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中

關燈
諸大德是九十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初故妄語戒 佛在釋翅瘦。

    釋子象力善能談論。

    與外道論議不如。

    時便反前語。

    若僧中問複違反語。

    梵志譏無正法。

    比丘舉過白佛。

    因制此戒。

     若比丘知 謂見聞觸知及不見知八種。

    見者眼識能見乃至意識能知。

    不見者除眼識餘五識是。

    如是類反也。

     而妄語者 若境界是見聞觸知。

    若想若疑便言不見聞觸知。

    波逸提。

    乃至不見聞等亦類上也。

    若本作妄語念。

    及妄時不憶是妄語者。

    吉羅。

    若前後不憶。

    正妄語時知者。

    波逸提。

    若所見異所忍異所欲異所觸異所想異所心異。

    如此諸事皆是妄語。

    說戒時乃至三問憶念罪不說突吉羅。

     波逸提 若說不了吉羅。

    尼同犯。

    三衆吉羅。

    不犯者。

    不見言不見。

    乃至知言知等八種。

    若意有見想便說者不犯。

     二行罵戒 佛在舍衛。

    六群于斷事人前種類罵彼。

    忘失前後慚愧不語。

    比丘以過白佛。

    便引牯牛以譬。

    畜生得毀不堪進力等。

    便制此戒。

     若比丘種類 有多種卑。

    姓家生行業亦卑。

    伎術工巧亦卑。

    或言汝犯過。

    或言多結使。

    或言盲瞎等語也。

     毀呰語者 如上六種罵餘比丘。

    若面罵喻罵自比罵者堕。

    說不了突吉羅。

     波逸提 若說善法而面罵者。

    言汝是阿蘭若。

    乃至坐禅。

    若喻罵者言。

    汝似坐禅也。

    若自比罵者。

    言我非也。

    說了不了并吉羅。

    尼堕。

    三衆吉羅。

    不犯者。

    相利故說。

    為法為律為教授故。

    為親厚故。

    或戲或失口或錯誤者是。

     三兩舌語戒 佛在舍衛。

    六群傳他彼此語。

    令衆鬥诤不能除滅。

    比丘以過白佛。

    便引野幹鬥亂二獸。

    況複于人。

    便诃責已而制此戒。

     若比丘兩舌語 語謂鬥亂十衆欲離彼此等也。

     波逸提 不犯者。

    破惡知識惡伴黨。

    和尚同師知識親友數數語者。

    無義無利。

    欲方便作無利義。

    破如是人者不犯。

     四共人女宿戒 佛在舍衛。

    阿那律行寄淫女舍宿。

    女裸身來娆。

    尊者升空。

    彼慚愧忏悔。

    說法得道。

    比丘舉過。

    佛便诃制此戒也。

     若比丘與婦女 人女有知命根不斷。

     同室 四周牆障上有覆也。

    或前敞無壁。

    或雖覆而不遍。

    或覆遍而有開處也。

     宿者 若前後至或俱至。

    若亞若卧。

    随脅著地随轉側并犯也。

     波逸提 若非人女畜生女黃門若二根人同宿吉羅。

    晝日女立比丘卧者吉羅。

    不犯者。

    不知彼室内有女。

    若室無覆。

    若半障少障。

    若盡障若半覆障。

    作句準上。

    若病卧被縛命梵難等并開。

     五共未受具人宿過限戒 佛在曠野城。

    六群共長者講堂宿。

    時亂心睡形露。

    為彼調弄。

    白佛因制。

    佛在拘睒彌。

    便開二三宿重結此戒也。

     若比丘與未受大戒人 除比丘比丘尼餘未受大戒人是也。

     共宿 同室宿如前說。

     過二宿至三宿 若共二宿若三宿。

    明相未出應起避去。

    至第四宿。

    若自去。

    若使未受者去。

     波逸提 若與非人畜生男共過三宿。

    一切突吉羅。

    開緣并同前戒。

     六共未受具同誦戒 佛在曠野城。

    六群比丘與諸長者講堂誦經。

    語聲高大亂坐禅者。

    比丘舉過白佛。

    因制此戒。

     若比丘與未受大戒人 如上。

     共誦 謂誦句義。

    句味字義也。

    非句義亦爾。

    言句義者。

    同誦不前不後也。

    非句義者。

    如一人說諸惡莫作。

    未竟第一人抄同。

    句味者眼無常等非句味者抄前也。

    字義者同誦阿字也。

    非字義者抄前阿字也。

     法者 謂佛聲聞仙人諸天所說正法。

     波逸提 若共誦一說二三說。

    若口授書授。

    若不了了及非人畜生并突吉羅。

    若師不教言我說竟汝可說。

    師吉羅。

    不犯者。

    我說竟汝說。

    一人誦竟一人書。

    若同業同誦。

    或戲笑語獨語錯說彼此。

    皆不犯也。

     七說粗罪戒。

    佛在羅閱城。

    有波利婆沙摩那埵比丘在下行坐。

    六群比丘以所犯事向白衣說之。

    有過者及餘比丘皆慚。

    比丘舉過。

    佛故诃制。

     若比丘知他 不知者開。

     有粗惡罪 四波羅夷僧伽婆屍沙也。

     向未受大戒人說除僧羯磨波逸提 除粗罪以餘罪說者。

    自說粗罪。

    餘人罪。

    一切吉羅。

    不犯者。

    若不知。

    若衆曾差。

    若非粗想。

    若白衣先已聞者不犯。

     八實得道向白衣說戒 佛在毗舍離。

    以前大妄語緣。

    集僧诃責已便制此戒。

     若比丘向未受大戒人說過人法言我見是我知是實者波逸提 并如上初篇。

    若言業報若戲錯并不犯。

     九獨與女人說法戒 佛在舍衛。

    迦留陀夷在姑前。

    與兒婦耳語說法。

    因姑譏問。

    比丘舉過。

    佛因制斷。

    後開五六語及有智男過限說等。

     若比丘與女人 如上。

     說法過五 色受想行識無我也。

     六語 眼耳鼻舌身意無常也。

     除有智男子 解粗惡不粗惡事也。

     波逸提 若說不了吉羅。

    若向非人畜生說過亦爾。

    不犯者。

    若五六語有智男前過說。

    若無有智男前問應答廣說。

    若授優婆夷五戒。

    乃至說五戒法與受八關齋。

    說八關齋法八聖道十不善法。

    女人問義不解廣說。

    并得。

     十掘地戒 佛在曠野城。

    六群為佛修治講堂。

    周匝自掘地。

    長者譏嫌。

    不知正法斷他命根。

    白佛因制。

    後教人治講堂。

    言掘是置是。

    長者重譏。

    比丘舉過。

    佛重制戒。

     若比丘自手掘 若用鋤钁椎打。

    乃至指爪掏傷。

    打杙入地。

    地上然火。

    及有地想。

     地 若未掘若已掘地。

    若四月被雨漬還如本。

     若教人掘者 若不教言看是知是突吉羅也。

     波逸提 下二衆吉羅。

    下篇同此。

    不犯者。

    若語言知是看是。

    若曳材木若扶籬正。

    若反磚石取牛屎。

    取崩岸土若鼠壤土。

    除經行處土及屋内土。

    若來往經行掃地。

    不故掘一切不犯。

     十一壞生種戒 佛在曠野城。

    集僧告言。

    有一比丘修治屋舍。

    而自斫樹。

    非沙門法。

    诃責制戒。

     若比丘壞 若斫截堕落。

    并名為壞也。

     鬼神 非人是也。

     村 一切草木是鬼畜所依。

    村有五種。

    根種枝種節種覆羅種子子種。

     波逸提 若生主想。

    自斷教他斷。

    自炒煮若教人并堕。

    生疑者吉羅。

    草木七種色。

    自壞教他壞者堕。

    生疑及想吉羅。

    若釘杙著生草樹上。

    若以火等并堕。

    若斷多分生草木者堕。

    斷半幹生者。

    及不言知是看是一切吉羅。

    不犯者。

    若言看是知是。

    若斷幹枯草木。

    若于生草木上曳材曳竹。

    正籬障撥塹石取牛屎。

    若生草覆道以仗遮開。

    若以瓦石拄之而斷傷草木。

    若除經行地土。

    若掃經行地。

    若以杖築地而誤撥生草斷者無犯。

     十二餘語惱觸戒 佛在拘睒毗國。

    闡陀比丘犯罪。

    餘比丘問。

    以餘事答。

    以過白佛。

    便诃已作餘語白。

    後便惱僧。

    喚來不來。

    乃至不應語而語。

    以過白佛。

    诃已作觸惱白。

    因此故制也。

     若比丘妄作餘語 僧未白前作餘語者。

    汝向誰說。

    為說何事。

    為論何理。

    為我說為餘人說。

    我不見此罪者。

    一切吉羅。

    若作白已如是語者犯堕也。

     惱他者 如前緣中乃至不應語而語。

    一切吉羅白已作者波逸提也。

     波逸提 若上座喚不來吉羅。

    不犯者。

    重聽不解。

    前語有參錯。

    汝向誰說。

    乃至我不見此罪。

    若作非法無利益羯磨。

    不與和合。

    喚來不來。

    若為作非法羯磨。

    若不欲知教言莫來便來。

    若一坐食若不作餘食法食。

    若病喚起不起。

    命梵等難教莫起便起。

    若惡心問不與說。

    若作非法事便诃語者。

    若小語若錯說。

    一切不犯。

     十三嫌罵知事戒 佛在羅閱城。

    沓婆摩比丘僧差知事。

    慈地比丘齊眼見處譏嫌之。

    以過白佛。

    便诃制戒。

    後便于聞處罵。

    以過重白佛。

    便乘前重制。

     若比丘嫌 謂面見不聞處言有愛恚怖癡也。

     罵 背面耳聞于不見處而設罵也。

     波逸提 若不受上座教嫌罵吉羅。

    不犯者。

    實有事。

    恐後悔恨。

    語令如法發露。

    便言有愛等。

    若戲錯說者。

    并不犯。

     十四露地敷僧物戒 佛在舍衛。

    長者請僧。

    十七群比丘取僧坐具露敷經行。

    望食時到不收往食。

    為風塵坌蟲鳥壞污。

    以過白佛。

    诃已制戒。

     若比丘取僧 衆僧物為僧屬僧三種也。

     繩床 有五種。

    旋腳直腳曲腳入梐無腳。

     木床 亦如上說。

     若卧具 或用坐或用卧。

     坐褥 拟常用坐。

     露地敷若教人敷舍去不自舉不教人舉波逸提 彼以僧物付知事雲。

    我今付授汝守護看。

    若都無人當舉屏處。

    若無屏處必知無壞。

    當持粗者覆好者上。

    若即時還便應去。

    随雨中疾及時還者應往也。

    彼次第作如是方便應去。

    若不作者初出門堕。

    若方便還悔一切吉羅。

    若二人同坐下座應收。

    不者犯二罪。

    上座犯一堕。

    若俱不收二俱堕。

    餘床踞床機等不收。

    及卧具表裡一切吉羅。

    若露敷僧物而入房思惟吉羅。

    不犯者。

    僧物露敷去時。

    語舊住人摩摩帝經營人令知。

    如上方便一切不犯。

     十五覆處敷僧物戒 佛在舍衛。

    客比丘在邊房敷卧具宿。

    不語便去。

    卧具爛壞蟲齧色變。

    見過白佛。

    因制此戒。

     若比丘僧房中敷僧卧具 謂繩床木床卧褥坐具枕地敷下至卧氈。

     若自敷若教人敷若坐若卧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 彼應語舊住比丘言。

    與我牢舉。

    若無人不畏失。

    當移床離壁高榰床腳。

    持枕褥卧具置裡。

    以餘粗者重覆。

    若恐壞敗。

    取卧具等置衣架上。

    豎床而去。

    若不如是出界堕罪。

    欲去還悔吉羅。

    若即還不久聽二宿在界外。

    第三宿明相未出不自往。

    不遣使掌護者。

    犯堕。

     波逸提 不犯中。

    如上方便已在界外水陸道斷。

    命梵等緣者開。

     十六強敷坐戒 佛在舍衛。

    六群十七群同道行。

    至無住處十七群自求住處。

    彼六群知求得宿處。

    強在中間敷卧具宿。

    比丘以過白佛。

    因制此戒。

     若比丘知 不知者開。

     先比丘住處後來強于中間 若頭邊若腳邊若兩脅邊。

     敷卧具 草敷葉敷。

    下至地敷卧氈。

     止宿念言彼若嫌迮者自當避我去作如是因緣非餘非威儀波逸提 謂随轉側脅著床結堕。

    不犯者。

    先不知若語已住。

    先與開間。

    若間寬廣不相妨閡。

    若親舊人教言。

    但敷我自語主。

    若倒地若病轉側堕上。

    若力勢所持若被系閉。

    命梵二難并不犯。

     十七牽他出房戒 佛在舍衛。

    六群十七群同道行。

    至小住處十七群于先入寺掃灑令淨。

    六群知得好處驅起牽出。

    比丘以過白佛。

    便制此戒。

     若比丘嗔他比丘不喜僧房舍中若自牽出教他牽出 若自作教人牽。

    随所牽多少随出房随犯。

    若牽多人出一戶。

    若牽一人出多戶皆犯多堕。

    若一人出一戶一堕。

    若持他物出若擲著戶外。

    閉他戶外皆突吉羅。

     波逸提 不犯者。

    無恚心随次出。

    若遣未受具出。

    若破戒見威儀及為舉擯。

    因此故命梵難驅出者并開。

     十八坐脫腳床戒 佛在舍衛。

    比丘在重屋上住。

    坐脫腳床。

    腳脫堕比丘上。

    壞身出血。

    仰面恚罵。

    比丘舉過。

    佛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