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五十六卷

關燈
阿毗昙毗婆沙論第五十六卷 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智揵度 修智品第三之二 ◎問曰。

    若然者何故阿羅漢起苦集智現在前耶。

    答曰。

    欲觀此五陰。

    猶如重擔過患法故。

    尊者瞿沙。

    作如是說。

    生無色界。

    不能起禅及禅中功德現在前。

    生色界中。

    則能此說。

    是何義耶。

    答曰。

    此說滅道法智生色界者。

    能起此智。

    斷色無色界結。

    若煩惱已斷。

    更不起此智。

    評曰。

    不應作是說。

    生色界起法智現在前。

    所以者何。

    此智非彼界對治故。

    複次此是不定壞相。

    或有起少分。

    謂滅道法智。

    或有不起少分者。

    謂苦集法智。

    或有起者。

    或不起者。

    未離欲者起。

    已離欲者不起。

    或時起或時不起。

    離欲道時起。

    餘善根時不起。

    以是事故。

    如前說者好。

    諸結欲界系。

    彼結法智斷耶。

    答曰。

    或結是欲界系。

    彼結非法智斷。

    乃至廣作四句。

    雲何結是欲界系。

    彼結非法智斷。

    答曰。

    諸結忍斷。

    亦餘智斷。

    亦不斷。

    忍者是四法忍。

    餘智者是等智。

    不斷者若已斷。

    若不作方便斷。

    雲何結是法智斷。

    彼結非是欲界系。

    答曰。

    諸結是色無色界系。

    法智斷法智者是滅道法智。

    離色無色界結者。

    雲何結是欲界系。

    彼結法智斷。

    答曰。

    諸結欲界系。

    法智斷法智者是四法智。

    離欲界結者。

    雲何結非是欲界系。

    彼結非是法智斷。

    答曰。

    諸結色無色界系。

    彼忍斷若餘智斷亦不斷忍者。

    是四比忍餘智斷者。

    若等智斷。

    若比智斷。

    不斷者。

    若已斷。

    若不作方便斷。

    諸結色無色界系。

    彼結比智斷耶。

    答曰。

    諸結比智斷。

    彼結色無色界系。

    頗有結色無色界系彼結非比智斷耶。

    答曰。

    諸結忍斷亦餘智斷。

    亦不斷忍者。

    是四比忍。

    餘智者是法智等智不斷者若已斷若不作方便斷。

    諸結見苦斷。

    彼結苦智斷耶。

    答曰。

    或結是見苦斷。

    彼結非苦智斷諸結忍斷。

    所以者何彼忍是此結對治故。

    或結是苦智斷。

    彼非見苦斷。

    諸結是修道斷。

    彼結苦智斷。

    所以者何。

    苦智是修道所斷結對治故。

    如見苦所斷結。

    乃至見道所斷結。

    說亦如是。

    問曰。

    為無礙道斷煩惱。

    為解脫斷耶。

    若無礙道斷煩惱者。

    使揵度所說雲何通。

    如說結有九種。

    苦法智所斷種。

    乃至修道所斷種。

    若解脫道斷煩惱者。

    此文所說雲何通。

    如說或結是見苦斷。

    彼非智斷。

    或結是苦智斷。

    彼結非見苦斷。

    答曰。

    應作是說無礙道斷煩惱非解脫道斷。

    廣說如使揵度 諸結法智斷法智滅作證耶。

    問曰。

    何故作此論。

    答曰。

    或有說。

    無礙道斷結得解脫道證解脫得。

    此是外國法師所說。

    為止如是說者意。

    亦明無礙道斷結得證解脫得。

    若當無礙道斷結得解脫道證解脫得者。

    則違此文。

    如說諸結法智斷比智滅作證耶。

    亦應作如是答。

    若以滅道法智斷非想非非想處結。

    比智滅作證而不作是答者。

    當知無礙道斷結得。

    亦得證解脫得 諸結法智斷。

    彼結法智滅作證邪。

    答曰。

    諸結法智斷。

    彼結法智滅作證。

    随斷爾所結。

    即證爾所滅。

    頗結法智滅作證。

    彼結非法智斷耶。

    答曰。

    有諸結忍斷亦餘智斷。

    須陀洹以世俗道。

    趣斯陀含果。

    斷一種結乃至五種。

    若第六無礙道是法智者。

    是時證三界見道結忍所斷者。

    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斷五種結。

    斯陀含趣阿那含果。

    以世俗道。

    斷二種結。

    若第九無礙道是法智者。

    是時證三界見道結忍所斷者。

    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斷八種結。

    離初禅欲。

    乃至離無所有處欲。

    若以比智等智。

    離非想非非想處欲。

    以比智斷八種結。

    第九無礙道。

    是法智者。

    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

    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斷結。

    七地中比智等智所斷結。

    非想非非想處比智所斷八種結。

    如是等結。

    是法智滅作證。

    諸結比智斷。

    彼結比智滅作證耶。

    答曰。

    諸結比智斷。

    比智滅作證。

    随斷爾所結。

    有爾所滅作證。

    頗結比智滅作證。

    彼結非比智斷耶。

    答曰。

    有諸結忍斷亦餘智斷。

    比智滅作證。

    若以法智。

    若以等智。

    離欲界欲。

    乃至離無所有處欲。

    若以法智。

    斷非想非非想處一種結乃至八種。

    若第九無礙是比智者。

    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

    及八地法智等智所斷結。

    法智所斷非想非非想處八種結。

    諸結苦智斷。

    彼結苦智滅作證耶。

    答曰。

    諸結苦智斷。

    彼結苦智滅作證。

    随斷爾所結。

    有爾所滅作證。

    頗結苦智滅作證。

    彼結非苦智斷耶。

    答曰。

    有諸結忍滅。

    亦餘智滅。

    苦智滅作證。

    須陀洹趣斯陀含果。

    以集滅道智等智。

    斷一種結乃至五種。

    若第六無礙道是苦智者。

    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

    及欲界修道集滅道智等智所斷五種結。

    斯陀含趣阿那含果時。

    以集滅道智等智。

    斷二種結。

    若第九無礙是苦智者。

    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

    欲界修道集滅道智等智所斷結。

    以集滅道智等智。

    離初禅欲。

    乃至離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