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寶要義論 第六卷
關燈
小
中
大
大乘寶要義論第六卷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少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诏譯
如寶積經雲。
假使滿三界中一切有情。
是諸有情各各造立如來塔廟。
如是色相一一高顯。
猶如須彌山王。
而諸有情經于殑伽沙數劫中。
各各尊重供養是塔。
若有不離一切智心菩薩。
但置一華而為供養。
此獲福蘊勝前福蘊。
其數倍多。
彼經又雲。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有情悉住大乘。
而複皆成轉輪聖王。
設以香油如大海水。
積燃燈草等須彌量。
各各燃是廣大燈明。
供養如來所有塔廟。
若有出家菩薩取燃燈草投少分油。
于佛塔前燃燈供養。
此獲福蘊倍勝于前燈明布施。
百分不及一。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又若彼諸轉輪聖王。
各于佛及苾刍衆所。
普施一切受用樂具。
若有出家菩薩。
以自持缽所乞之食。
先減施人然後自食。
此獲福蘊勝前福蘊最上廣大。
又若彼諸轉輪聖王。
積以妙衣如須彌量。
普施佛及諸苾刍衆。
若有出家菩薩。
但以三衣。
或施十信心菩薩。
或施佛及諸苾刍衆。
或施如來塔廟之中。
此獲福蘊比前所施。
極為殊勝。
又若彼諸轉輪聖王。
一一皆以滿閻浮提布設妙華。
廣為供養如來塔廟。
若有出家菩薩。
下至但取一華供養如來塔廟者。
此獲福蘊比前所施。
百分不及一。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次第出生經雲。
當觀菩薩有其四種賢善稱贊。
應于如來策勤供養。
何等為四。
一者自作最上布施供養。
令他有情亦如是作供養勝行。
二者勤誠供養諸如來已。
轉複堅固大菩提心。
三者現前瞻睹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四者種植善根而得增勝。
此等四法。
是為最上承事供養諸佛如來。
海慧問經雲。
佛言。
海慧。
有三種最上承事供養如來之法。
何等為三。
一者發生大菩提心。
二者攝受如來正法。
三者廣為有情起大悲心。
此等是為勝義供養之行。
慈氏師子吼經雲。
無佛可想。
無佛可觀。
何況有佛可供養邪。
有所得者無有是處。
此中何等是供養佛。
所謂真供養者。
應起無想無相之心。
若無心心所作意。
無佛想無法想無衆想。
無補特伽羅想。
無自他想。
如是供養者。
是真供養諸佛如來。
般若波羅蜜多經雲。
佛言。
天主。
假使殑伽沙數世界之中積滿如來舍利置于刹幢之上。
若有人書寫般若波羅蜜多經。
俱為獻施。
汝于二分之中當取何分。
帝釋白佛言。
世尊。
我于此二分中。
當取般若波羅蜜多分。
何以故。
般若能生如來舍利故。
若有供養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者。
是即供養如來舍利。
佛言。
帝釋。
若諸有情信解如來如實涅盤者。
極為難得。
此中何等是諸如來如實涅槃。
無數經中作如是說。
如來興顯經雲。
佛言。
佛子。
若諸菩薩樂欲了知諸佛如來大涅槃者。
以慧觀察。
先當了知法自性性。
法自性者。
謂即真如實際。
法界虛空界。
自性清淨際。
無相際我自性際。
一切法自性如如涅槃。
應如是了知如來如實涅槃。
何以故。
佛子。
諸法本來如是無生無所生。
若法本來如是無生無所生。
是故無有少法可得。
然佛如來有所生者。
但為有情喜樂相續乃有生故。
如來入涅槃者。
亦為有情厭倦生故。
而實如來本無所生亦無涅槃。
是諸如來常住法界。
佛子。
譬如日輪光明出現。
普遍照耀一切世界。
各于清淨水器之中見日光影。
亦非日輪遍一切處。
随入器中乃有所現。
若複彼彼清淨水器。
或破壞時。
或渾濁時。
或減少時。
彼日光明而悉不見。
然日光影雖于器中而不顯現非日之咎。
以彼淨器自破壞故。
佛子。
如來亦複如是。
法界日輪廣大光明。
從法界中常所出現。
普遍照耀随順一切世間。
若諸有情清淨心相續。
如來即為出現影像。
一切有情雖常睹見如來日輪影像。
亦非如來遍一切處随為出現。
若複有情如彼壞器。
不清淨心相續業煩惱覆故。
不見如來日光影像。
彼諸有情即起如來入涅槃想。
然以如來入涅槃者。
非如來咎。
但為有情相續善根有破壞故。
又複應以大涅槃法所可化度諸有情故。
是故如來現入涅槃。
而實如來無來無去亦無所住。
佛子。
譬如一切世間悉作火事。
或複後時别異聚落國土城邑火事息滅。
且非普盡一切世間火事皆息。
佛子。
如來亦複如是。
普盡一切世界。
随順施作一切佛事。
若餘佛刹中作佛事已現入涅槃。
亦非一切世界諸佛悉入涅槃。
如巧幻師善學幻法。
諸明咒力而悉洞曉。
于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中。
普現其身作諸幻事。
一切聚落國土城邑。
悉遍顯示。
随其幻力。
若住一劫若過一劫。
若餘聚落或城邑中。
作幻事已隐自身相。
亦非一切世間幻事皆隐。
佛子。
如來亦複如是。
以無量如幻之智。
善學方便勝慧智明。
示現一切法界幻事。
如來随現。
然如來身畢竟安住。
法界及虛空界一切有情。
平等事業。
别别刹土随順作已示現涅槃。
亦非一佛刹中入涅槃故。
一切法界如來悉入涅槃。
佛子。
諸有菩薩應如是知。
諸佛如來大涅槃故。
所知無量畢竟無著。
法界無邊亦複無中。
如虛空界自性廣大。
真如無生而亦無滅安住實際。
然以方便随時示現。
是故當知。
一切世間勿生疲厭。
随先行願而自安住。
一切世間一切刹土。
成辦所有諸勝法行。
般若波羅蜜多經雲。
大涅槃者。
所謂自性空。
妙法蓮華經雲。
佛言。
迦葉。
若能覺了彼一切法平等之性。
是大涅槃。
彼經又雲。
佛言。
善男子。
如來諸所作事而皆作已。
成佛已來極甚久遠壽命無量。
如來常住不入涅槃。
為度有情故示現涅
假使滿三界中一切有情。
是諸有情各各造立如來塔廟。
如是色相一一高顯。
猶如須彌山王。
而諸有情經于殑伽沙數劫中。
各各尊重供養是塔。
若有不離一切智心菩薩。
但置一華而為供養。
此獲福蘊勝前福蘊。
其數倍多。
彼經又雲。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有情悉住大乘。
而複皆成轉輪聖王。
設以香油如大海水。
積燃燈草等須彌量。
各各燃是廣大燈明。
供養如來所有塔廟。
若有出家菩薩取燃燈草投少分油。
于佛塔前燃燈供養。
此獲福蘊倍勝于前燈明布施。
百分不及一。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又若彼諸轉輪聖王。
各于佛及苾刍衆所。
普施一切受用樂具。
若有出家菩薩。
以自持缽所乞之食。
先減施人然後自食。
此獲福蘊勝前福蘊最上廣大。
又若彼諸轉輪聖王。
積以妙衣如須彌量。
普施佛及諸苾刍衆。
若有出家菩薩。
但以三衣。
或施十信心菩薩。
或施佛及諸苾刍衆。
或施如來塔廟之中。
此獲福蘊比前所施。
極為殊勝。
又若彼諸轉輪聖王。
一一皆以滿閻浮提布設妙華。
廣為供養如來塔廟。
若有出家菩薩。
下至但取一華供養如來塔廟者。
此獲福蘊比前所施。
百分不及一。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次第出生經雲。
當觀菩薩有其四種賢善稱贊。
應于如來策勤供養。
何等為四。
一者自作最上布施供養。
令他有情亦如是作供養勝行。
二者勤誠供養諸如來已。
轉複堅固大菩提心。
三者現前瞻睹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四者種植善根而得增勝。
此等四法。
是為最上承事供養諸佛如來。
海慧問經雲。
佛言。
海慧。
有三種最上承事供養如來之法。
何等為三。
一者發生大菩提心。
二者攝受如來正法。
三者廣為有情起大悲心。
此等是為勝義供養之行。
慈氏師子吼經雲。
無佛可想。
無佛可觀。
何況有佛可供養邪。
有所得者無有是處。
此中何等是供養佛。
所謂真供養者。
應起無想無相之心。
若無心心所作意。
無佛想無法想無衆想。
無補特伽羅想。
無自他想。
如是供養者。
是真供養諸佛如來。
般若波羅蜜多經雲。
佛言。
天主。
假使殑伽沙數世界之中積滿如來舍利置于刹幢之上。
若有人書寫般若波羅蜜多經。
俱為獻施。
汝于二分之中當取何分。
帝釋白佛言。
世尊。
我于此二分中。
當取般若波羅蜜多分。
何以故。
般若能生如來舍利故。
若有供養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者。
是即供養如來舍利。
佛言。
帝釋。
若諸有情信解如來如實涅盤者。
極為難得。
此中何等是諸如來如實涅槃。
無數經中作如是說。
如來興顯經雲。
佛言。
佛子。
若諸菩薩樂欲了知諸佛如來大涅槃者。
以慧觀察。
先當了知法自性性。
法自性者。
謂即真如實際。
法界虛空界。
自性清淨際。
無相際我自性際。
一切法自性如如涅槃。
應如是了知如來如實涅槃。
何以故。
佛子。
諸法本來如是無生無所生。
若法本來如是無生無所生。
是故無有少法可得。
然佛如來有所生者。
但為有情喜樂相續乃有生故。
如來入涅槃者。
亦為有情厭倦生故。
而實如來本無所生亦無涅槃。
是諸如來常住法界。
佛子。
譬如日輪光明出現。
普遍照耀一切世界。
各于清淨水器之中見日光影。
亦非日輪遍一切處。
随入器中乃有所現。
若複彼彼清淨水器。
或破壞時。
或渾濁時。
或減少時。
彼日光明而悉不見。
然日光影雖于器中而不顯現非日之咎。
以彼淨器自破壞故。
佛子。
如來亦複如是。
法界日輪廣大光明。
從法界中常所出現。
普遍照耀随順一切世間。
若諸有情清淨心相續。
如來即為出現影像。
一切有情雖常睹見如來日輪影像。
亦非如來遍一切處随為出現。
若複有情如彼壞器。
不清淨心相續業煩惱覆故。
不見如來日光影像。
彼諸有情即起如來入涅槃想。
然以如來入涅槃者。
非如來咎。
但為有情相續善根有破壞故。
又複應以大涅槃法所可化度諸有情故。
是故如來現入涅槃。
而實如來無來無去亦無所住。
佛子。
譬如一切世間悉作火事。
或複後時别異聚落國土城邑火事息滅。
且非普盡一切世間火事皆息。
佛子。
如來亦複如是。
普盡一切世界。
随順施作一切佛事。
若餘佛刹中作佛事已現入涅槃。
亦非一切世界諸佛悉入涅槃。
如巧幻師善學幻法。
諸明咒力而悉洞曉。
于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中。
普現其身作諸幻事。
一切聚落國土城邑。
悉遍顯示。
随其幻力。
若住一劫若過一劫。
若餘聚落或城邑中。
作幻事已隐自身相。
亦非一切世間幻事皆隐。
佛子。
如來亦複如是。
以無量如幻之智。
善學方便勝慧智明。
示現一切法界幻事。
如來随現。
然如來身畢竟安住。
法界及虛空界一切有情。
平等事業。
别别刹土随順作已示現涅槃。
亦非一佛刹中入涅槃故。
一切法界如來悉入涅槃。
佛子。
諸有菩薩應如是知。
諸佛如來大涅槃故。
所知無量畢竟無著。
法界無邊亦複無中。
如虛空界自性廣大。
真如無生而亦無滅安住實際。
然以方便随時示現。
是故當知。
一切世間勿生疲厭。
随先行願而自安住。
一切世間一切刹土。
成辦所有諸勝法行。
般若波羅蜜多經雲。
大涅槃者。
所謂自性空。
妙法蓮華經雲。
佛言。
迦葉。
若能覺了彼一切法平等之性。
是大涅槃。
彼經又雲。
佛言。
善男子。
如來諸所作事而皆作已。
成佛已來極甚久遠壽命無量。
如來常住不入涅槃。
為度有情故示現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