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四十七卷
關燈
小
中
大
人者。
亦是信解脫。
亦是見到◎ ◎問曰。
誰以此幾道能有所作。
答曰。
或有以一二三四道者。
而不于一時。
鈍根者。
離欲界欲時。
以苦遲慧道。
而有所作。
即此人依根本禅。
離禅欲時。
以樂遲道。
而有所作。
信解脫人。
依根本禅。
轉根作見到。
複依根本禅。
離禅欲以樂速慧道。
而有所作。
複依無色定。
離無色定欲。
以苦速道。
而有所作。
複有以四道而有所作者。
鈍根人。
離欲界欲。
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
以苦遲道樂遲道。
而有所作。
于彼離欲退從信解脫。
轉根作見到。
複離欲界欲時。
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
以二速道。
而有所作 問曰。
誰當得此幾道。
誰當舍此幾道。
答曰。
或有不當得不當舍者。
如一切凡夫人。
問曰。
此中不應問答凡夫人。
答曰。
聖人亦有不當得不當舍者。
如住本性聖人。
若聖人勝進時。
乃有當得當舍者。
未離欲界欲。
得正決定時。
苦法忍乃至道法智無所舍。
當得一道比忍。
當舍一得一。
已離欲界欲。
依未至禅。
得正決定時。
苦法忍乃至道法智無所舍。
當得一道比忍。
當舍一。
當得二。
若依上地。
得正決定時。
苦法忍乃至道法智無所舍。
當得二道比忍。
當舍二。
當得二。
須陀洹向斯陀含果時。
方便道。
五無礙道。
五解脫道。
無所舍。
當得一。
第六無礙道。
當舍一。
當得一。
斯陀含向阿那含果時。
方便道二無礙二解脫道無所舍。
當得一第九無礙道。
當舍一得二。
離初禅欲。
乃至離無所有處欲。
方便道無礙道解脫道無所舍。
當得二。
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
方便道八無礙道八解脫道無所舍。
當得二第九無礙道。
當舍二得二。
是說離欲法。
轉根時未離欲界欲。
信解脫轉根作見到。
方便道無所舍。
當得一無礙道。
當舍一得一。
已離欲界欲。
信解脫轉根作見到時。
方便道無所舍。
當得二無礙道。
當舍二得二。
時解脫阿羅漢。
轉根作不動時。
方便道八無礙道八解脫道無所舍。
當得二第九無礙道。
當舍二得二。
未離欲界欲聖人。
起無量初一解脫初四勝處不淨安那波那念念處時無所舍。
當得一。
已離欲界欲聖人。
起無量解脫勝處。
一切處不淨安那波那念念處修熏禅起通時。
五無礙道三解脫道。
起無礙無诤願智般多俱置空無願無相空無願無相三昧滅定微細想時無所舍。
當得二是說勝進時。
退時者阿羅漢起色無色界結退當舍二得二起欲界結退時。
當舍二得一。
離色界結阿那含。
起色界結退時。
當舍二無所得。
即此阿那含。
起欲界結退時。
當舍二得一。
退斯陀含果時。
舍一得一 如說有四種人。
一現法遲身壞速。
二現法速身壞遲。
三現法遲身壞遲。
四現法速身壞速。
問曰。
如說。
有現法遲身壞亦遲有現法速身壞亦速。
此事可爾。
若說現法遲身壞速者。
此則不然。
所以者何。
聖人易世尚不退不轉根不生色無色界。
何況有現法速身壞遲耶。
答曰。
此中不說退。
亦不說轉根者。
但說精勤不精勤者。
若現身精勤身壞不精勤。
是說現身速身壞遲。
若現身不精勤身壞精勤。
是說現身遲身壞速。
若現身不精勤身壞亦不精勤。
是說現身遲身壞亦遲。
若現身精勤身壞亦精勤。
是說現身速身壞速 經說有四種道。
一不堪忍道。
二堪忍道。
三調伏道。
四寂靜道。
不堪忍道者不堪忍寒熱饑渴蚊虻虱蚤諸蟲等他人惡語非理之言。
身生種種苦痛。
不能堪忍如是等事。
是名不堪忍道。
堪忍道者。
能堪忍寒熱等苦。
是名堪忍道。
調伏道者。
是能守護諸根。
是名調伏道。
寂靜道者。
無漏聖道。
名寂靜道。
問曰。
為前四道攝後四道。
後四道攝前四道耶。
答曰。
後則攝前。
非前攝後 問曰。
不攝何等 答曰。
不攝後三道。
謂不堪忍道堪忍道調伏道 經說有四種斷。
有苦遲慧斷苦速慧斷樂遲慧斷樂速慧斷。
若斷是苦是遲是斷以苦以遲故是下。
若斷是苦是速是斷以苦故是下。
若斷是遲是樂是斷以遲故是下。
若斷是樂是速是斷不能利益多人亦不廣及人天故是下。
世尊所有斷。
能利益多人。
廣及人天故。
是斷最上。
問曰。
為四道攝四斷四斷攝四道耶。
答曰。
展轉随相相攝。
若斷是苦是遲。
是苦遲慧道。
若斷是苦是速。
是苦速慧道。
若斷是樂是遲。
是樂遲慧道。
若斷是樂是速。
是樂速慧道。
或有說者。
四斷是無學。
四道是學無學。
若作是說。
四斷是無學。
四道是學無學者。
四道則攝四斷。
非四斷攝四道。
不攝何等。
不攝學四道。
問曰。
聖道非下。
如波伽羅那說。
雲何下法。
不善隐沒無記法。
何故說斷名下耶。
答曰。
下有二種。
一染污下。
二減損下。
斷雖非染污下。
是減損下。
是故名下。
若斷是苦是遲。
是說未至禅禅中間三無色定。
是說時解脫道。
若斷是苦是速。
是說聲聞人。
非時解脫道。
若斷是樂是遲。
是說根本禅。
時解脫道。
若斷是樂是速。
不利益多人。
不廣及人天。
是說根本禅聲聞人。
非時解脫道。
若斷是樂是速。
能利益多人。
廣及人天。
是說佛道。
是中餘者是辟支佛道。
為在何分。
或有說者。
是聲聞分。
評曰。
應作是說。
是佛分。
所以者何。
如佛獨覺無師。
辟支佛亦爾。
複有說者。
三斷如先。
若斷是樂是速。
不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者。
說是辟支佛道。
若斷是樂是速。
能利益多人。
廣及人天。
是說佛道。
是中餘者是根本禅聲聞人。
非時解脫道。
為在何分。
或有說者。
是辟支佛分。
評曰。
應作是說。
是佛分。
所以者何。
此根從佛邊生故。
複有說者。
三道是外道法。
若斷是樂是速。
不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
是說辟支佛道。
若斷是樂是速。
能利益多人。
廣及人天。
是說佛道。
是中餘者是聲聞道。
為在何分耶。
答曰。
或有說者。
在辟支佛分。
評曰。
應作是說。
在佛分。
所以者何。
此根從佛邊生故。
複有說者。
前三道是外道法。
若斷是樂是速。
不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
是說聲聞道。
若斷是樂是速。
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
是說佛道。
是中餘者辟支佛道。
為在何分。
答曰。
或有說者。
在聲聞分。
評曰。
應作是說。
在佛分。
所以者何。
如佛無師。
辟支佛亦
亦是信解脫。
亦是見到◎ ◎問曰。
誰以此幾道能有所作。
答曰。
或有以一二三四道者。
而不于一時。
鈍根者。
離欲界欲時。
以苦遲慧道。
而有所作。
即此人依根本禅。
離禅欲時。
以樂遲道。
而有所作。
信解脫人。
依根本禅。
轉根作見到。
複依根本禅。
離禅欲以樂速慧道。
而有所作。
複依無色定。
離無色定欲。
以苦速道。
而有所作。
複有以四道而有所作者。
鈍根人。
離欲界欲。
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
以苦遲道樂遲道。
而有所作。
于彼離欲退從信解脫。
轉根作見到。
複離欲界欲時。
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
以二速道。
而有所作 問曰。
誰當得此幾道。
誰當舍此幾道。
答曰。
或有不當得不當舍者。
如一切凡夫人。
問曰。
此中不應問答凡夫人。
答曰。
聖人亦有不當得不當舍者。
如住本性聖人。
若聖人勝進時。
乃有當得當舍者。
未離欲界欲。
得正決定時。
苦法忍乃至道法智無所舍。
當得一道比忍。
當舍一得一。
已離欲界欲。
依未至禅。
得正決定時。
苦法忍乃至道法智無所舍。
當得一道比忍。
當舍一。
當得二。
若依上地。
得正決定時。
苦法忍乃至道法智無所舍。
當得二道比忍。
當舍二。
當得二。
須陀洹向斯陀含果時。
方便道。
五無礙道。
五解脫道。
無所舍。
當得一。
第六無礙道。
當舍一。
當得一。
斯陀含向阿那含果時。
方便道二無礙二解脫道無所舍。
當得一第九無礙道。
當舍一得二。
離初禅欲。
乃至離無所有處欲。
方便道無礙道解脫道無所舍。
當得二。
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
方便道八無礙道八解脫道無所舍。
當得二第九無礙道。
當舍二得二。
是說離欲法。
轉根時未離欲界欲。
信解脫轉根作見到。
方便道無所舍。
當得一無礙道。
當舍一得一。
已離欲界欲。
信解脫轉根作見到時。
方便道無所舍。
當得二無礙道。
當舍二得二。
時解脫阿羅漢。
轉根作不動時。
方便道八無礙道八解脫道無所舍。
當得二第九無礙道。
當舍二得二。
未離欲界欲聖人。
起無量初一解脫初四勝處不淨安那波那念念處時無所舍。
當得一。
已離欲界欲聖人。
起無量解脫勝處。
一切處不淨安那波那念念處修熏禅起通時。
五無礙道三解脫道。
起無礙無诤願智般多俱置空無願無相空無願無相三昧滅定微細想時無所舍。
當得二是說勝進時。
退時者阿羅漢起色無色界結退當舍二得二起欲界結退時。
當舍二得一。
離色界結阿那含。
起色界結退時。
當舍二無所得。
即此阿那含。
起欲界結退時。
當舍二得一。
退斯陀含果時。
舍一得一 如說有四種人。
一現法遲身壞速。
二現法速身壞遲。
三現法遲身壞遲。
四現法速身壞速。
問曰。
如說。
有現法遲身壞亦遲有現法速身壞亦速。
此事可爾。
若說現法遲身壞速者。
此則不然。
所以者何。
聖人易世尚不退不轉根不生色無色界。
何況有現法速身壞遲耶。
答曰。
此中不說退。
亦不說轉根者。
但說精勤不精勤者。
若現身精勤身壞不精勤。
是說現身速身壞遲。
若現身不精勤身壞精勤。
是說現身遲身壞速。
若現身不精勤身壞亦不精勤。
是說現身遲身壞亦遲。
若現身精勤身壞亦精勤。
是說現身速身壞速 經說有四種道。
一不堪忍道。
二堪忍道。
三調伏道。
四寂靜道。
不堪忍道者不堪忍寒熱饑渴蚊虻虱蚤諸蟲等他人惡語非理之言。
身生種種苦痛。
不能堪忍如是等事。
是名不堪忍道。
堪忍道者。
能堪忍寒熱等苦。
是名堪忍道。
調伏道者。
是能守護諸根。
是名調伏道。
寂靜道者。
無漏聖道。
名寂靜道。
問曰。
為前四道攝後四道。
後四道攝前四道耶。
答曰。
後則攝前。
非前攝後 問曰。
不攝何等 答曰。
不攝後三道。
謂不堪忍道堪忍道調伏道 經說有四種斷。
有苦遲慧斷苦速慧斷樂遲慧斷樂速慧斷。
若斷是苦是遲是斷以苦以遲故是下。
若斷是苦是速是斷以苦故是下。
若斷是遲是樂是斷以遲故是下。
若斷是樂是速是斷不能利益多人亦不廣及人天故是下。
世尊所有斷。
能利益多人。
廣及人天故。
是斷最上。
問曰。
為四道攝四斷四斷攝四道耶。
答曰。
展轉随相相攝。
若斷是苦是遲。
是苦遲慧道。
若斷是苦是速。
是苦速慧道。
若斷是樂是遲。
是樂遲慧道。
若斷是樂是速。
是樂速慧道。
或有說者。
四斷是無學。
四道是學無學。
若作是說。
四斷是無學。
四道是學無學者。
四道則攝四斷。
非四斷攝四道。
不攝何等。
不攝學四道。
問曰。
聖道非下。
如波伽羅那說。
雲何下法。
不善隐沒無記法。
何故說斷名下耶。
答曰。
下有二種。
一染污下。
二減損下。
斷雖非染污下。
是減損下。
是故名下。
若斷是苦是遲。
是說未至禅禅中間三無色定。
是說時解脫道。
若斷是苦是速。
是說聲聞人。
非時解脫道。
若斷是樂是遲。
是說根本禅。
時解脫道。
若斷是樂是速。
不利益多人。
不廣及人天。
是說根本禅聲聞人。
非時解脫道。
若斷是樂是速。
能利益多人。
廣及人天。
是說佛道。
是中餘者是辟支佛道。
為在何分。
或有說者。
是聲聞分。
評曰。
應作是說。
是佛分。
所以者何。
如佛獨覺無師。
辟支佛亦爾。
複有說者。
三斷如先。
若斷是樂是速。
不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者。
說是辟支佛道。
若斷是樂是速。
能利益多人。
廣及人天。
是說佛道。
是中餘者是根本禅聲聞人。
非時解脫道。
為在何分。
或有說者。
是辟支佛分。
評曰。
應作是說。
是佛分。
所以者何。
此根從佛邊生故。
複有說者。
三道是外道法。
若斷是樂是速。
不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
是說辟支佛道。
若斷是樂是速。
能利益多人。
廣及人天。
是說佛道。
是中餘者是聲聞道。
為在何分耶。
答曰。
或有說者。
在辟支佛分。
評曰。
應作是說。
在佛分。
所以者何。
此根從佛邊生故。
複有說者。
前三道是外道法。
若斷是樂是速。
不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
是說聲聞道。
若斷是樂是速。
能利益多人廣及人天。
是說佛道。
是中餘者辟支佛道。
為在何分。
答曰。
或有說者。
在聲聞分。
評曰。
應作是說。
在佛分。
所以者何。
如佛無師。
辟支佛亦