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三卷
關燈
小
中
大
。
答離虛诳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
複次諸學語業諸無學語業諸善非學非無學語業。
總名語妙行。
意妙行雲何。
答無貪無嗔正見。
複次諸學意業。
諸無學意業。
諸善非學非無學意業。
總名意妙行。
如世尊說 若修身妙行語意妙行已 無餘緣礙者當生天受樂 欲界恚界害界。
及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如法蘊論說。
欲界色界無色界。
亦如法蘊論說。
如世尊說 諸有能遍知欲色無色界 超一切依故當觸無餘依 身證甘露界無漏不思議 世尊說涅槃為饒益含識 色界無色界滅界。
亦如法蘊論說。
如世尊說 住色界有情及住無色界 不證知滅故定當往後有 若遍知色界不住于無色 趣向究竟滅後解脫生死 第二嗢柁南曰 二三法有十世言依處行 心數趣上座聚舉不護三 有三世三言依三色處三行三心。
三補特伽羅三上座三聚三舉罪事三不護 三世者。
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過去世雲何。
答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已聚集已出現。
落謝過去盡滅離變。
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
是謂過去世。
未來世雲何。
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
未已生未已等生。
未已轉未已現轉。
未聚集未出現。
未來性未來類。
未來世攝。
是謂未來世。
現在世雲何。
答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聚集出現。
住未已謝。
未已盡滅。
未已離變和合現前。
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
是謂現在世。
問世是何義。
答世是顯示諸行增語。
三言依者。
謂過去言依未來言依現在言依。
過去言依者雲何。
過去雲何言雲何依。
而說過去言依耶。
答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已聚集已出現。
落謝過去盡滅離變。
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
是謂過去。
即依如是過去諸行所起。
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
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即前所說過去諸行亦名為依。
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
能作生緣集等起故。
依過去行起諸言說故。
過去諸行名過去言依。
未來言依者雲何。
未來雲何言雲何依。
而說未來言依耶。
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
未已生未已等生。
未已轉未已現轉。
未聚集未出現。
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
是謂未來。
即依如是未來諸行所起。
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
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即前所說未來諸行亦名為依。
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
能作生緣集等起故。
依未來行起論言說故。
未來諸行名未來言依。
現在言依者。
雲何現在雲何言雲何依。
而說現在言依耶。
答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聚集出現。
住未已謝未已盡滅。
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
現在世攝。
是謂現在。
即依如是現在諸行所起。
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
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即前所說現在諸行亦名為依。
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
能作生緣集等起故。
依現在行起諸言說故。
現在諸行名現在言依。
無第四第五者依有為說。
謂有為法唯有三種更無第四第五可得。
有說此依一切法說。
諸無為法即是現在言依攝故。
更無第四第五可得。
如世尊說 樂言想有情恒依言想住 未遍知言想趣生死無窮 若遍知言想于他無所說 亦不樂他說常欣修靜慮 寂定勤精進見生死盡邊 摧伏諸魔軍至生死彼岸 三色處者。
謂有三處攝一切色。
何等為三。
一者有色有見有對。
二者有色無見有對。
三者有色無見無對。
雲何有見有對色。
答一處。
雲何無見有對色。
答九處。
雲何無見無對色。
答一處。
少分 三行者。
謂身行語行意行。
身行雲何。
答身亦名身行。
身業亦名身行。
入息出息亦名身行。
于此義中意說入息出息身行。
所以者何。
入息者呼吸外風令入身内。
出息者引發内風令出身外。
由此勢力令身動轉通暢安隐。
故入出息說為身行。
語行雲何。
答語亦名語行。
語業亦名語行。
尋伺亦名語行。
于此義中意說尋伺語行。
所以者何。
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無尋伺是故尋伺說為語行。
意行雲何。
答意亦名意行。
意業亦名意行。
想思亦名意行。
于此義中意說想思意行。
所以者何。
以想及思是心所法。
依止于心系屬于心。
依心而轉扶助于心。
是故想思說為意行 三心者。
一漏瘡喻心。
二電光喻心。
三金剛喻心。
漏瘡喻心雲何。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禀性暴惡言憙粗犷。
少有觸惱便多憤恚。
結怨佷[仁-二+戾]語言兇勃。
如惡漏瘡才被物觸。
便多流出膿血不止。
彼心亦爾少遇違緣。
即便憤恚怨恨不息。
問何故彼心名漏瘡喻。
答彼心意識暫觸違緣。
便速發生種種穢惡。
是故名曰漏瘡喻心
答離虛诳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
複次諸學語業諸無學語業諸善非學非無學語業。
總名語妙行。
意妙行雲何。
答無貪無嗔正見。
複次諸學意業。
諸無學意業。
諸善非學非無學意業。
總名意妙行。
如世尊說 若修身妙行語意妙行已 無餘緣礙者當生天受樂 欲界恚界害界。
及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如法蘊論說。
欲界色界無色界。
亦如法蘊論說。
如世尊說 諸有能遍知欲色無色界 超一切依故當觸無餘依 身證甘露界無漏不思議 世尊說涅槃為饒益含識 色界無色界滅界。
亦如法蘊論說。
如世尊說 住色界有情及住無色界 不證知滅故定當往後有 若遍知色界不住于無色 趣向究竟滅後解脫生死 第二嗢柁南曰 二三法有十世言依處行 心數趣上座聚舉不護三 有三世三言依三色處三行三心。
三補特伽羅三上座三聚三舉罪事三不護 三世者。
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過去世雲何。
答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已聚集已出現。
落謝過去盡滅離變。
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
是謂過去世。
未來世雲何。
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
未已生未已等生。
未已轉未已現轉。
未聚集未出現。
未來性未來類。
未來世攝。
是謂未來世。
現在世雲何。
答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聚集出現。
住未已謝。
未已盡滅。
未已離變和合現前。
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
是謂現在世。
問世是何義。
答世是顯示諸行增語。
三言依者。
謂過去言依未來言依現在言依。
過去言依者雲何。
過去雲何言雲何依。
而說過去言依耶。
答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已聚集已出現。
落謝過去盡滅離變。
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
是謂過去。
即依如是過去諸行所起。
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
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即前所說過去諸行亦名為依。
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
能作生緣集等起故。
依過去行起諸言說故。
過去諸行名過去言依。
未來言依者雲何。
未來雲何言雲何依。
而說未來言依耶。
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
未已生未已等生。
未已轉未已現轉。
未聚集未出現。
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
是謂未來。
即依如是未來諸行所起。
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
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即前所說未來諸行亦名為依。
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
能作生緣集等起故。
依未來行起論言說故。
未來諸行名未來言依。
現在言依者。
雲何現在雲何言雲何依。
而說現在言依耶。
答諸行已起已等起。
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
聚集出現。
住未已謝未已盡滅。
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
現在世攝。
是謂現在。
即依如是現在諸行所起。
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
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即前所說現在諸行亦名為依。
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
能作生緣集等起故。
依現在行起諸言說故。
現在諸行名現在言依。
無第四第五者依有為說。
謂有為法唯有三種更無第四第五可得。
有說此依一切法說。
諸無為法即是現在言依攝故。
更無第四第五可得。
如世尊說 樂言想有情恒依言想住 未遍知言想趣生死無窮 若遍知言想于他無所說 亦不樂他說常欣修靜慮 寂定勤精進見生死盡邊 摧伏諸魔軍至生死彼岸 三色處者。
謂有三處攝一切色。
何等為三。
一者有色有見有對。
二者有色無見有對。
三者有色無見無對。
雲何有見有對色。
答一處。
雲何無見有對色。
答九處。
雲何無見無對色。
答一處。
少分 三行者。
謂身行語行意行。
身行雲何。
答身亦名身行。
身業亦名身行。
入息出息亦名身行。
于此義中意說入息出息身行。
所以者何。
入息者呼吸外風令入身内。
出息者引發内風令出身外。
由此勢力令身動轉通暢安隐。
故入出息說為身行。
語行雲何。
答語亦名語行。
語業亦名語行。
尋伺亦名語行。
于此義中意說尋伺語行。
所以者何。
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無尋伺是故尋伺說為語行。
意行雲何。
答意亦名意行。
意業亦名意行。
想思亦名意行。
于此義中意說想思意行。
所以者何。
以想及思是心所法。
依止于心系屬于心。
依心而轉扶助于心。
是故想思說為意行 三心者。
一漏瘡喻心。
二電光喻心。
三金剛喻心。
漏瘡喻心雲何。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禀性暴惡言憙粗犷。
少有觸惱便多憤恚。
結怨佷[仁-二+戾]語言兇勃。
如惡漏瘡才被物觸。
便多流出膿血不止。
彼心亦爾少遇違緣。
即便憤恚怨恨不息。
問何故彼心名漏瘡喻。
答彼心意識暫觸違緣。
便速發生種種穢惡。
是故名曰漏瘡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