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四卷

關燈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第四卷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诏譯 三法品第四之二 電光喻心雲何。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住空閑。

    精勤修習多修習故。

    證得如是寂靜心定。

    依是定心能永斷五順下分結得不還果。

    受上化生即住上界。

    得般涅槃不複還來生于欲界。

    如過夏分至秋初時。

    從大雲台電光發已。

    暫現色像速還隐沒。

    如是一類補特伽羅。

    居阿練若乃至廣說。

    彼所得心名電光喻。

    問何故彼心名電光喻。

    答彼心意識證不還果。

    暫能照了速還隐沒。

    是故名曰電光喻心。

    金剛喻心雲何。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住空閑。

    精勤修習多修習故。

    證得如是寂靜心定。

    依是定心能盡諸漏。

    證得無漏心慧解脫。

    于現法中以勝通慧。

    自證覺受圓滿功德。

    謂自證知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譬如金剛無有少物。

    而不能斷或穿或破。

    所謂若鐵若牙若貝。

    若角若珠若玉石等。

    如是一類補特伽羅。

    居阿練若乃至廣說。

    彼所得心名金剛喻。

    問何故彼心名金剛喻。

    答彼心意識證無學果。

    無結縛等而不能壞。

    是故名曰金剛喻心 三補特伽羅者。

    一者覆慧補特伽羅。

    二者膝慧補特伽羅。

    三者廣慧補特伽羅。

    雲何覆慧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為聽法故苾刍前坐。

    苾刍哀愍為說法要。

    開示初善中善後善。

    文義巧妙純一圓滿。

    清白梵行彼在法座。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皆不能知。

    從座起已于所說法。

    初中後分亦不能了。

    所以者何。

    彼都無慧猶如覆器亦如覆瓶。

    雖多溉水竟無受入。

    如是一類補特伽羅。

    為聽法故苾刍前坐。

    廣說乃至彼都無慧。

    是名覆慧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覆慧補特伽羅。

    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

    雖皆欲知而無慧故皆不能知。

    彼有是慧從座起已。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

    雖皆欲了而無慧故。

    亦不能了故名覆慧補特伽羅。

    雲何膝慧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為聽法故苾刍前坐。

    苾刍哀愍為說法要。

    開示初善中善後善。

    文義巧妙純一圓滿。

    清白梵行彼在法座。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

    雖皆能知而從座起。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皆不能了。

    先雖領受而後忘失。

    譬如有人得妙飲食。

    置于膝上以失念故。

    欻從座起皆悉墜落。

    如是一類補特伽羅。

    為聽法故苾刍前坐。

    廣說乃至而後忘失。

    是名膝慧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膝慧補特伽羅。

    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

    随所欲知以有慧故。

    雖皆能知彼有是慧。

    而從座起于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了。

    而無慧故皆不能了。

    先雖領受而後忘失。

    故名膝慧補特伽羅。

    雲何廣慧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為聽法故苾刍前坐。

    苾刍哀愍為說法要。

    開示初善中善後善。

    文義巧妙純一圓滿。

    清白梵行彼在法座。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皆悉能知。

    從座起已于所說法初中後分亦悉能了。

    複能善知所說義趣。

    如刹帝利女或婆羅門女。

    或長者女或居士女。

    清水沐浴妙香塗身。

    梳剪發爪瑩飾眉面。

    服鮮淨衣着諸纓絡。

    以環钏等而自莊嚴。

    唯少花鬘未冠其首。

    有諸尊者持妙花鬘。

    謂嗢缽羅瞻博迦等。

    随其所好而授與之。

    諸女爾時歡喜踴躍。

    恭敬受取冠在頂上。

    深心愛玩終無遺失。

    如是一類補特伽羅。

    為聽法故苾刍前坐。

    乃至善知所說義趣。

    是名廣慧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廣慧補特伽羅。

    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随所欲知。

    以有慧故皆悉能知。

    彼有是慧從座起已。

    于所說法初中後分随所欲了。

    以有慧故亦悉能了。

    複能善知所說義趣。

    故名廣慧補特伽羅。

    如世尊說 覆慧不聰明雖數多聞法 無智不能了如灌覆瓶器 膝慧勝于前坐聽雖能了 而起已皆忘如遺膝上食 廣慧最為勝在法座若起 于文義俱了如女冠花鬘 具持念辯才樂修淨業染 斷憍慢放逸能舍諸惡趣 三上座者。

    謂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

    雲何生年上座。

    答諸有生年尊長耆舊。

    是謂生年上座。

    雲何世俗上座。

    答如有知法富貴長者共立制言。

    諸有知法大财大位。

    大族大力大眷屬大徒衆。

    勝我等者我等皆應推為上座。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由此因緣雖年二十或二十五。

    若能知法得大财位大族大力。

    有大眷屬大徒衆者。

    皆應和合推為上座。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如諸國土城邑王都。

    其有多聞妙解算數辯才書印。

    或随一一工巧業處。

    勝餘人者皆共和合推為上座。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如商侶中有多财者衆人和合推為上座。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如得為王或大臣等。

    衆人皆共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如難陀王長發王種欲興戰争。

    召馬勝王刹帝利種。

    重賜财寶令其示現種種技能。

    知彼勝已告大臣曰。

    封主當知吾欲敬禮刹帝利種馬勝王足。

    大臣白言。

    天不應禮刹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