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十六卷

關燈
所說學處。

    我說彼類。

    雖有所學非無所學。

    而是下劣本性異生非賢聖學。

    若有修植清淨信愛。

    能學如來及佛弟子所說學處。

    我說彼類為無上學。

    能自利益。

    廣說乃至能疾證得如理法要。

    是名學無上。

    雲何行無上。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如有一類補特伽羅。

    行調象行或調馬行。

    或調人行或調牛行。

    或事火行。

    或事月行或事日行。

    或事藥行或事珠行。

    或事星宿宮殿等行或行。

    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受持行。

    我說彼類。

    雖有所行非無所行。

    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行。

    若有修植清淨信愛。

    能行如來及佛弟子所行之行。

    我說彼類為行無上。

    能自利益。

    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

    是名行無上。

    雲何念無上。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如有一類補特伽羅。

    或念妻子或念财谷。

    或念親友。

    或念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及彼邪法。

    我說彼類。

    雖有所念非無所念。

    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念。

    若有修植清淨信愛。

    能念如來及佛弟子。

    我說彼類為念無上。

    能自利益能自安樂。

    能令自身安隐而住。

    超越災愁滅諸憂苦。

    疾能證得如理法要。

    是名念無上。

    此中世尊說伽他曰 若得離相應安隐無上見 聞利學行念必得趣無憂 六觀待者。

    雲何為六。

    答一觀待色。

    二觀待聲三觀待香。

    四觀待味。

    五觀待觸。

    六觀待法。

    雲何觀待色。

    答若色有漏有取。

    于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或欲或貪或嗔或癡。

    或随一一心所。

    随煩惱應生時生。

    是名觀待色。

    聲香味觸觀待亦爾。

    雲何觀待法。

    答若法有漏有取。

    于此諸法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或欲或貪或嗔或癡。

    或随一一心所。

    随煩惱應生時生。

    是名觀待法 六生類者。

    雲何為六。

    答一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二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三有黑生類補特伽羅。

    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四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五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六有白生類補特伽羅。

    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雲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

    謂旃荼羅家。

    廣說乃至少飲食家。

    彼生此家。

    形容醜陋。

    人不憙見。

    衆共诃毀。

    多分為他作諸事業。

    故名為黑。

    如是黑類。

    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

    由行三種惡行因緣。

    身壞命終堕于惡趣。

    生地獄中受諸劇苦。

    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雲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

    謂旃荼羅家。

    廣說乃至少飲食家。

    彼生此家。

    形容醜陋。

    人不憙見。

    衆共诃毀。

    多分為他作諸事業。

    故名為黑。

    如是黑類。

    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

    由行三種妙行因緣。

    身壞命終生于善趣。

    天世界中受諸妙樂。

    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雲何黑生類補特伽羅。

    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

    謂旃荼羅家。

    廣說乃至少飲食家。

    彼生此家。

    形容醜陋。

    人不憙見。

    衆共诃毀。

    多分為他作諸事業。

    故名為黑。

    如是黑類聞有如來為衆宣說如實所證法毗柰耶。

    便往聽受。

    既聽受已得淨信心。

    彼成如是淨信心故。

    作是思惟。

    居家迫迮譬如牢獄。

    多諸塵穢。

    出家寬廣猶若虛空。

    一切善法因之生長。

    又作是念。

    耽着居家。

    彼尚不能恒修世善。

    況能盡命精勤修學。

    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是故我應剃除須發。

    身被法服正信舍家。

    出趣非家勤修梵行。

    既思念已。

    便于後時。

    棄舍親财剃除須發。

    身被法服正信舍家。

    出趣非家受持淨戒。

    精勤守護别解脫律儀。

    軌則所行無不具足。

    于微小罪見大怖畏。

    受學學處常無毀犯。

    依斯戒蘊漸次勤修。

    乃至證得第四靜慮。

    由定心故乃至漏盡。

    證得無漏心慧解脫。

    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雲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

    請刹帝利大族。

    或婆羅門大族。

    或長者大族。

    或居士大族。

    或餘随一富貴家生。

    多饒财寶倉庫盈溢。

    彼生此家。

    形容端正。

    人皆樂見。

    衆共稱美。

    故名為白。

    如是白類。

    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

    由行三種妙行因緣。

    身壞命終生于善趣。

    天世界中受諸妙樂。

    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雲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

    謂刹帝利大族。

    或婆羅門大族。

    或長者大族。

    或居士大族。

    或餘随一富貴家生。

    多饒财寶倉庫盈溢。

    彼生此家。

    形容端正。

    人皆樂見。

    衆共稱美。

    故名為白。

    如是白類。

    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

    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