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三卷

關燈
是無生智。

    複次若如實知已盡一切結縛随眠随煩惱纏。

    是名盡智。

    若如實知所盡。

    一切結縛随眠随煩惱纏不複當起。

    是名無生智 集異門足論三法品第四之一 時舍利子複告衆言。

    具壽當知。

    佛于三法自善通達。

    現等覺已。

    為諸弟子宣說開示。

    我等今應和合結集。

    佛滅度後勿有乖诤。

    當令随順梵行法律。

    久住利樂無量有情。

    哀愍世間諸天人衆。

    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三法雲何。

    此中有五嗢柁南頌。

    初嗢柁南曰 初三法有十謂根尋行界 前三各有二後一有四種 有三不善根三善根。

    三不善尋三善尋。

    三惡行三妙行。

    欲恚害三界出離無恚無害三界欲色無色三界色無色滅三界 三不善根者。

    謂貪不善根。

    嗔不善根。

    癡不善根。

    貪不善根者。

    貪雲何。

    答謂于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着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内縛欲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總名為貪。

    不善根雲何。

    答謂此貪法是不善性能為無量不善法根。

    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濁根諸雜染根不清淨根不鮮白根。

    是故名為貪不善根。

    嗔不善根者。

    嗔雲何。

    答謂于有情欲為損害。

    内懷栽杌欲為擾惱。

    已嗔當嗔現嗔。

    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忿恚于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

    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

    總名為嗔。

    不善根雲何。

    答謂此嗔法是不善性。

    能為無量不善法根。

    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

    濁根諸雜染根不清淨根不鮮白根。

    是故名為嗔不善根。

    癡不善根者。

    癡雲何。

    答謂于前際無知。

    後際無知。

    前後際無知。

    于内無知。

    外無知。

    内外無知。

    于業無知。

    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

    于善作業無知。

    惡作業無知。

    善惡作業無知。

    于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

    于佛無知法無知僧無知。

    于苦無知集無知滅無知道無知。

    于善法無知不善法無知。

    于有罪法無知無罪法無知。

    于應修法無知不應修法無知。

    于下劣法無知勝妙法無知。

    于黑法無知白法無知。

    于有敵對法無知。

    于緣生法無知。

    于六觸處如實無知。

    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

    黑闇愚癡無明盲冥。

    罩網纏裹頑騃渾濁障蓋。

    發盲發無明發無智。

    滅勝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

    無明漏無明暴流無明轭。

    無明毒根無明毒莖。

    無明毒枝無明毒葉。

    無明毒花無明毒果。

    癡等癡極癡改等改極改。

    癡類癡生改類改生。

    總名為癡。

    不善根雲何。

    答謂此癡法是不善性。

    能為無量不善法根。

    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濁根諸雜染根。

    不清淨根不鮮白根。

    是故名為癡不善根。

    如世尊說 諸惡貪嗔癡惱害自心者 如樹心有蠍皮果等皆衰 三善根者。

    謂無貪善根。

    無嗔善根。

    無癡善根。

    無貪善根者。

    無貪雲何。

    答謂于欲境諸不貪。

    不等貪不執藏不防護不堅着不愛不樂。

    不迷心悶不耽嗜不遍耽嗜不内縛不欲不求不耽湎。

    非苦集非貪類非貪生總名無貪。

    善根雲何。

    答謂無貪法是善性。

    能為無量善法根。

    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

    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

    是故名為無貪善根。

    無嗔善根者。

    無嗔雲何。

    答謂于有情不欲損害。

    不懷栽杌不欲擾惱。

    非已嗔非當嗔非現嗔。

    不樂為過患不極為過患意不憤恚。

    于諸有情不相違戾不欲為過患。

    非已為過患。

    非當為過患。

    非現為過患。

    總名無嗔。

    善根雲何。

    答謂無嗔法是善性。

    能為無量善法根。

    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

    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

    是故名為無嗔善根。

    無癡善根者。

    無癡雲何。

    答謂知前際智。

    後際智前後際智。

    知内智外智内外智。

    知業智異熟智業異熟智。

    知善作業智惡作業智善惡作業智。

    知因智因所生法智。

    知佛智法智僧智。

    知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知善法智不善法智。

    知有罪法智無罪法智。

    知應修法智不應修法智。

    知下劣法智勝妙法智。

    知黑法智白法智。

    知有敵對法智。

    知緣生法智。

    知六觸處如實智。

    如是智見明覺解慧光觀總名無癡。

    善根雲何。

    答謂無癡法是善性。

    能為無量善法根。

    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

    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

    是故名為無癡善根。

    如世尊說 若離貪嗔癡說名為智者 亦名為上士不惱害自心 是故應遠離貪嗔及無明 勤修起慧明速得衆苦盡 三不善尋者。

    謂欲尋恚尋害尋。

    欲尋雲何。

    答欲貪相應諸心尋求。

    遍尋求近尋求。

    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

    推度構畫思惟分别總名欲尋。

    恚尋雲何。

    答嗔相應諸心尋求。

    遍尋求近尋求。

    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

    推度構畫思惟分别總名恚尋。

    害尋雲何。

    答害相應諸心尋求。

    遍尋求近尋求。

    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

    推度構畫思惟分别。

    總名害尋。

    如世尊說 惡尋伏衆生令于穢見淨 倍增長貪愛自為堅固縛 三善尋者。

    謂出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