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法。
為圓滿善法。
常習常修堅作恒作。
數修不止名不放逸 集異門足論二法品第三之一 時舍利子複告衆言。
具壽當知。
佛于二法自善通達。
現等覺已。
為諸弟子宣說開示。
我等今應和合結集。
佛滅度後勿有乖诤。
當令随順梵行法律。
久住利樂無量有情。
哀愍世間諸天人衆。
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二法雲何。
嗢柁南曰 二法謂名色乃至盡無生 總二十七門應随次别釋 有二法。
謂名色。
複有二法。
謂無明有愛。
複有二法。
謂有見無有見。
複有二法。
謂無慚無愧。
複有二法。
謂慚愧。
複有二法。
謂惡言惡友。
複有二法。
謂善言善友。
複有二法。
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
複有二法。
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
複有二法。
謂界善巧作意善巧。
複有二法。
謂質直柔和。
複有二法。
謂堪忍可樂 複有二法。
謂和順供養。
複有二法。
謂具念正知。
複有二法。
謂思擇力修習力。
複有二法。
謂不護根門。
食不知量。
複有二法。
謂能護根門。
于食知量。
複有二法。
謂匮戒匮見。
複有二法。
謂破戒破見。
複有二法。
謂具戒具見。
複有二法。
謂淨戒淨見。
複有二法。
謂見如理勝。
複有二法。
謂厭如理勝。
複有二法。
謂于善不喜足。
于斷不遮止。
複有二法。
謂奢摩他毗缽舍那。
複有二法。
謂明解脫。
複有二法。
謂盡智無生智。
此中有二法。
謂名色者。
名雲何。
答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及虛空擇滅非擇滅。
是謂名。
色雲何。
答四大種及所造色。
是謂色 複有二法。
謂無明有愛者。
無明雲何。
答如法蘊論說。
有愛雲何。
答色無色界諸貪等。
貪執藏防護耽着愛染。
是謂有愛 複有二法。
謂有見無有見者。
有見雲何。
答若謂我世間常。
由此發起忍樂觀見是謂有見。
雲何無有見。
答若謂我世間斷。
由此發起忍樂觀見。
是謂無有見 複有二法。
謂無慚無愧者。
無慚雲何。
答如世尊說。
有無慚者。
于可慚法而不生慚。
可慚法者。
謂諸惡不善法。
順雜染順後有。
有熾然苦異熟。
順當來生老死。
彼于如是惡不善法生時。
無慚無所慚無别慚。
無羞無所羞。
無别羞無崇敬。
無所崇敬。
無随屬無所随屬。
于自在者無怖畏轉。
是謂無慚。
無愧雲何。
答如世尊說。
有無愧者于可愧法而不生愧。
可愧法者。
謂諸惡不善法。
乃至順當來生老死。
彼于如是惡不善法生時。
無愧無所愧。
無别愧無恥無所恥無别恥。
于諸罪中不怖不畏。
不見怖畏是謂無愧 複有二法。
謂慚愧者。
慚雲何。
答如世尊說。
諸有慚者于可慚法而生于慚。
可慚法者。
謂諸惡不善法。
乃至順當來生老死。
彼于如是惡不善法生時。
有慚有所慚有别慚。
有羞有所羞有别羞有崇敬有所崇敬。
有随屬有所随屬。
于自在者有怖畏轉。
是謂慚。
愧雲何。
答如世尊說。
諸有愧者于可愧法而生于愧。
可愧法者。
謂諸惡不善法。
乃至順當來生老死。
彼于如是惡不善法生時。
有愧有所愧有别愧。
有恥有所恥有别恥。
于諸罪中有怖有畏。
能見怖畏是謂愧 複有二法。
謂惡言惡友者。
惡言雲何。
答如法蘊論說。
惡友雲何。
答亦如法蘊論說 複有二法。
謂善言善友者。
善言雲何。
答如有一類。
若親教若同親教。
若軌範若同軌範。
若餘随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
如法告言。
汝從今去。
勿壞身業。
勿壞語業。
勿壞意業。
勿行不應行處。
勿親近惡友。
勿作三惡趣業。
如是教誨稱法應時。
于所修道随順磨瑩。
增長嚴飾宜便常委。
助伴資糧于此教誨。
欣喜愛樂信受随順。
不左取而右取。
不拒逆不毀訾不非撥。
是謂善言。
善友雲何。
答如法蘊論說 複有二法。
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者。
入罪善巧雲何。
答罪謂五部五蘊罪。
何等為五。
一者他勝。
二者衆餘。
三者堕煮。
四者對首。
五者惡作。
入罪善巧。
謂如實知見。
如是苾刍犯他勝罪。
如是苾刍犯衆餘罪。
如是苾刍犯堕煮罪。
如是苾刍犯對首罪。
如是苾刍犯惡作罪。
複次如實知見。
如是苾刍犯趣他勝罪。
如是苾刍犯趣衆餘罪。
如是苾刍犯趣堕煮罪。
如是苾刍犯趣對首罪。
如是苾刍犯趣惡作罪。
複次如實知見。
此苾刍犯如是他勝罪。
此苾刍犯如是衆餘罪。
此苾刍犯如是堕煮罪。
此苾刍犯如是對首罪。
此苾刍犯如是惡作罪。
複次如實知見。
此苾刍犯趣如是他勝罪。
此苾刍犯趣如是衆餘罪。
此苾刍犯趣如是堕煮罪。
此苾刍犯趣如是對首罪。
此苾刍犯趣如是惡作罪。
複次如實知見。
諸苾刍所犯罪若重若輕。
若深若淺若有餘若無餘。
若隐覆若不隐覆。
若顯了若不顯了。
若已發露若未發露。
若已除滅若未除滅。
若可說若不可說。
若可作若不可作。
于如是入種種罪中。
解了等了近了遍了。
機黠通達審察聰睿。
覺明慧行毗缽舍那。
是謂入罪善巧。
出罪善巧雲何。
答罪謂五部五蘊罪。
如前說出。
罪善巧。
謂如實知見衆餘。
堕煮。
對首。
惡作四罪。
可出其事雲何。
如有說言。
我如是說如是顯。
于如是罪非說非顯。
我如此說如此顯。
于如是罪是說是顯。
我如是顯了如是發露。
如是作法于如是罪。
非發露非除滅。
我如此顯了如此發露。
如此作法于如是罪。
是發露是除滅。
于如是出種種罪中解了。
乃至毗缽舍那。
是謂出罪善巧
為圓滿善法。
常習常修堅作恒作。
數修不止名不放逸 集異門足論二法品第三之一 時舍利子複告衆言。
具壽當知。
佛于二法自善通達。
現等覺已。
為諸弟子宣說開示。
我等今應和合結集。
佛滅度後勿有乖诤。
當令随順梵行法律。
久住利樂無量有情。
哀愍世間諸天人衆。
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二法雲何。
嗢柁南曰 二法謂名色乃至盡無生 總二十七門應随次别釋 有二法。
謂名色。
複有二法。
謂無明有愛。
複有二法。
謂有見無有見。
複有二法。
謂無慚無愧。
複有二法。
謂慚愧。
複有二法。
謂惡言惡友。
複有二法。
謂善言善友。
複有二法。
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
複有二法。
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
複有二法。
謂界善巧作意善巧。
複有二法。
謂質直柔和。
複有二法。
謂堪忍可樂 複有二法。
謂和順供養。
複有二法。
謂具念正知。
複有二法。
謂思擇力修習力。
複有二法。
謂不護根門。
食不知量。
複有二法。
謂能護根門。
于食知量。
複有二法。
謂匮戒匮見。
複有二法。
謂破戒破見。
複有二法。
謂具戒具見。
複有二法。
謂淨戒淨見。
複有二法。
謂見如理勝。
複有二法。
謂厭如理勝。
複有二法。
謂于善不喜足。
于斷不遮止。
複有二法。
謂奢摩他毗缽舍那。
複有二法。
謂明解脫。
複有二法。
謂盡智無生智。
此中有二法。
謂名色者。
名雲何。
答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及虛空擇滅非擇滅。
是謂名。
色雲何。
答四大種及所造色。
是謂色 複有二法。
謂無明有愛者。
無明雲何。
答如法蘊論說。
有愛雲何。
答色無色界諸貪等。
貪執藏防護耽着愛染。
是謂有愛 複有二法。
謂有見無有見者。
有見雲何。
答若謂我世間常。
由此發起忍樂觀見是謂有見。
雲何無有見。
答若謂我世間斷。
由此發起忍樂觀見。
是謂無有見 複有二法。
謂無慚無愧者。
無慚雲何。
答如世尊說。
有無慚者。
于可慚法而不生慚。
可慚法者。
謂諸惡不善法。
順雜染順後有。
有熾然苦異熟。
順當來生老死。
彼于如是惡不善法生時。
無慚無所慚無别慚。
無羞無所羞。
無别羞無崇敬。
無所崇敬。
無随屬無所随屬。
于自在者無怖畏轉。
是謂無慚。
無愧雲何。
答如世尊說。
有無愧者于可愧法而不生愧。
可愧法者。
謂諸惡不善法。
乃至順當來生老死。
彼于如是惡不善法生時。
無愧無所愧。
無别愧無恥無所恥無别恥。
于諸罪中不怖不畏。
不見怖畏是謂無愧 複有二法。
謂慚愧者。
慚雲何。
答如世尊說。
諸有慚者于可慚法而生于慚。
可慚法者。
謂諸惡不善法。
乃至順當來生老死。
彼于如是惡不善法生時。
有慚有所慚有别慚。
有羞有所羞有别羞有崇敬有所崇敬。
有随屬有所随屬。
于自在者有怖畏轉。
是謂慚。
愧雲何。
答如世尊說。
諸有愧者于可愧法而生于愧。
可愧法者。
謂諸惡不善法。
乃至順當來生老死。
彼于如是惡不善法生時。
有愧有所愧有别愧。
有恥有所恥有别恥。
于諸罪中有怖有畏。
能見怖畏是謂愧 複有二法。
謂惡言惡友者。
惡言雲何。
答如法蘊論說。
惡友雲何。
答亦如法蘊論說 複有二法。
謂善言善友者。
善言雲何。
答如有一類。
若親教若同親教。
若軌範若同軌範。
若餘随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
如法告言。
汝從今去。
勿壞身業。
勿壞語業。
勿壞意業。
勿行不應行處。
勿親近惡友。
勿作三惡趣業。
如是教誨稱法應時。
于所修道随順磨瑩。
增長嚴飾宜便常委。
助伴資糧于此教誨。
欣喜愛樂信受随順。
不左取而右取。
不拒逆不毀訾不非撥。
是謂善言。
善友雲何。
答如法蘊論說 複有二法。
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者。
入罪善巧雲何。
答罪謂五部五蘊罪。
何等為五。
一者他勝。
二者衆餘。
三者堕煮。
四者對首。
五者惡作。
入罪善巧。
謂如實知見。
如是苾刍犯他勝罪。
如是苾刍犯衆餘罪。
如是苾刍犯堕煮罪。
如是苾刍犯對首罪。
如是苾刍犯惡作罪。
複次如實知見。
如是苾刍犯趣他勝罪。
如是苾刍犯趣衆餘罪。
如是苾刍犯趣堕煮罪。
如是苾刍犯趣對首罪。
如是苾刍犯趣惡作罪。
複次如實知見。
此苾刍犯如是他勝罪。
此苾刍犯如是衆餘罪。
此苾刍犯如是堕煮罪。
此苾刍犯如是對首罪。
此苾刍犯如是惡作罪。
複次如實知見。
此苾刍犯趣如是他勝罪。
此苾刍犯趣如是衆餘罪。
此苾刍犯趣如是堕煮罪。
此苾刍犯趣如是對首罪。
此苾刍犯趣如是惡作罪。
複次如實知見。
諸苾刍所犯罪若重若輕。
若深若淺若有餘若無餘。
若隐覆若不隐覆。
若顯了若不顯了。
若已發露若未發露。
若已除滅若未除滅。
若可說若不可說。
若可作若不可作。
于如是入種種罪中。
解了等了近了遍了。
機黠通達審察聰睿。
覺明慧行毗缽舍那。
是謂入罪善巧。
出罪善巧雲何。
答罪謂五部五蘊罪。
如前說出。
罪善巧。
謂如實知見衆餘。
堕煮。
對首。
惡作四罪。
可出其事雲何。
如有說言。
我如是說如是顯。
于如是罪非說非顯。
我如此說如此顯。
于如是罪是說是顯。
我如是顯了如是發露。
如是作法于如是罪。
非發露非除滅。
我如此顯了如此發露。
如此作法于如是罪。
是發露是除滅。
于如是出種種罪中解了。
乃至毗缽舍那。
是謂出罪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