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十一卷

關燈
得或得已失。

    若他相續若非情數。

    是名外行。

    若粗若細者。

    雲何施設粗行細行。

    答觀待施設粗行細行。

    複如何等。

    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行。

    則有尋有伺行名粗。

    若觀待有尋有伺行。

    則無尋唯伺行名細。

    若觀待無尋無伺行。

    則無尋唯伺行名粗。

    若觀待無尋唯伺行。

    則無尋無伺行名細。

    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粗。

    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細。

    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粗。

    若觀待色界行。

    則無色界行名細。

    若觀待不系行則無色界行名粗。

    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系行名細。

    如是施設粗行細行。

    如是名為若粗若細。

    若劣若勝者。

    雲何施設劣行勝行。

    答觀待施設劣行勝行。

    複如何等。

    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行。

    則不善行名劣。

    若觀待不善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勝。

    若觀待無覆無記行。

    則有覆無記行名劣。

    若觀待有覆無記行。

    則無覆無記行名勝。

    若觀待有漏善行。

    則無覆無記行名劣。

    若觀待無覆無記行。

    則有漏善行名勝。

    若觀待無漏善行則有漏善行名劣。

    若觀待有漏善行。

    則無漏善行名勝。

    若觀待色界行。

    則欲界行名劣。

    若觀待欲界行。

    則色界行名勝。

    若觀待無色界行。

    則色界行名劣。

    若觀待色界行。

    則無色界行名勝。

    若觀待不系行。

    則無色界行名劣。

    若觀待無色界行。

    則不系行名勝。

    如是施設劣行勝行。

    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若遠若近者。

    雲何遠行 答過去未來行。

    雲何近行。

    答現在行。

    複次雲何遠行。

    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

    若行未來非現前起。

    是名遠行。

    雲何近行 答若行過去無間已滅。

    若行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行。

    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

    雲何一切略為一聚。

    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

    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說名行蘊者。

    雲何說名行蘊。

    答于此行蘊顯行顯蘊顯身顯聚。

    是故名為說名行蘊。

    諸所有識者。

    雲何名為諸所有識。

    答盡所有識。

    謂六識身。

    何等為六。

    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

    如是名為諸所有識。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

    雲何過去識。

    答若識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已聚集已出現。

    落謝過去盡滅離變。

    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

    是名過去識。

    雲何未來識。

    答若識未已起未已等起。

    未已生未已等生。

    未已轉未已現轉。

    未聚集未出現。

    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

    是名未來識。

    雲何現在識。

    答若識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聚集出現住未已謝。

    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

    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

    是名現在識。

    若内若外者。

    雲何内識。

    答若識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内識。

    雲何外識。

    答若識在此相續。

    或本未得或得已失。

    若他相續是名外識。

    若粗若細者。

    雲何施設粗識細識。

    答觀待施設粗識細識。

    複如何等。

    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識。

    則有尋有伺識名粗。

    若觀待有尋有伺識。

    則無尋。

    唯伺識名細。

    若觀待無尋無伺識。

    則無尋唯伺識名粗。

    若觀待無尋唯伺識。

    則無尋無伺識名細。

    若觀待色界識。

    則欲界識名粗。

    若觀待欲界識。

    則色界識名細。

    若觀待無色界識。

    則色界識名粗。

    若觀待色界識。

    則無色界識名細。

    若觀待不系識則無色界識名粗。

    若觀待無色界識。

    則不系識名細。

    如是施設粗識細識。

    如是名為若粗若細。

    若劣若勝者。

    雲何施設劣識勝識。

    答觀待施設劣識勝識複如何等。

    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識。

    則不善識名劣。

    若觀待不善識。

    則有覆無記識名勝。

    若觀待無覆無記識。

    則有覆無記識名劣。

    若觀待有覆無記識。

    則無覆無記識名勝。

    若觀待有漏善識。

    則無覆無記識名劣。

    若觀待無覆無記識。

    則有漏善識名勝。

    若觀待無漏善識。

    則有漏善識名劣。

    若觀待有漏善識。

    則無漏善識名勝。

    若觀待色界識。

    則欲界識名劣。

    若觀待欲界識。

    則色界識名勝。

    若觀待無色界識。

    則色界識名劣。

    若觀待色界識。

    則無色界識名勝。

    若觀待不系識。

    則無色界識名劣。

    若觀待無色界識。

    則不系識名勝。

    如是施設劣識勝識。

    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若遠若近者。

    雲何遠識。

    答過去未來識。

    雲何近識答現在識。

    複次雲何遠識。

    答若識過去非無間滅。

    若識未來非現前起。

    是名遠識。

    雲何近識。

    答若識過去無間已滅。

    若識未來現前正起。

    是名近識。

    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

    雲何一切略為一聚。

    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

    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說名識蘊者。

    雲何說名識蘊。

    答于此識蘊顯識顯蘊顯身顯聚。

    是故名為說名識蘊 五取蘊者。

    一色取蘊。

    二受取蘊。

    三想取蘊。

    四行取蘊。

    五識取蘊。

    雲何色取蘊。

    答若色有漏随順諸取于此諸色。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欲生時生或貪或嗔或癡。

    或随一一心所随煩惱。

    是名色取蘊。

    雲何受取蘊。

    答若受有漏随順諸取于此諸受。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欲生時生或貪或嗔或癡。

    或随一一心所随煩惱。

    是名受取蘊。

    雲何想取蘊。

    答若想有漏随順諸取于此諸想。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欲生時生或貪或嗔或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