰水磨淬令潔。
次用黑膩之發而複治之。
然其寶師會無疲倦。
後以肉汁及以缯帛。
重複磨治。
又用大藥汁及細妙衣。
次第精治。
然後瑩潔去其假色同真琉璃。
如來亦複如是。
知有情界本不清淨。
乃為宣說無常苦無我不淨之法。
令于輪回起厭離想。
後以聖法調伏方便開導。
如來亦不暫生疲倦。
後為宣說空無相無願之法。
令其開覺如來之眼。
如來亦不暫生疲倦。
後為宣說不退轉輪。
及說三輪清淨。
引導有情令入如來境界之中。
平等超越種種因性。
鹹證如來清淨法性。
此說是為世間究竟得無上果。
阿惟越緻經雲。
不退轉輪平等故。
諸佛說法亦平等。
是故如來為下劣信解諸有情類不能解了一乘法故。
乃出娑婆世界五濁時中。
以善方便為彼有情。
建立佛事使成佛果。
勝鬘師子吼經雲。
諸佛如來方便宣說此涅槃法。
從三乘中出生諸乘。
然由一乘之法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入楞伽經雲。
諸煩惱種子入三摩地三摩缽底。
如實覺了住無漏界。
複入聲聞緣覺無漏界中。
出世勝行圓滿成辦。
得不思議法身自在如來。
為所化有情成諸善行故。
以善方便說種種乘。
是故諸如來于種種界中非但說三乘。
亦說餘乘法
何以故。
應以如是緣成熟有情故。
大悲經雲。
佛言。
大梵。
如是此世業盡煩惱盡苦盡。
苦緣息滅寂然出離。
此說是為涅槃。
大梵。
此中無複有人了是涅槃。
謂業煩惱盡自性清淨。
出世品雲。
諸佛方便開示無邊涅槃之法。
梵王問經雲。
梵王白佛言。
世尊。
諸出家者。
于随所樂一切相中若能止息。
此說是為涅槃。
佛言。
大梵。
此互為緣所成立故。
覺智方廣經雲。
佛言。
大目幹連。
過去有佛号名稱高顯。
彼佛刹中唯聲聞衆。
是時有一苾刍名等。
觀諸所緣住大乘行。
是人曾于無量俱胝那庾多佛所種植善根。
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曾無退轉。
安住無上大乘法中。
欲令嚴淨不可說不可說佛刹。
其佛刹中無别有情發菩提心。
是時彼苾刍雖廣植善根。
然于甚深法中生輕慢心。
以是緣故當生長壽天。
時名稱高顯如來如其所應作佛事已。
即時普觀一切佛刹。
何等刹中有情不作佛事。
還自觀見我刹土中。
有一苾刍住大乘行。
是菩提器。
然彼苾刍有障難事。
以生長壽天故。
彼之身器不能堪任令其種植菩提善根。
是人命終之後。
當堕阿鼻大地獄中。
亦複不能堪任種植菩提善根。
地獄出已生于人中而複聾痖。
諸有所作舉手示物。
或假他緣方曉其事。
是時名稱高顯如來為欲化度彼苾刍故。
以善方便。
于六十俱胝那庾多生中。
捍勞忍苦作諸化事。
使令成熟。
佛言。
大目幹連。
汝且觀彼如來大悲心故。
為一有情經如是時受其勞苦。
乃至彼苾刍機緣成熟安住不退轉地。
大目幹連。
于汝意雲何。
彼時名稱高顯如來者。
豈異人乎。
即現一切義如來是。
彼等觀諸所緣苾刍者。
即無量光如來是。
父子合集經先行品雲。
佛言。
妙吉祥。
彼過去世輪回之中。
無量阿僧祇不思議無等比無初際。
時有如來名曰帝幢。
經于殑伽沙數等世界佛刹。
是諸佛刹中諸有情類。
皆悉得其五種樂事。
或有有情得其欲樂。
或得出離樂。
或得禅定樂。
或得三摩地樂。
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
而彼有情雖受諸樂然無系着。
譬如飛鳥騰翔空中而得自在。
彼諸有情受樂亦然。
悉無所著。
妙吉祥白佛言。
世尊。
彼時帝幢如來者。
即我世尊釋迦牟尼佛是。
入楞伽經頌雲 我不觀寂靜 亦不起行相 複無分别心 故我證涅槃 此中當知。
于一乘信解極為難得。
此一乘者。
而諸經中皆作是說。
妙法蓮華經雲。
我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
所謂佛乘無二無三。
十方一切世界法爾如是。
何以故。
若過去世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
皆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
若未來世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
亦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
若今現在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
複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
所謂佛乘。
以是緣故十方世界尚無二乘而可建立。
何況有三。
真實品雲。
佛言。
妙吉祥。
由昔因中一乘境界能具足故。
今佛刹中唯一乘法而為出離。
而無聲聞緣覺二乘建立。
何以故。
如來已離種種想故。
若有人言。
如來或說大乘之法。
或說緣覺乘。
或說聲聞乘者。
是人于如來所起不清淨心不平等心取着之心。
大悲經雲。
佛言。
我若說有種種想者。
即于法中自生谄曲。
然我為諸有情所說諸法。
皆悉令于菩提樂欲得大乘法一切智攝。
使諸有情同到一切智智之地。
是故無彼諸乘分位而可建立。
亦無諸地我所建立。
亦不建立補特伽羅事。
亦無少行及無量行之所建立。
複無三乘而可分别。
彼無分别性入法界門。
但為世俗谛故開示引導方便宣說。
勝義谛中唯一乘法。
而無有二。
般若波羅蜜多經雲。
佛言。
天主。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我當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複不能決定發菩提心者。
我亦當令随喜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何以故。
彼于生死流中相續不斷故。
我意不欲令彼諸善根分有所隐沒。
當令于彼最勝法中而有所得。
大集會品雲。
一乘普攝彼一切乘。
以其一乘攝諸乘故。
同歸一理。
普入法界無分别性。
總持自在王問經雲。
佛不說有種種之想。
然佛出世。
諸所作事悉同一味。
法界而無障礙。
容受一切有情。
自成正覺已。
複令諸有情而亦覺了。
然後轉妙法輪。
所謂不退轉輪。
譬如治寶之師。
于其寶所但取假色琉璃。
先以灰水磨淬令潔。
次用黑膩之發而複治之。
然其寶師會無疲倦。
後以肉汁及以缯帛。
重複磨治。
又用大藥汁及細妙衣。
次第精治。
然後瑩潔去其假色同真琉璃。
如來亦複如是。
知有情界本不清淨。
乃為宣說無常苦無我不淨之法。
令于輪回起厭離想。
後以聖法調伏方便開導。
如來亦不暫生疲倦。
後為宣說空無相無願之法。
令其開覺如來之眼。
如來亦不暫生疲倦。
後為宣說不退轉輪。
及說三輪清淨。
引導有情令入如來境界之中。
平等超越種種因性。
鹹證如來清淨法性。
此說是為世間究竟得無上果。
阿惟越緻經雲。
不退轉輪平等故。
諸佛說法亦平等。
是故如來為下劣信解諸有情類不能解了一乘法故。
乃出娑婆世界五濁時中。
以善方便為彼有情。
建立佛事使成佛果。
勝鬘師子吼經雲。
諸佛如來方便宣說此涅槃法。
從三乘中出生諸乘。
然由一乘之法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入楞伽經雲。
諸煩惱種子入三摩地三摩缽底。
如實覺了住無漏界。
複入聲聞緣覺無漏界中。
出世勝行圓滿成辦。
得不思議法身自在如來。
為所化有情成諸善行故。
以善方便說種種乘。
是故諸如來于種種界中非但說三乘。
亦說餘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